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们的问题,是教育问题,是人性的问题,教育最高的目的是培养人性,指向人性。 2、教育不光是嘴巴里教,也不只是读书,父母、老师的行为,一个思想,一个情绪动作,无形中孩子们都学进去了。这就是教育,这个教育叫“耳濡目染”。所以,教育不只是在你上课教点什么,整个的天地,自然的环境,统统是教育。 3、人师是用自己的行为、品性、言语影响学生。有道德有品性,一辈子给孩子们效法,这叫人师。做人师,要给受教育的孩子们留下你的影像。 4、中国教育是人文的教育,所以教育有三个条件,“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中国文化有君道、师道,到了后代师道超然独立,超过帝王和父母之上,这是做老师的尊严。
5、基本的教育原则是改正人性,使人向善良的方面走。所以教育的目的是改进人性,教育就是政治,就是法律。 6、教育是改进人性,究竟应该严厉的体罚,还是只讲原谅呢?大有问题。教育是启发引导人性向好的路上走。如说一定完全用爱心,要他自动启发的方法,除非他是圣人。 【碧溪缀语】南怀瑾老师从改进人性、改造人性的高度谈了教育的责任、目的和功用,对“人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碧溪以为:今天教育最大的问题一是缺乏“人师”的意识和责任;一是缺乏对“爱”的全面理解。当然,国家政策、社会心理对教育也有巨大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