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机的丰富内涵。
(2)、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 (3)、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地分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所要实现的目标的理解。
(2)、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设计来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中的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爱班爱校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在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发现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人机关系问题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小组讨论,演示试验,理论解析,探究与练习、课内外调研。
四、教学过程
序号
|
教学内容
|
教师引领
|
学生活动
|
1
|
引入新课
|
屏幕展示
1)两款手机的区别
2)大家喜欢哪款手机
|
思考,讨论
|
2
|
一、人机关系
|
人机关系的概念,“机”的丰富内涵,不仅包括机器、工具、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器具、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等,还包括环境。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丰富的内涵。
|
3
|
马上行动
|
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1.教师拿这粉笔写字。
2.农民用锄头锄地。
3.足球运动员在踢球。
4.司机手握方向盘。
5.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
思考,讨论,回答。
|
4
|
案例分析(1)
|
人与门板 门把手 门框构成人机关系
说明人机关系是多方面,复杂的
|
书上原文,学生只需要听讲。
|
5
|
案例分析(2)
|
在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去的过程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回答。
|
6
|
案例分析(3)
|
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哪些人机关系。
此例说明“人”和“机”有什么内涵
|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任选四组由每个代表各回答一个问题
学生总结:“人”包括人的不同部位,不同层面。
“机”包括机的不同部位,不同层面。
|
7
|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
引入: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
听讲,思考
|
8
|
1、高效
|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的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效率。
案例分析:铁锹的作业效率
思考:
(1)“铁锹作业试验”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作 效率大大提高 ?
|
思考,分组讨论找出案例中包含的人机关系,再从具体的人机关系入手,合理或最优的分配人和机铁锹的功能,提高作业效率。
|
9
|
2、健康
|
马上行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提出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
思考,讨论,并进行分析总结
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机关系不合理的产品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
10
|
3、舒适
|
用上面上午两只水桶提水有什么感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人机关系中要实现的目标—舒适
|
学生分析总结
第二只水桶提水手感觉有点疼,第一只则不会。
|
11
|
4、安全
|
举一些学校中影响安全的例子。如楼梯的扶手,篮球架等例子。
|
学生分析
|
12
|
综合案例分析
|
第43页综合实践第2题
|
师生共同思考
|
13
|
小结
|
1、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等
|
总结
|
五、板书设计: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定义: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
2、机的含义:包括机器、工具、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器具、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及环境。
3、人与产品存在的人机关系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2、健康
3、舒适
4、安全
六、教学反思: 人机工程学是比较专业的课程,深浅程度应任何把握,这是教学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不宜过于展开。人机关系作为高中学生技术设计的入门,要求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一种设计理念,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任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