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时代地中海海战之王,三列桨战舰

 dongchang 2016-07-14
海洋,人类光荣与梦想的战场。从不列颠到美利坚,一个个大国一次次不停验证着“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正在积极发展海上贸易、维护海上权益。因此,了解海上战争的历史,洞悉海上博弈的玄机显得十分必要。

  在远古时代,雅典人就已经是航海的民族了。在著名的《荷马史诗》中,雅典国王墨涅斯透斯就带领着50 艘战舰加入了远征特洛伊的舰队。在随后的数十年里,从特洛伊归来的英雄们不得不面对多利亚人的入侵。一个个原有的文明中心被摧毁了,华丽的城市被废弃,希腊进入了黑暗时代,原有的居民要么沦为奴隶,要么不得不航海远行,在海外寻找新的家园。

  幸运的是,雅典人保住了自己的家园。

  在接下来数百年的时间里,雅典与许多其他希腊国家一样,也开始向外展开殖民和贸易,他们最主要的目标是达达尼尔海峡附近和爱琴海北部。由于古代航海技术很差,船只只能沿海岸线航行,谁控制了爱琴海北岸和达达尼尔海峡,就能控制前往黑海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的航线,从而获得巨大的利益。

  在这些竞争者中,雅典是落后者,多利亚人的入侵迫使许多爱奥尼亚人向黑海沿岸和小亚细亚半岛移民。这些殖民活动需要越来越大的船只,以载运更多的物资、人和工具,而三列桨舰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种。


  雅典三列桨战舰两视图



  三列桨战舰剖视图


  三列桨战舰的横剖面模型

  最早发明三列桨舰的民族是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7 世纪,这些古老的航海家就驾驶着这种船只环游非洲了。这个伟大的航海民族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许多殖民城市,并以此为贸易据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罗马的死敌——迦太基。在过去和接下来的一百年里,这些腓尼基人一直都是位于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上的希腊殖民城市的死敌。


  三列桨舰构造线图

  古代科林斯人从腓尼基人那儿学会了制造这种船只,城邦位于科林斯地峡谷的他们是古希腊最早依靠造船技术富裕起来的城市。科林斯人还改进了腓尼基人的三列桨战舰,使之更加适合海战。早期的三列桨战舰并非后来那么狭长,而是要短小一些,桨手的数量也只有30-50 名。希腊式样的三列桨战舰上的桨手们并非如腓尼基三列桨战舰上的那样都处于封闭式的船舱内部,希腊式样舰身的最上面一层有一种为桨手们设计的暴露在船身以外的船桨托架,也就是说,希腊式三列桨舰最上面一层的桨手处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显然,古代科林斯人作出这种更改是为了适应海战的要求。为了防止不同层的桨手们的船桨相互碰撞干扰,设计师们不得不将上层桨手的位置设计得更向外凸一些,从剖面图上看,上、中、下三层桨手的位置应该呈阶梯状。考虑到古代地中海海战中最重要的攻击方式是利用船首的青铜撞角从侧面摧毁甚至切断敌舰,那么决定战舰攻击威力的就是速度、质量、长宽比这三个要素。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船身越狭长,水的阻力就越小,撞击的威力就越大,所以空间对于这种专门用于战争的三列桨战舰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将顶层的桨架置于船身之外,可以把船只造得更加狭长,从而拥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撞击力。


  三列战舰的风帆。虽然所有古代战舰都配有风帆,但三列战舰只会在航行时使用风帆,战斗时则会以划桨作为唯一动力

  安装在船首青铜撞角,这是古典时代地中海海战中最恐怖的武器,无论是后世罗马人的乌鸦吊桥,还是各种弩炮,都无法与之相比。乌鸦吊桥虽然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它的加装会让船身重心过高,三列桨战舰可不是一种适航性非常高的船只。但青铜撞角就完全不同了,在平静的海面上,170个训练有素的桨手可以将船速加快到14节,这是个非常恐怖的速度,假如一艘全速行进的三列桨战舰以垂直的角度撞到另外一艘同样的船,锋利的青铜撞角将会干净利落地将对方切成两截,而不是只在舱壁上开一个窟窿。当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战舰无法以最理想的角度撞击到敌人(双方都在竭力避免将自己的侧舷暴露在敌人的撞角面前),但在优秀的指挥官和舵手的指挥下,进攻一方可以用撞角切断敌人的船桨,让其动弹不得,成为被攻击的活靶子。


  撞击示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