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面包知识体系] 重新开始// 1

 sweetmagic 2016-07-26

    面包的整个制作过程看起来是非常的简单,所需要的材料也并没有像甜点的需要那么多,例如法棍,也就是面粉、盐、酵母、水四种材料,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制作,学习入门也看似非常的简单,如果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就会看到简单的称料和少许的时间准备,每次的制作的工艺也差不多,只要有搅拌的机器就行,实在没有的话手打也是可以的。然后,需要发酵,其实没有发酵箱也是可以的,只需掌握好时间就可以。自己可以制作发酵箱,记得小的时候家里就是个面包店,父亲自己制作发酵箱的记忆还犹在,一个锅炉烧着水,控制着温度和湿度,一台称,一个操作台,一次分割、松弛加整形,最好发酵,最后烘烤而成,这就是面包制作的过程。看似非常的简单,有多少面包师穷尽一生都无法领悟面包的真谛,很多的面包师傅在通过了十年如一日的练习,过着非人的生活和长时间的工作,渐渐积攒出搅拌过程中细微变化的判断力和对醒发、发酵、整形、烘烤的状态的感知力,我非常佩服这些面包师傅,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不确定点,这些强大的经验值无法传播给新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包的知识体系是那么重要。


    在上面所述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点的背后,都存在一个独特的知识体系,每个过程对于面包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如果每个环节成品的完美率只有90%,那最后做出来的面包就会是不及格。所以我们要感知每一个过程的细微知识点,然后去实践,如果没有这些知识点的话去实践也可以成功,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代价。为什么学徒工会那么的苦,其实如果他们更加认真的学习一些知识理论的话,可以让苦的时间适当的缩短一些,反之,如果光知道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话,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二者合一才是真正的新一代的面包职人。日本人为何面包方面那么强,因为他们先通过了专业学校的学习,然后又以学徒的心态去面包店里十年如一日的去工作。


  之前东京烘焙职业人都是以日式面包体系为中心,现在我是等于把之前所学的全部清空,重新学习,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希望大家及时指正。在此之前我先推荐一本面包书:面包的科学。是台湾翻译的版本,之后我写的文章并非直接抄袭什么书上的,而是通过我自己的理解,再次写出来,因为我发现我对面包的理解越多,感觉知道的越少,有些诚惶诚恐,重新学习,还需要每天坚持做面包,这样手才会保持对面包的感觉,才能被称为面包职人。



  日本的面包知识体系分为三大板块,材料学、工程学、制作方法学。每种材料的差异与面包呈现的状态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了解每种材料对于面包的作用,还有这个材料在面包中所起的反应。面包的制作流程对面包的影响等等等等,在日本已经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希望接下来可以坚持的写下去。

   如果有什么面包专题知识需要了解.也可以留言告诉我,未来可以专题来一起来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