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祛湿剂 一、概念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症的方剂,统称祛湿剂。属“八法”中的“消法”。 二、适应范围 燥湿和胃剂,适用于湿浊内阻,脾胃失和证。清热祛湿剂,适用于外感湿热,或湿热内郁,或湿热下注所致的湿温、黄疽、霍乱、热淋、痢疾、泄泻、痿痹等病证。利水渗湿剂,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水肿、泄泻等证。温化寒湿剂,适用于阳虚不能化水或湿从寒化所致的痰饮、水肿。祛风胜湿剂,适用于风湿在表所致的头痛身重或风湿侵袭痹阻经络所致的腰膝顽麻痛痹等证。 三、配伍规律 常常配伍理气之品,以求气化则湿化。 四、分类 分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湿化浊、祛风胜湿等六类。 五、注意事项 祛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均应慎用。 六、具体内容 (一)清热祛湿剂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 栀子 大黄 【方歌】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功在清热与利湿。 【用法】先煮茵陈。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方义】 1.重用茵陈为君药,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 2.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去。 3.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从大便而下。 4.三药合用,利湿与泄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湿邪得除,瘀热得去,黄疸自退。 【加减应用】若湿重于热者,可加茯苓,泽泻、猪苓以利水渗湿;热重于湿者,可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化湿;胁痛明显者,可加柴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气。 【注意事项】服本方后,以小便增多,且尿色黄赤为效,即仲景所谓“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伤寒论》)之意,本方苦寒较盛,阴黄证者不宜使用。 【附方】茵陈四逆汤(《伤寒微旨论》)甘草、茵陈、干姜、附子。功用:温里助阳,利湿退黄。主治:阴黄。黄色晦暗,皮肤冷,背恶寒,手足不温,身体沉重,神倦食少,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紧细或沉细无力。 连朴饮 【组成】制厚朴 川连 石菖蒲 制半夏 香豉 焦栀 芦根 【方歌】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口渴不欲多饮,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义】 1.方中芦根用量独重,取其清热止呕除烦,兼具利小便导湿热之功为君药。 2.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姜制又增和胃止呕之功;厚朴宣畅气机,化湿行滞为臣药。 3.半夏辛燥,降逆和胃止呕;桅子苦寒,清心泻热、导热邪自小便出;石菖蒲芳香化湿醒脾。淡豆豉宣郁止烦,共为佐药。 4.本方苦辛合法,寒温并用,寓升于降,但以清化为主。 【加减应用】本方主治湿热霍乱以吐为主者,若腹泻重者,可加白扁豆、薏苡仁以渗湿止泻。 【注意事项】吐泻剧烈而见津亡气脱者,本方不宜。寒湿霍乱者,忌用本方。 甘露消毒丹 【组成】飞滑石 淡黄芩 绵茵陈 石菖蒲 川贝母 木通 藿香 连翘 白蔻仁 薄荷 射干 【方歌】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时疫是主方。 【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 【方义】 1.重用滑石,茵陈,黄芩,其中滑石利水渗湿,清热解暑,两擅其功;茵陈善清利湿热而退黄;黄苓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相合,正合湿热并重之病机,共为君药。 2.臣以石菖蒲、霍香、白豆蔻行气化湿,悦脾和中,令气畅湿行:木通清热利湿通淋,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以益其清热利湿之力。 3.佐以连翘、射干、贝母、薄荷,合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而利咽止痛。 4.综观全方,利湿清热,两相兼顾,且以芳香行气悦脾,寓气行则湿化之义;佐以解毒利咽,令湿热疫毒俱去,诸证自除。 【配伍特点】本方清上、畅中、渗下同用,清热、利湿、解毒并行 真枪实练 (1)连朴饮的功用是(2000-89.2003-49.) A.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B.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C.宣畅气机,清热利湿 D.行气降浊,宣化寒湿 E.温中行气,燥湿除满 (2)连朴饮的功用是(2016-49.) A.祛湿清热,行气止痛 B.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C.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D.燥湿运脾,理气和中 (3)甘露消毒丹的功用是(2001-90.) A.清胆利湿,化痰和胃 B.清热祛湿,利胆退黄 C.泻火凉肝,清热利湿 D.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E.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4)甘露消毒丹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2004-136.) A.发热倦怠 B.胸闷腹胀 C.身黄颐肿 D.吐泄淋浊 (5)下列方剂中,具清热解毒功用的是(2007-135.) A. 连朴饮 B.犀角地黄汤 C.甘露消毒丹 D.防风通圣散 (6)具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功用的方剂是(2010-48.) A.连朴饮 B.三仁汤 C.八正散 D.甘露消毒丹 答案与解析 (1)B。连朴饮是主治湿热霍乱以呕吐为主之常用方。其证由于湿热蕴伏,清浊相干,属湿热并重之证。治疗当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2)C。此题旨在考查连朴饮的功用。 (3)D。此题考查甘露消毒丹的功用。 (4)ABCD。甘露消毒丹证是由湿热疫毒、蕴于气分所致。湿热交蒸,蕴而化毒,充斥气分,致发热口渴,肢酸倦怠;湿邪困阻,气机失畅,故胸闷腹胀;热毒上壅,则咽痛颐肿;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则身目发黄;湿热下注,则小便短赤、淋浊、泄泻。 (5)ABC。银翘散的功效为辛凉适表,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的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防风通圣散的功效为疏风解表,泻热通便,没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6)D。连朴饮、三仁汤、八正散、甘露消毒丹都是清热祛湿的代表方剂,需要重点掌握。甘露消毒丹的功效:利湿化浊,清热解毒。连朴饮的功效: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三仁汤的功效: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八正散的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编辑:什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