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骨科专家「有电梯时绝不爬楼梯」?

 风中瞬间 2016-07-14


每年各地都会有爬楼梯大赛,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台湾 101 大厦的登高比赛。网络还流传着:“《新英格兰杂志》研究指出每爬一级台阶可以多活 4 秒钟”。同时,更多的人平时有爬山的习惯,他们认为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欣赏美景、陶冶情操。


但是,最近微信圈里又传播着另一种说法:“骨科名医形容爬楼梯是最笨的运动,原地踏步都比爬楼梯或者爬山好,因为爬楼梯会对膝关节造成严重损伤,造成上下楼梯的疼痛甚至不可逆的骨性关节炎。”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





1
爬楼梯,增加关节软骨承重负担

爬楼梯属于负重运动,腰部以下的关节都要承受自己身体的重量,尤其膝盖受力最多。当身体爬阶向上时,膝盖负担的重量会瞬间增为平常的4倍左右。


测试指出,以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为例:平路行走时,两边膝盖各承重60公斤。爬楼梯或爬山时,膝盖负重瞬间变成240公斤,相当于左右膝盖上各扛了一架钢琴。而且,速度越快,对膝盖产生的压力就越大。可以说,重量是膝关节最大的敌人。




爬楼梯时,膝盖除了承重增加,还要前后移动、侧向扭转,尤其膝关节前端的髌骨部位承受压力最大,对半月板等关节软组织也会造成磨损。


特别提醒膝盖承受的压力,跟脚弯曲的角度有关系。爬高时,膝盖越弯,膝关节跟骨头接触面积小,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因此,平时上下楼梯或做深蹲运动时,膝盖弯曲的程度不要超过脚尖,应使用大腿及臀部的力量推进,这样才不易造成膝盖损伤。



2
爬楼梯,锻炼心肺功能

凡事都有利弊,爬楼梯真的一点儿好处都没有么?当然不是。虽然爬楼梯对膝关节来说基本没什么好处,但是它却对心肺功能有很好的训练效果。


通常我们认为,爬楼梯是中等强度的运动,其所消耗能量是以4公里每小时步行的3倍。因此,持续爬楼梯超过30~40分钟(基本等同于爬山)会是非常好的心肺耐力运动,对提高心肺功能非常有好处。




另外,因为爬楼梯是件非常方便的运动,我们可以把运动和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即使不能持续爬楼梯锻炼心肺功能,每天累积起来的爬楼梯数也可以消耗足够多的能量,对希望减轻体重的朋友及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3
是否爬楼梯还要让体重说了算

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如此矛盾的两方面同时出现在爬楼梯身上,我们如何选择呢?


年纪较轻、体重较轻:膝关节稳定性相对比较好、又希望保持比较好的心肺耐力,或者希望维持正常体重,可以选择爬山运动。如果没有足够的运动时间,也可以在每天工作生活之余爬爬楼梯,不大受限制。




年纪较轻、体重较重:如果没有膝关节损伤的病史,关节稳定性较好,工作生活中偶尔爬爬楼梯还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用爬山的方式进行减肥或心肺耐力训练。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游泳;没有条件,也可以用快步走或者平地骑自行车每次持续超过 40 分钟的方式,先把体重降下来,再进行爬山运动。




体重严重超标,或者年长、已经有膝关节疼痛、退变:对这类人而言,爬楼梯的确是一项“最笨的运动”,应该在任何时候都尽量避免爬楼梯,更别说爬山了。他们比较适合的运动方式,还是游泳或快步走。




爬楼梯运动6注意


1、爬楼梯锻炼,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特别是那些身体较肥胖伴有心、肺疾病,或有骨关节病的人,爬楼梯锻炼要防止(易)发生意外情况。


2、爬楼梯锻炼刚开始时,不能求快求大运动量。坚持锻炼一段时间后(一般2~3个月左右),可以逐步加快速度或延长时间,但是不能过于剧烈,否则会增加心、肺负担。


3、爬楼梯锻炼前应先针对膝、踝关节进行热身活动,避免出现关节活动不协调的现象。




4、下楼时,应前脚掌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着地,以缓冲膝关节的压力。


5、爬楼梯过程中若出现胸闷、心悸伴大汗淋漓、关节酸痛加重或肿胀不适的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


6、平时经常做做下蹲、起立等练习,使关节得到充分的运动,防止爬楼梯锻炼时腿部出现僵硬强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