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男,12岁,学生。 初诊(1975年11月21日)血尿已1年半。1974年7月感觉头晕,腹部酸痛,到某医院就诊。小便化验:红细胞(++)。服中药3个月,复查小便为红细胞(++),以症状未减而停药,转来针灸治疗。当时小便中红细胞(++),便意频数,颜色淡红,头晕腰酸,面色恍白,形体消瘦,脉细,舌质淡苔薄。患儿平素好跑动、喜跳,伤气损络,营血外溢,治拟温气摄血,灸治观察之。 【灸穴处方】血愁,命门。 【灸法】以上2穴,每次灸1穴,间日1次,先上后下,艾柱麦粒大,每穴每次灸5壮,每穴报灸3次,共6次为1疗程。第1疗程后,休息1周,再灸第2疗程,方法同上。 该患儿第1疗程结束后,小便化验为红细胞4~6,白细胞0~2。第2个疗程第2轮灸完时,小便化验红细胞已无,再灸一轮以巩固疗效。停治后1个月复查小便,红细胞、白细胞未找到。随访1年未发。 【按】尿血在临床上有虚实两类,实者多属暴起,尿血鲜红,尿道有热涩感觉,即五淋中之血淋;虚者多属久病,尿血淡红而无热涩之感。在治疗上前者以清热泻火、滋阴凉血为主,后者应以温复督阳、补气固摄为主。本例患者小便频数,颜色淡红,无热涩感,头晕腰酸,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病程已有1年半,当以虚证处理之。取督脉之命门穴,用艾灸法以温补督阳、固摄下元,气温则能摄血,血受摄则尿血自止。其中血愁一穴为经外奇穴,主治一切血证,位置在第2腰椎棘突上,也在督脉经分野。督脉统摄全身阳气,故血愁穴与命门穴同用,能起相辅相成的功用。 |
|
来自: ZHAOZHONGYI14 >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