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士留言】三例患者跌倒案例带来的启示

 wsx1219 2016-07-15



据相关资料显示,65岁以上老人,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有跌倒的经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90%的骨折与跌倒有关,因此预防老年人,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跌倒尤为重要。


在我工作期间有三例跌倒让我记忆犹新:


一是婆媳关系相处非常融洽的王婆婆,半夜去卫生间不忍打扰陪床的儿媳,便直接从床尾迈下,导致小腿骨折;


二是患有帕金森的李大爷在护工的陪同下如厕,猛起身时双眼黑蒙,被马桶盖擦伤;


三是一直都有睡眠障碍且脾气倔强还装有假肢的张某,此次由于血压不稳住院,护士小聂刚提醒过他不要穿不合适的鞋子过度在房间内行走,张某答应的挺好可就是没有按照护士的指导做,导致跌倒致腕关节韧带拉伤。


    究竟什么是跌倒?


跌倒是一种突发的、不自主的体位改变,指人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及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跌倒可能引起多部位骨折、出血,韧带拉伤,关节脱位,颈椎、骨盆、颅脑外伤、脑出血等等。


  导致跌倒的原因


1、年龄大于65岁,曾有不明原因跌倒史;


2、服用影响意识、平衡或肌张力、肌力的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利尿、镇静安眠药、抗抑郁剂等);


3、意识不清,定向差、躁动混乱,贫血或体位性低血压、营养不良、低血糖、虚弱,视力模糊、颈椎病、肢体活动受限,患关节炎、帕金森病,严重痴呆的病人;


4、睡眠障碍,无人照顾的病人,下肢无力、头晕、步态不稳、平衡感失调,穿着易滑、过大的鞋或过于宽松的袍子;


5、床的高度不合适,行走地面堆放太多杂物,墙边或浴室没有扶手和把手,光线差,地垫子,家具不稳定、高度不合适。


其实例子中患者跌倒都是可以避免的,笔者总结以下处理方式,帮助患者尽量将跌倒的损害降至最低。


1、跌倒的安全方式:以肩膀着地或者紧抓固定物体,如门框、床架、柜体,降低手部、头部的伤害。


2、跌倒后的自救:保持镇定,感到疼痛或知道自己受伤时不要随意移动,可以大声呼救或者猛拍地面或墙壁,以引起旁人注意,寻求工作人员帮助。


另外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家属也要了解一些预防跌倒的小常识:


1、当需要协助时,请呼叫家属或者护理人员; 


2、当觉得头晕或正在服用止痛、降压、降糖、利尿及精神科等药物,欲下床时,应遵循 “起床三步曲”,即先平躺半分钟,再做起上半身半分钟,接着双下肢靠床沿垂地半分钟,然后再站起来(该方法我们着重用在患者入院宣教当中,并在平时患者住院期间加强练习,使之形成习惯);


3、床边护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应先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


4、如使用轮椅,上下轮椅时,先固定轮椅刹车,收起脚踏板;


5、如厕时,请您慢蹲慢坐,起身时拉扶手,小心地滑;


6、请坐在高度合适的椅子或床边穿脱袜子、鞋、裤,请穿着合适的衣裤及鞋子,最好穿防滑鞋,切勿打赤脚。


7、坐着洗澡更安全,且洗澡时间不宜过长,15分钟左右即可,水温不宜超过40℃。洗澡过程中如有头晕、心慌等不适,请立即停止洗澡并呼叫工作人员,(每个卫生间都安装有紧急呼叫装置);


8、注意均衡饮食及补钙,防止肌萎缩和骨质疏松,在身体允许情况下尽量活动,加强平衡和力量锻炼;


9、注意血压,如服用降压药,则检测血压;


10、如有听力或视力障碍,及时看专科,矫正视力和佩带助听器。


不仅老年人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医院中,我们的医院环境也要尽量做到最好:


1、在患者床旁放置防跌倒标识;


2、病房内尽量保持灯光明亮,夜间请开地灯; 


3、生活必需品请置于易取得之处,如床头桌;物品请尽量收于柜内,以保持走道宽敞;


4、地面有水渍,请立即清理干燥,并在该位置放有小心地滑标示牌;


5、浴室、行走走廊安装合适的扶手;


6、桌角、墙角尽量为圆弧状。


在医院中,护士有责任与义务照顾好患者,不管是疾病还是人身安全,但要真正意义上做好这些光靠护士的照料与监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