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 “要尽平生之心,轰烈做一场。” 【故事】 这天,已是古稀之年的左宗棠因为骂满人不学无术,遭到排挤,被派往福建前线。几个朋友听说了,不远千里去福州看他。左宗棠很高兴,命人端上最好的酒菜招待老友。这些朋友都是当年他落魄时帮助他的人,虽然很多比他年轻,但也都鬓发皆白。 酒菜上齐,左宗棠站起来,对着众人拱手道:“想当年左某流落京城,多亏了各位鼎力相助。左某不才,今天也算实现了当初的理想。来,我今天就敬大家三杯。” 三杯酒下肚,左宗棠满面红光地看着大家。 一个人端起酒杯说:“今天在座的都是季高兄的好友,我提议,咱们来个新酒令:每人说一件季高的往事,不能重复,谁说不上来了,就罚酒三杯。不过,有个规定,我们自己就当是季高兄。” 众人齐声附和。 这个人说:“我提议的,我来开个头。”他清清嗓子,大声说:“我在咸丰二年的秋天,首先成为了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当时啊,张巡抚把权力全部给了我……” 没等他说完,另一个人站了起来:“这有什么,张巡抚走了后,新来的巡抚骆秉章三顾茅庐才请出了我。在骆秉章那里,我一共呆了6年,在这6年里面,我把幕僚的‘权利’发挥到了极致,只要我高兴了,大半夜都敢把巡抚骆秉章从热被窝里拽出来,一起看我写的妙文。当然,我是靠本事吃饭的,太平军围着湖南转圈,就是不能吃下这块肥肉,只好泱泱地走了。潘祖荫的那句话,是当时最好的总结,他说:国家固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固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这人刚坐下,又有一个人站了起来:“所以,我常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就连我给别人写的信都不属自己的名字,而属‘老亮’。别人说我是自大狂,其实是他们不懂我。” 左宗棠在旁边听得哈哈大笑:“你们这是夸我还是埋汰我?” “谁敢埋汰我?”又一个人站了起来,“只有我埋汰别人,没人敢埋汰我。我不止一次地指斥满族大员官文目不识丁,还说旗人权贵多半不学无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什么?我犯了众怒,被简放两江总督?这有什么,我可不像你们,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再说了,主持海防怎么了?这活也就我干,让那些鼠辈看看,我‘老亮’怎么和洋鬼子干仗。我虽然一直主战,但从未与英、法、德、意、日这帮列强的精锐之师正面交锋;如果不能痛痛快快地决一雌雄,是平生一大憾事啊。现在好了,我终于有机会出出这口恶气了!” 左宗棠笑得快喘不上气来了。好不容易止住笑,他说:“其实,很多人都劝我,都这把年纪了,脾气也该消消了,犯不着把自己弄得这么狼狈。你们说我这是狼狈吗?”说完,又哈哈大笑起来。 一个人马上接上说:“这怎么是狼狈啊,这是越老越劲健,越老越傲,越老越让人肃然起敬。左大人傲了一辈子、骂了一辈子、胜仗打了一辈子,一生可以说是无怨无悔了。我听说左大人的很多手下因为战功卓著,都成了总督,但他们却不愿意去当官,而是跟着左大人,在鞍前马后听候使唤。这说明什么?这仅仅是仰慕之情吗?我看不是。这是因为左大人不凡的傲骨里透出的‘气’,组成了一个很大的‘气场’而自然产生的;而这种‘傲’,却是一般人装也装不出来的。” 众人连连点头,对这个总结都没有异议。 【感悟】 傲骨是一种精神: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一个人只有拥有非凡的傲骨,才能在浩瀚宇宙之内纵横捭阖、谱写辉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拥有傲骨,才能于沧海桑田之间不屈不挠,用如椽巨笔赋雄浑史诗、绘富强蓝图。 |
|
来自: 老刘tdrhg > 《四十六、家训/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