分享

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一课时)

 lztiandi 2016-07-13

第二章第2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机的丰富内涵。

(2)、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
(3)、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地分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所要实现的目标的理解。

(2)、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设计来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中的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爱班爱校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在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发现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人机关系问题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小组讨论,演示试验,理论解析,探究与练习、课内外调研。

四、教学过程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1

引入新课

屏幕展示

1)两款手机的区别

2)大家喜欢哪款手机

思考,讨论

2

一、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的概念,“机”的丰富内涵,不仅包括机器、工具、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器具、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等,还包括环境。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丰富的内涵。

3

马上行动

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1.教师拿这粉笔写字。

2.农民用锄头锄地。

3.足球运动员在踢球。

4.司机手握方向盘。

5.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思考,讨论,回答。

4

案例分析(1)

人与门板 门把手 门框构成人机关系

说明人机关系是多方面,复杂的

书上原文,学生只需要听讲。

5

案例分析(2)

在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去的过程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回答。

6

案例分析(3)

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哪些人机关系。

此例说明“人”和“机”有什么内涵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任选四组由每个代表各回答一个问题

 

学生总结:“人”包括人的不同部位,不同层面。

“机”包括机的不同部位,不同层面。

 

7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引入: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听讲,思考

8

1、高效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的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效率。

案例分析:铁锹的作业效率

思考:

(1)“铁锹作业试验”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作 效率大大提高 ?

思考,分组讨论找出案例中包含的人机关系,再从具体的人机关系入手,合理或最优的分配人和机铁锹的功能,提高作业效率。

9

2、健康

马上行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提出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思考,讨论,并进行分析总结

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机关系不合理的产品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10

3、舒适

用上面上午两只水桶提水有什么感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人机关系中要实现的目标—舒适

学生分析总结

第二只水桶提水手感觉有点疼,第一只则不会。

11

4、安全

举一些学校中影响安全的例子。如楼梯的扶手,篮球架等例子。

学生分析

12

综合案例分析

第43页综合实践第2题

师生共同思考

13

小结

1、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等

总结

五、板书设计: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定义: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

2、机的含义:包括机器、工具、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器具、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及环境。

3、人与产品存在的人机关系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2、健康

3、舒适

4、安全 

六、教学反思:
人机工程学是比较专业的课程,深浅程度应任何把握,这是教学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不宜过于展开。人机关系作为高中学生技术设计的入门,要求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一种设计理念,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任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