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互帮互助】栏目开版,把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您需要的资源名称,以留言的形式在微信平台进行回复,我们收到后会进行整理,一般两个工作日之内在平台给予统一答复,详情请看【互帮互助】栏目开设,相互协助,共同进步 本期帮助对象: 腺性膀胱炎是由 Von limberk(1887 年)首先报道的一种膀胱粘膜增生性疾病,临床上较少见 移行上皮化生学说:在结石、感染、梗阻、泌尿系置管、肿瘤等因素的慢性刺激下,粘膜上皮增生形成上皮芽,跟着上皮芽的移行细胞向下增生,达到粘膜固有层而形成移行上皮巢(即von Brunn 细胞巢) von Brunn 细胞巢 移行上皮收到各种慢性刺激时向粘膜下呈花蕾状生长进而被周围的结缔组织包绕分割,与移行上皮分离而形成的巢状结构 Brunn巢常见于膀胱三角区,发生率可以高达85~95% von Brunn 细胞巢突入基底膜,其中心细胞分化→囊性膀胱炎 囊壁表层细胞再化生为柱状上皮并产生分泌,形成了真正的腺体→腺性膀胱炎→腺癌。 囊性膀胱炎和腺性膀胱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过程。 无特征性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不适;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并发膀胱结石 抗感染后尿中白细胞消失,但镜下血尿及尿频仍持续存在的患者,应考虑腺性膀胱炎 膀胱镜检分型 乳头状瘤样型 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型 慢性炎症型 粘膜无显著改变型 影像分型 草坪状增厚型 弥漫增厚型 结节隆起型 混合型 好发部位:膀胱三角区、颈部、输尿管开口 隆起性病变(宽基底、病灶边缘光滑)或膀胱壁增厚 增强后轻度强化,与周围正常膀胱壁密度相似 膀胱外壁光滑,可伴输尿管壁受累增厚 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等特点 总结: 腺性膀胱炎的影像特点有:宽基底、轻度强化、病灶边缘光滑、膀胱外壁光滑、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等特点 膀胱癌 (1)病灶形态及内部结构:腺性膀胱炎一般病灶表面较光滑,内部密度均匀;膀胱癌病灶表面欠光整,密度欠均匀,可有液性坏死区及斑点状钙化灶。 (2)侵犯及转移:膀胱癌可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膀胱肌层及外膜层的侵犯。腺性膀胱炎病灶位于粘膜下层,不侵犯肌层及外膜,所以膀胱外膜光滑且无盆腔淋巴结肿大。 (3)增强扫描:膀胱癌增强后扫描膀胱肿瘤常有较明显的增强效应。而腺性膀胱炎由于病灶区是腺体组织,其增强效果并不明显。 膀胱息肉或乳头状瘤 膀胱息肉及乳头状瘤增强后有较明显强化可以作为鉴别点。MRI 上膀胱息肉T2WI上均匀典型的特点,即病灶呈明显高信号,中央可见低信号纤维索;腺性膀胱炎T2WI上呈稍高均匀信号,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慢性膀胱炎:在CT图像上常表现为整个膀胱壁增厚,但是一般厚度<5mm;膀胱粘膜表面毛糙高低不平,膀胱容积减少,中度强化;所有cg的膀胱壁增厚均>5mm;通常不伴有膀胱容积的缩小,具有病变的边缘通常较光整,强化不明显、慢性起病 膀胱软化斑亦可表现为膀胱壁的广泛增厚,可累及双侧输尿管末端,血管丰富、强化明显为该病变的特点,其次膀胱软化斑可累及膀胱周围脂肪间隙或伴有盆壁骨质的破坏 5mm;膀胱粘膜表面毛糙高低不平,膀胱容积减少,中度强化;所有cg的膀胱壁增厚均>一、6大类146个精选课件——2015年度【精选内容】汇总 二、31个经典一句话总结——2015年度【一句话学影像】总结 三、150 期精彩病例分析——2015年度病例分析汇总,精彩病例一个不容错过 四、133 个专家视频讲座——2015年度名家讲坛汇总,精彩视频一个不能少 五、31个常见病分期分型——日常工作常用疾病分型、分级、分期 六、全身各部位CT正常值——全身各部位CT诊断数据汇总,小伙伴们赶快搜藏吧 七、全身各部位MR正常值——全身各部位MR诊断数据汇总,小伙伴们赶快收藏吧 八、各部位X线测量图解——X线测量内容汇总,赶快搜集,以防不时之需 九、全身影像学诊断测量——医学影像学诊断测量大全 十、男女骨龄对照图谱——X线骨龄对照图谱(男性)X线骨龄对照图谱(女性) 十一、影像诊断模板——(珍藏版)影像诊断模板内容汇总——含X线、CT、MR 十二、2015新乡学会内容——2015年度新乡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学习内容汇总 如果:您有好的病例,好的课件,好的文章,好的心得,或者您想展现自己展现科室展现医院 那么:请投给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您展现。 ◎来源:新乡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微信平台 |
|
来自: chaozhoucai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