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写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数学篇

 老鹰666 2016-07-24

【健知科普】读写障碍 (dyslexia),也称为读写困难,是一种最常见的特殊学习障碍。读写障碍不是一种病,它不能够被完全治愈,表现为个体处理加工书面或者口头语言能力的不足。这种能力缺陷和年龄、智商及学业能力并无一定关系。读写障碍发生率在5%-20%之间,男女比例以及不同种族、社会和经济背景的发生率大致相等。读写障碍源于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是引起个体在阅读、拼写、书写方面困难的最大原因。“读写障碍不涉及个体心理、动机、行为和社交方面的问题,所以有读写障碍的人并不落后,我们不应该从有问题的角度去看待它。”

——引自国际读写障碍协会导言


有读写困难的小孩由于在短时记忆、空间感知、视觉辨别等能力上的不足,可能会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以下困难:

1. 由于记忆力的问题,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或背乘数表有困难。

2. 因运作记忆差,心算有困难,计算速度较其他学生慢。

3. 因为认识的字很少,理解文字题有很大的困难。

4. 对于理解和分辨数学符号可能有困难,例如不大明白 ‘+’×的分别。

5. 由于分辨方向能力较差,会混淆 ‘6’ ‘9’  或把 ‘23’写成 ‘32’等。

6. 由于列序能力较弱,容易忘记运算程序,例如忘记先乘除后加减等。

7. 由于空间感弱,计算时会出现对错位、弄错横直式或写错答案的情况。

8. 学生在做作业时欠缺条理,常弄错格式或抄错题目。

        9. 由于他们缺乏自信,宁采取「不做不错」的策略而不肯尝试,给人的印象是缺乏学习动机或懒惰。


针对小孩遇到的困难,家长要调整好心态,学会灵活变通,变得更有耐性,利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小孩进行辅导:

l    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
例如:利用多种感官教学,利用实物如用数粒、钱币等。

l    教学生如何分解和组合数字。
例如 ‘10’ 的不同组合。

l    协助学生明白数字之间的变化和规律。
例如:10, 20, 30…与13,23, 33…同样是以10递增;5+8=13, 0.5+0.8=1.3 等。

l   教导学生掌握易于记忆的部分。
例如:先熟习 2、5 和 10 的乘数表。

l   教导学生明白不同运算方法的关系。
例如:9 +7 = 10+7?1= 16,2×7 = 2×5+2×2。

l   尝试了解学生为何出错,以便给予适当的回馈和辅导。
例如:透过观察,发现学生算出56?28=32,是因未掌握减法,只晓得把大的数字减去小的数字 (5?2=3; 8?6=2) 。

l   减轻学生的记忆负荷。
例如:利用数线、提示卡、乘数表等;以特别的方法来记9的乘数表;把例题写在吉纸上,提醒学生运算的步骤;

l   若学生已充分明白运算原则,可考虑容许他们使用计算器。

l   不要经常强调计算的速度,以免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压力。

l   教导学生核对答案的方法和培养核对答案的习惯。
例如:两数相减的差必须较原来两数的数值小;

29×29的积接近但小于900(因为30×30=900)。


l    需要的话,给学生较长的作答时间,或考虑允许他们只做双数或单数的习题,习作重质不重量。

l    减轻因语言或文字而构成的困难。
例如:向学生解释数学科常见的用语,例如:馀下、分给、相差等词语意思。

l    减少抄写方面的要求,不用学生重抄题目和以句子总结。

 l    教授数学概念时,辅以日常生活的例子,并鼓励学生就算式(如5+7=12)拟故事题,加深对数学符号的理解。

l    加强视觉效果。
例如:作业纸的设计须简洁易明,必要时可把字体放大,使学生不会弄错。

l    给予视觉提示,例如以箭头提示减数是由个位开始,计算除数是由左至右。

l    教导学生运用辅助符号,减少运算上的错误。
例如:进位、退位时以辅助符号提示。

l    在习作纸上以例子引导学生明白所要求的格式。

l    允许学生用格子纸计算,避免计算直式时错把十位与百位相加。

l    增强自信心。
例如:教导新课题的时候,以较容易的数字入手,例如刚开始教三位数加三位数时,采用数值较小而不用进位的数字。

l    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来计算答案。

例如:以数手指来辅助计算,以 10×7?7 的法来计算 9×7 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