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种简单方式,帮孩子提升计算能力

 长沙7喜 2016-07-18

说到计算,咱们从小就接触,说起来好像没有特别。就像,有些事情,在生活中接触久了就会习惯,忘记了它的存在。计算也是这样,大多数人可能就记得,从小老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


“以其昏昏,使其昭昭。”


这是在教育过程中,我最害怕的一种状态。和很多家长们交流,不管是二三年级还是四五年级,家长们问得多的也是计算的问题。计算是所有理科的基础,一张试卷以及整个数理化学习中计算贯穿始终。


而对于计算,咱们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学计算,要先学计算。


低年级学完整数,四年级学习小数,五年级开始接触分数。在数学的学习中,不管学习什么数,咱们往往先学习数域、再学习数的计算,接着有了这些做基础,就可以开始学习深层次的内容。这是数学学习中的循序渐进,同时这也体现了计算的重要性之一,计算的另一个重要性则是能培养孩子严谨的思维。


当然如果问到小朋友们:“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呀?” 不少小朋友会说:“老师,买东西要找钱。如果算错了就不好了!“ 这也是计算的重要性和应用型之一。


那么,在弄明白为什么咱们要学习计算之后,我也汇集了家长们关于计算的问题,不外乎这样几类情况:


第一:对应题型的方法不会;


这种情况很好辨别,往往出现在一些特殊的题型或特定的简便方法上。其实计算中条条大路通罗马,掌握了最基本的运算规则其实所有的计算咱们都能做了,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方法不会的情况呢?因为在计算中咱们追求两点:准确度和速度。当然我们花时间肯定能把准确度提上来,更多的咱们要追求快速的准确计算,这时就会涉及到特殊题型。


比如:1+2+3+4+……+100+……+4+3+2+1。这道题有很多中方法去求解。可以从左至右以此计算解决;可以分前后两段,分别用等差数列求和来解决;当然如果认识这个题型的小朋友会发现,这道题其实就是一道金字塔数列的题,结果就是中间数×中间数。


除了上面这题,比如1×99+2×98+3×97+……+99×1 包括方程,也是同样的情况。当咱们明白了计算的具体方法后,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所以如果碰到孩子一道计算题没动笔,或者自己在瞎试,那么就有可能这种特殊题型的方法孩子并没有掌握。

       

解决方法:

       

那么怎么解决呢?这种情况是最好解决的,把这种题型的解决方法学会了,多练习几道类似的题型就可以了。


第二:方法会,但是知识点没有掌握;


这种情况在低年级的学生中,表现在比如加减运算中:23+58=71;或者82-69=23。在这样的计算中,孩子们知道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但是在上述的进退为中常常出错。


解决方法:


这种情况需要在孩子平常做的题中留心,如果孩子经常在进位或者退位,包括乘法中经常出现对位错误,那么很可能是一些小的知识点出错,没掌握。这个时候需要及时的纠正,告诉孩子正确的算法和格式,趁机练习几道类似的,纠正回来就很好办了。


第三:方法会、知识点掌握了,但是专注力不够,思维不严谨;

       

有的小朋友上述情况都没有出现过,但是往往在做题的时候,总是做不对。

举个例子,关于审题:

题目中问,连续100个奇数的和是多少?    

有的孩子会写成:1+2+3+4+……+100

这是典型的审题不清、专注力不够;


又比如:

1+3+5+7+……+201-(2+4+6+……+200)

孩子们知道这道题要用分组计算的方法,所以会拆括号,把每一个奇数和偶数对应起来,变成

1+3+5+7+……+201-2-4-6-8-……-200

有的孩子知道3-2=1,5-4=1,最后每一组都变成了1。但是在最后计算的时候算成201个1,错在了数个数上。


这是思维不严谨的结果。

       

解决方法:


关于专注力:小朋友可以通过练习舒尔特表格、焦点移动和静坐凝视物体来提高专注力;


关于思维严谨性:通过平常刻意的注意来锻炼严谨性;有时候错的地方可以通过练习典型题来解决,数学考察的就是那么几个点,老师们也喜欢在特定的点挖坑,这个时候只要孩子们明白这些点,就能很好的注意到并且跳过这个坑。


第四:学习习惯。

       

最后一个是习惯问题,还是拿上面那道计算题为例:

 1+3+5+7+……+201-(2+4+6+……+200)

=1+3+5+7+……+201-2-4-6-8-……-200

孩子们做到这,可能就直接计算了,这也是导致错误率上升的原因,对于一些格式没有注意。


解决方法:


可以在平时的草稿和作业中,关注孩子的解题步骤,规范孩子的解题过程,比如上式可以写成:


原式=1+(3-2)+(5-4)+……+(201-200)

       =1+1+1+……+1

       =101


以上是计算中常见的几类错误。另外,计算,也就是运算能力。属于技能的学习,所有的技能学习离不开练习。可以在家和孩子们多玩玩数学小游戏,比如24点什么的,既可以培养孩子的数感,又可以当作亲子游戏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


计算最高境界是数感,每天练习3题比临时抱佛脚练习100题有用,常常见面的熟人感情也会更加好。


咱们强调计算追求准确度和速度,有时候孩子们做题正确率不高是因为我们对他的要求方向有偏差。


孩子一般都喜欢玩,我们都会跟孩子讲,做完再玩。所以孩子就追求速度去了。有时候家长只看他写完没,没注意准确度,就让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只管做完,不管做对。


这样养成的习惯,到高年级很吃亏的,不仅仅是计算,其他类型题型或者学科也都这样。


所以在做题时,要求孩子全部做对才能做下面的事情,错一个多罚一道,知道做对为止。


这样孩子以后在做题的时候就会养成仔细的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