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仲学老师分享 | 我在海外中医药抗癌临床的体会(上)

 为什么73 2016-07-15

生命是美好的相遇

正安文化(北京)为欢喜展颜





本期导语

西医中肺癌、肝癌、乳癌等各种癌症,有上百种之多,而中医认为肿瘤即“积聚”、由气血长期失和而成。在麻老师看来,将西医对癌症的诊断放入中医学体系中进行深入研究、并辨证论治,是中医肿瘤学的核心特点和优势。





生命的第二次机会

· 麻仲学博士谈抗癌 · 系列连载 ·



在海外中医药抗癌临床的体会(上)





我是1996年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并考取了针灸医生执照。准备开业前,我查阅报纸杂志广告,发现绝大多数针灸医生都是从事治疗疼痛、以及内妇儿皮综合科,从事专科的人非常少。


因为我的博士论文,是有关胃癌前期病变中医药治疗方面,毕业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从事临床,那时这个医院没有肿瘤科,我就在内科工作,也会有机会治疗一些门诊肿瘤患者。我就想,干脆在美国我就专门从事肿瘤科吧。


当我与当地一些资深中医朋友们交流想法,他们都劝我不要搞专科,因为面窄,其他科目患者就不会找我,如果肿瘤患者也没有多少,生活就麻烦了。我想来想去,认为从事中医药抗癌是我的理想,我还是为理想而战吧。


刚开始时,来诊的癌症患者的确比较少。但随着口碑的建立,患者越来越多,事实上不到一年我就立足了。我以前是个活跃分子,有很多人说我是社会活动家。为了搞清楚中医到底如何可以帮助癌症患者,我选择潜心临床,几乎很少抛头露面。这一干,就是20年。


那么,这20年,我究竟是如何思考中医药抗癌的呢?我总结下来,有5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第一个体会:将西医对癌症的诊断放入中医学体系


肺癌、肝癌、乳癌等各种癌症,有上百种之多。每一种癌症,里面又有不同的分类。所以西医的肿瘤科,里面的医生就分专业的很细。中医面对的肿瘤患者,则往往是几乎各种癌症。我的患者,一半以上还都是晚期病例。


如果不是从科研的角度,而是纯粹从临床的角度来讲,我认为我们如果从西医角度去分析诊断癌症患者,就会纠缠到西医肿瘤学体系中,会面临很多非常细致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掌握、才能给患者满意的分析。我认为,应该了解西医对癌症的诊断、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化验室报告,就可以了;我们不需要掌握更深入的细节,从而将精力更充分发挥到中医肿瘤学中。




举个例子吧。有个叫Jason的肝癌患者,50多岁了。他曾经在某国一位中医那里治疗一年,采用苦寒剧毒的方法,以毒攻毒,但肿瘤从最初12厘米,增加大现在的近20厘米,肿瘤也转移到肺、骨,身体日渐消瘦,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他以前曾经因化疗副作用而放弃西医治疗,现在找回西医,被告知到了这种程度,没有治疗的可能了。我给他治疗二年,肿瘤没有缩小,也没有再增大,但症状方面都改善不错,病情还算平稳,生活都可以自理。


分析这个案例,肿瘤虽然巨大,但属于浆液性的,从中医来讲,属于痰湿在肝脏聚集为主。我原来的方法,就是化痰散结的方法。中医学认为,痰湿胶着难去,去了生,生了去,反复缠绵。所以这类肿瘤不容易缩小的,但化湿毕竟起到了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如果一见肿瘤,不管青红皂白,就一律苦寒剧毒药猛攻,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所以,根据西医诊断,对患者进行中医病理分析,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治疗多种癌症。那么,如何从中医学角度认识癌症病理呢?


第二个体会,掌握中医对癌症病理的认识


在我学中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病理学的重要性。我观察,与我硕士导师、博士导师同年龄、同经历的人不少,但为什么我的硕士导师、博士导师无论在社会声望、治病效果上超越其他人?当然因素很多,但从技术层面讲,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对病理诊断的把握,远胜一筹。我相信所有的名中医,都有这个特质。




读博士期间,我有次参加一次中医大师级会诊。受邀参加者,我老师董建华教授,还有焦树德教授,吉良辰教授,印会何教授等。患者是一儿童,住北京一家著名西医院十九天,各种方法治疗,仍反复高烧难退。看诊患者后,大家先让我老师发言。我老师如果平时正规讲课,口才并不好,但每到一个具体患者,他的分析往往四两拨千斤。他说,患儿舌苔黄腻燥,说明主要病理是中焦湿热、热伤阴津为主,他建议用温病名家王梦英的连扑饮加养阴生津。大家陆续发言,认为的确是这个病理。后来,这个患者只服用了一帖药,第二天烧就退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复琢磨中医癌症病理学的原因。只要抓住一个病的核心病理,就有最大胜算机会。所谓治病务求与本,这个本,就是精确的病理诊断。那么癌症的病理,究竟是什么呢?


大家知道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个名方,叫鳖甲煎丸。疟疾初期,用小柴胡汤比较有效果,当然现在是青蒿素了。其实,青蒿的作用,与小柴胡汤是类似的。疟疾迁延不愈,常规的方法无效,这是张仲景通过腹部触诊,发现腹内有大肿块。现在知道,那是脾肿大,有时肝也肿大的。张仲景通过反复分析,认为此一特殊病况,难以用以往的小方取胜,遂研制一方,鳖甲煎丸是也。


话说这鳖甲煎丸,完全不同于张仲景以往只小方风格,整个处方居然有二十三种成分。我反复分析这张处方,获益匪浅。大致来讲,这个大方,里面的成份,可以分为二类八法。二类,就是祛邪类、扶正类;八法,就是在祛邪类中,有散瘀破结的,例如桃仁、紫薇、蛰虫;有泄热解毒的,例如大黄(当然也有破血祛瘀的功能)、赤芍;有理气散结的,例如柴胡、厚朴;有化痰利水的,例如半夏、石苇。在扶正之中,有补气的,例如人参;有补血的,例如阿胶;有温阳的,例如干姜、桂枝;有养阴的,那就是鳖甲了。当然,鳖甲还有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软坚散结。


鳖甲煎丸后来的确被很多中医名家,用来治疗肿瘤,并取得良好疗效。中医学讲究以方测证,就是根据处方成分,去推敲病理机制。我认为,鳖甲煎丸的二类八法成分,正是完整地说明了恶性肿瘤的病理机制:邪实正虚。


我们来看一个病例。有个50多岁的肺癌患者,他的症状分析如下:

第一,他有肿瘤在肺,这就是瘀血;

第二,根据我对中医肿瘤病理学的研究,中医有个“伏阳理论”,可以解释癌症的扩散传播,那就是:“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所以,热毒,应该说是恶性热毒,是与瘀血相互博结、同时存在的;

第三,血瘀之前,必有气滞。患者有胸闷的症状,可以是气滞的表现。但没有胸闷,仍然有潜在的气滞病理;

第四,患者有大量胸水,说明是痰湿水阻滞;

第五,患者极度疲乏,卧床难起,是气虚病理;

第六,患者面色苍白,指甲苍白,眼睑苍白,实验室贫血指标,都说明有血虚病理;

第七,患者大便干燥,口干口渴,干咳,是阴虚病理;

第八,患者怕冷,病房内温度很好,却仍然需要著厚被,可见是阳虚病理。


这是一个反映出典型的癌症病理患者。有些人,根据邪实、正虚比例的不同,可以表现的或典型或不典型,但内在病理,都是必然存在的。


邪实有四:瘀血,热毒(我起个名字:恶性热毒),气结,痰湿水阻滞;

正虚有四: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中医学的诊断治疗体系,概括起来有四个字,叫做理法方药。我们既然了解了癌症的病理,那么接下来的治疗就有了明确目标。什么目标呢?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