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窦献蕊:腹膜炎后腔镜下腹透管复位病例分析

 limingxin1969 2016-07-16




顺德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 窦献蕊


腹膜炎后腔镜下腹透管复位病例分享

患者为50岁女性,2015年11月因“反复腹透出入水不畅伴入水腹痛3月,加重5天”入院,平素腹透液澄清。该患者2008年明确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CKD5期),常规开腹手术置管后开始行腹膜透析治疗,分别于2010年及2015年10月诊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未行微生物检查,门诊予以经验用药头孢三代 头孢一代治疗14天均治愈。

   

体查发现,剑突下及下腹轻压痛,全腹无反跳痛。腹水常规检查及生化均无异常。既往腹透随诊显示透析充分,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43/93 mm Hg,Hb 91 g/L,血清铁5.0μmol/L。腹部平片显示导管移位(图1)。


因此诊断为:

(1)腹膜透析管漂管;

(2)慢性肾小球肾炎(CKD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图1.腹部平片

 

根据患者情况及腹部X-Ray,常规做法是手术复位,但考虑到患者有两次腹膜炎,常规开腹手术不能直视下置管,由于腹腔粘连的影响,难以判断腹透管是否已放置在盆腔底部,且强行置入可能会损伤网膜及周围肠管。行腹腔镜下腹腔探查发现,腹腔内脏器广泛粘连,见大网膜、多段小肠与上腹壁形成粘连,直视下未见透析管。遂于第一卡夫处(即原陈旧性疤痕处)纵行切开皮肤约2cm,逐层入腹,腔镜下以手法钝性分离腹透管进入腹腔段的组织粘连,将入腹腔段透析管拖出检查,发现透析管内被纤维素样组织堵塞,疏通管路,腔镜直视下将腹腔内段腹透管行径周围粘连行局部松解术后将透析管再次回置腹腔内。


科室腹腔镜下腹膜透析术开展情况

顺德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近年来开展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115例,均成功置入腹膜透析管,手术过程无疼痛,手术过程出血极少约5-10ml;术后有3例患者需单次使用止痛药物;麻醉成功后无腹腔粘连者手术时间约10分钟,需粘连松解手术者,手术时间30分钟至3小时不等,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5-7天出院;随访1-97个月,2例腹透管大网膜堵管,渗漏3例;切口小,伤口愈合美观。


25例既往曾有腹部手术史,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32-63岁,其中2例胆囊炎并开腹手术病史,2例经腹切开泌尿系取石,3例剖宫产手术,2例胃穿孔修补手术,4例阑尾炎手术,6例子宫肌瘤,1例肾移植术后,1例原因不明。原发病方面,慢性肾小球肾炎19 例,糖尿病肾病3例,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3例。


在这些患者中,12例腹腔粘连,无论粘连轻或重,行粘连松解手术,严重者将大网膜返折并固定后成功放置腹膜透析管。


SAGES 2014腹腔镜手术腹膜透析通路手术指南推荐

窦主任提出,有腹膜炎病史或既往有手术病史患者腹腔镜下置管或复位术是否更具有优势、更加恰当呢?


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学会(SAGES)2014年腹腔镜手术腹膜透析通路手术指南强烈推荐,有既往腹部手术病史,无论有多少次,都不是腹腔镜腹膜透析导管置入的禁忌证;在这些患者中,有丰富腹腔镜经验的外科医生尝试松解粘连和置入导管是适当的;应包括腹腔镜松解粘连以减少导管功能丧失;松解粘连、腹直肌鞘隧道和网膜固定术的联合可提供最小的术后腹膜透析导管功能丧失发生率,应该是成人优选的一种技术。


因此,窦主任认为,对于有腹部手术史或者有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史的尿毒症患者,建议首选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或复位术。

 

窦献蕊简历

姓名:窦献蕊

职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职务:顺德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
社会兼职:广东省医师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
顺德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简介:擅长肾小球疾病如各种病理类型慢性肾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等继发性肾脏疾病,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科研成果: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专业论著20余篇。承担、完成各级科研立项6项,获佛山市科技成果奖3项,顺德科技进步奖3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