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之舟”疼痛大讲堂听课时,多次听到山东省立医院宋文阁教授和傅志俭教授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强调诊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分享的是本书的第三章——疼痛的诊断学基础,恰好这一章节也是山东省立医院傅志俭教授编写。与病人的交谈后,医者应该有了相关联诊断,但病史采集存在患者一定的主观意象,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客观证据来证实及排除相关疾病。体格检査是通过医师的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等直接获取客观资料的重要方法。体检的程序可根据医师习惯和患者情况按部位进行, 先进行全身和一般情况检査, 再按头面、颈肩、上肢、胸腹、腰背、下肢顺序检査,将有关的神经系统检査置于全身和各部位检査之中, 或按体位顺序进行, 以减少患者体位变动引起的疼痛,且节约体检时间,如先立位,后俯卧位, 再仰卧位检査等 。应注意颈部姿势及头位,重点寻找压痛点及检査有无包块。患者取坐位,头略前屈,检查者一手扶患者额部,另一手拇指自C2棘突向下或自C7棘突向上逐个触诊棘突,注意有无位置偏歪,棘间隙有无变窄,项韧带有无肥厚,棘间、棘旁有无压痛、放射痛,颈部肌群有无条索硬结,枕神经有无压痛等。颈椎前屈与后伸各为35°~45°,左、右侧屈各为45°,左、右旋转各为60°~80° 。 在以上运动中,屈伸动作主要由下段颈椎完成,侧屈动作主要由中段颈椎完成, 旋转动作主要由寰枢关节完成,点头动作主要由寰枕关节完成。患者坐位,头微向患侧弯曲,检査者立于患者的后方,用手按住患者头顶部缓慢向下压, 若患侧上肢放射痛、发麻即为阳性, 多见于颈椎间盘突出挤压脊神经根。(你答对了吗?)让患者颈部前屈,检查者一手放于患者头部,另一手握住患者同侧腕部,呈反方向牵拉,若患者出现疼痛、麻木则为阳性 。若在牵拉的同时迫使患者患肢做内旋动作,称为 Eastern加强试验,阳性多见于颈椎病 。患者端坐,检査者立于其后方,在患者头中立、后仰位时分别按压其头顶,若患侧上肢有放射痛、发麻即为阳性,见于神经根性颈椎病 。(请与椎间孔挤压试验对比,昨天很多伙伴混淆了)也称为颌部拔伸试验 。 患者端坐,检査者用双手分别托住其下颌及枕部,用力向上做颌部牵引,使椎间孔增大。若患者自感颈部及上肢疼痛、麻木减轻,或耳鸣、眩晕等症状减轻则为阳性, 多见于颈椎病,可作为颈部牵引治疗的指征之一 。为便于比较,双侧肩部均应充分暴露,同时观察双上肢外形有无畸形、肿胀等。 触诊主要是寻找压痛点,肩部常见压痛点有喙突、肱骨小结节、肱骨大结节、肱骨结节间沟、冈下窝、肩峰下、三角肌区等。 肘部常见压痛点有肱骨外上髁、肘前外侧桡骨粗隆等。手腕部常见压痛点有桡骨茎突、掌骨端等。 盂肱关节前屈70°~90°,后伸40°,外展90°,内收20°~40°,肩胛带复合功能,上举160°~180°,并可以做360°旋转。也称搭肩试验。让患者将手搭于对側肩上,如果肘部不能接触胸前壁,则为阳性,见于肩周炎和肩关节脱位 。也称肱二头肌抗阻试验。患者取屈肘位,后旋前臂并克服医师给予的阻力,若肱骨结节间沟出现疼痛即为阳性,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或腱鞘炎。也称腕伸肌紧张试验。 检査者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上方,另一 手握住患者腕部,让患者屈腕屈肘,前臂旋前,被动缓慢伸直肘关节;若肱骨外上髁处出现剧痛,即为阳性。见于网球肘或伸肌腱扭伤 让患者握住检査者的手指(示指至小指),强力伸腕握拳,检査者手指与患者握力相对抗,若肱骨内上髁部剧痛则为阳性, 多见于肱骨内上髁炎 。 将拇指屈曲内收包在掌心中,其余四指呈握拳状压住拇指,使腕关节向尺侧偏歪,若桡骨茎突处疼痛即为阳性;见于桡骨茎突腱鞘炎 。
瑞阳制作 孙治校对 肩袖损伤的疼痛特点和诊断标准?
回答准确,并得到点赞 占据前三的同学有奖
昨天的五位获奖观众  请在公众号内留下名字地址和联系方式
我们会快递给您  U盘内刻的内容
有53%的小伙伴选了 本号的视频资源 大叔珍藏多年的人体解剖图谱 竟然只能排第二 可见同学们学习的热情 无法直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