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试读--本立道生说孝悌|任之堂文课第十三

 甘朔铭 2016-07-15

  有子曰:“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t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段话是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其中“未之有也”一句是“未有有之也”的倒装,意思是“没有这种情况”。
  有子,姓有,名若。用现代的白话翻译上面这段就是,有子说“如果有一个为人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出现喜欢冒犯上辈或上司的情况却是很少有的;出现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工作,只要基础的东西建立了,道也就由此产生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孝弟’准则,应是 ‘仁’的根本吧!”
  在这段话中,有子提出来“孝弟”和“仁”两个重要概念,并把“孝弟”作为“仁”的根本。“孝弟”一词在这段话的语境中也是对君子所务之本的总结,君子要务本,务什么本?务“孝弟”这个本,只要立了“孝弟”这个本,“道”就生了。那生的又是什么道呢?
  在中国文化里,有两个字的涵义非常多解,也最难诠释,一个是“天”,另一个就是“道”。在诸子百家的不同著述、不同言论、 不同语境中,对它们涵义的解释或相同,或不同,或不尽相同。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此处不作赘举。这个“道”字出现在有子这段话里,它的意思就是指为子、为亲、为臣的人伦关系之道,也即君亲之道——一种在君亲关系中区别地位尊卑、维持秩序平衡的基本道德准则。
  我们回过头来再解释下“孝弟”,孝是指做子女的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弟通悌,是指弟弟要顺从兄长。这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中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孝和悌的涵义就可以如此解释。汉儒以后,尤其是宋明程朱理学的教条化、极端化发展,使得这种服从和顺从前面强行加入了一个程度副词“绝对”,在朱熹等理学家的观念里,“孝就是指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悌就是弟弟要绝对顺从兄长!”因为这是天理啊,天理是不容质疑、反对和推翻的,你必须绝对地无原则无条件地遵守!这就是宋明程朱理学不讲人性本质合理性的霸王条例的一面。研究儒学思想,这一点尤其要注意。
  君子能够做到孝悌,就掌握了君亲相处的人伦之道。就不会怎么犯上作乱,就会有仁。《论语》中有子的这番话,对后世君王选拔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举孝廉”便是一例。

  孝廉,即孝子廉吏。是功名,有功名便可实授官职。自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也是在这一年)。由此,举孝廉逐渐成为汉朝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手段,孝廉也成为“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两汉时期,孝廉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进身的正途,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自东汉以后到始有科举制度的隋朝间,魏晋南北朝诸朝,士大夫阶级的门阀制度愈演愈烈,政治军事上南北对峙,八方割据,争战不休。我们看明代小说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涉及到这一历史阶段的传奇故事,往往会有好人善终,子孙“举孝廉”而当官的美满结局。在真实的历史上,即便如此混乱的时代,朝廷选拔官吏时“举孝廉”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由此可见,提倡孝道对统治者作用有多么重要。


  事实上,举孝廉的现象应该说在先秦周天子制下的一些诸侯国,就早已有之,只不过那时候没有像后世汉武帝那样颁布诏书,将孝廉大举提倡。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及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汉朝自刘邦开国时起,就几乎全面恢复了秦帝国的郡县制、谷录制和职官制 ,甚至其律法和历法也几乎全部沿用秦王朝旧制。对于这些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阅读孙皓晖先生的作品《大秦帝国》内中就有较为详细的论说。由这段文字还可引出汉武帝与儒家一拍即合,为长期阴柔驯化民众,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而引伸出中国文明史衰变的“法儒之争”,这里按下,不做讨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武帝将“举孝廉”搬上诏书,也是统治民众的政治需求的必然。关于中国历史上皇帝治国对孝悌文化的谙熟和运用,南师在其《康麻子的教孝教忠》一文中为我们举过一个满清康熙皇帝民间推广《圣谕宝训》和以权术之法抚慰反清名儒李二曲,并特别命令陕西督抚,表示尊崇李二曲先生为当代大儒,是当代圣人。并转托“拜访”,康熙帝用这样的法子把中国文化好的一面--孝道文化,贯穿在自己的权术中去了。

  南师认为,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精神绝对是对的,要说它对的理由,很多很多。中国有句古话,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由个人的孝父母,扩而充之爱天下人之老,扩而充之爱天下,就是孝的精神。这个精神的更深处,我们则需要从《孝经》里面找。


张老师给大家讲解桩功,开课之前,大家都在闭关房内膝行,即是用膝盖行走,为了使体内保持寒热对流,引火下行的方法。

还有的人在静坐,也可以打开人体寒热对流的通道。

开始站桩了~

收工式,掌心搓热,捂两甚命门处,可温肾固本。

桩功课后,张老师接受同修们的提问,也是大家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站桩心得的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