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年临证实验录-22

 轻风无意 2016-07-21
30年临证实验录-0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竹叶、木通泻心火

  前案三诊:上方又用35剂,所有皮损均消失。上方去生地黄,加熟地黄10g,墨旱莲10g,党参10g,继续口服。激素已停用。

  四诊:上方又用28剂,未出现水疱,病情稳定。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为心火与脾湿合邪蕴结肌肤。方中生地黄甘凉而润,凉血滋阴;木通苦寒,上清心经之热,下导小肠之火,利水通淋;竹叶甘淡寒,清心除烦,通利小便,导热下行;猪苓、薏苡仁、茯苓、泽泻利水渗湿、健脾;白术健脾益气;茵陈利湿解毒;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心泻火、健脾除湿之功。

  笔者认为:泻心火之中药较多,但竹叶与木通使用效果较佳,其因是,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往往下移小肠,二药均能上下共清,又使热从小便出。健脾祛湿之品较多,但术、茯、泽泻、薏苡仁可作常规用药,湿往往与热、寒、风、毒相伴,要随证加减他药。

  治疗多形日光疹

  案1:吴女士,21岁。

  主诉及现病史:面颈暴露部位起丘疹1个月。自述5年间,每到春夏之际,面颈等暴露部位日晒后起丘疹,入冬好转。

  诊见:面部、颈部均可见暗红色稍隆起的浸润性红斑,自觉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西医诊断:多形日光疹。

  中医诊断:日晒疮。

  辨证:风热阻肤。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自拟疏风消疹汤。

  药用:荆芥10g,牛蒡子10g,蝉蜕10g,菊花10g,浮萍20g,连翘10g,刺蒺藜10g,生甘草5g,口服及湿敷。

  二诊:上方用7剂,丘疹大部分消退。上方继续口服及湿敷。

  三诊:上方又用14剂,丘疹全部消退,只有局部色素沉着。随访2年,未见复发。

(素材)祝福语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素材:网络  编辑制作:杨凤弟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