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综合-方剂学第二版(36)

 左左9igza0q1vl 2016-07-26

中医综合—方剂学

蒲公英中综考研学堂出品

微信:pgyzzkyxt

新浪微博:蒲公英中综考研学堂

QQ:25990952

QQ交流①群:457816061[已满]

QQ交流②群:254285273

QQ交流③群:324078377


本资料完全根据2016年考研大纲编写。特此申明

平胃散《简要济众方》

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

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原文】

*胃气不和

【临床表现】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功效】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

湿滞脾胃证

【配伍特点】(微信公众:蒲公英中综考研学堂原创)

*燥湿行气并用[燥湿为主]

【加减】

*属湿热者→+黄连、黄芩→清热燥湿

*属寒湿者→+干姜、草豆蔻→温化寒湿

*湿盛泄泻者→+茯苓、泽泻→利湿止泻

藿香正气散《局方》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白术;

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原文】

*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泄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治之

【功效】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配伍特点】

*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内外同治

*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脾胃同调

【加减】

*若表邪偏重,寒热无汗者→+香薷→助解表

*兼气滞脘腹胀痛者→+木香、延胡索→行气止痛

三仁汤《温病条辨》

三仁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

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原文】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功效】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

湿温初起/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配伍特点】

*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

【加减】

*若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明显者→+藿香、香薷→解表化湿

*若寒热往来者→+青蒿、草果→和解化湿

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

甘露消毒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时疫是主方。

【原文】

*时毒疠气......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从湿化者,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其舌或淡白,或舌心干焦,湿邪犹在气分者,用甘露消毒丹治之→“治湿温时疫之主方”

【功效】

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

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汤《伤寒论》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功在清热与利湿。

【原文】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功效】

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

【配伍特点】

*通利二便,前后分消

【加减】(微信公众:蒲公英中综考研学堂原创)

*若湿重于热者→+茯苓、泽泻、猪苓利水渗湿

*热重于湿者→+黄柏、龙胆草清热祛湿

*胁痛明显者→+柴胡、川楝子疏肝理气

【附方】

*茵陈四逆汤→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温里助阳,利湿退黄}(阴黄)

连朴饮2《霍乱论》

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连朴饮中芦根重,半夏菖蒲栀豉从;

清热利湿理和中,湿热霍乱此方用。

【原文】

*湿热蕴伏而成霍乱,兼能行食涤痰

【功效】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

湿热霍乱

【加减】

*腹泻重者→+白扁豆、薏苡仁→渗湿止泻

八正散2《局方》

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

草梢翟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栀研;

草梢翟麦灯心草,湿热淋痛益服煎。

【原文】

*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忡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并宜服之

【功效】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淋证

【配伍特点】

*泻火与利湿合用

*利尿与通腑并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