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里的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不懂是什么意思?

 大肚茶壶 2016-07-27
这是讲少阳病的症状表现及其治疗,同时也表明少阳经的生理功能。少阳是一阳,其阳气数量最少,这是它生理功能的特异性基础。对一个生命体来说,所谓阴阳,其实就是指有形的器质与无形的机能。《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无形质,地有形质,故清阳与浊阴其实是对机能与形质的总概括。然而若具体分析,又有下列之区别:“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因此,按照《阴阳应象大论》这套说辞,“清阳”之属具体可分为三大类:其“出上窍”之清阳是为阳明所主之宗气,包括口鼻呼吸与耳目之视听功能;其“发腠理”之清阳是为太阳所主之卫气,包括防御外邪、调节体温、感受知觉诸功能;其“实四肢”之清阳则即少阳所主之功能。因此,这就是说,少阳具有掌辖肢体运动的功能。清阳为什么要“实四肢”?就是为了使肢体能够随心所欲地运动。这也是阳气功能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也是清阳的主要作用之一。但是肢体运动的重要性毕竟比不上宗气与卫气那么重要,故只好屈居于少阳(一阳)。因此,凡人体运动能力,包括言语、动作、行为诸能力皆属少阳的生理功能,此即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运动功能。古人认为,肢体运动的基础在于筋。《说文》:“筋,肉之力也。”在这点上,古人与今人的观点几乎完全一致,盖古人所谓的筋即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运动肌,故少阳的生理功能实即肌肉的功能。所谓“骨摇”,其实是指肌肉的颤动。《说文》:“摇,动也。”其本意为往复式摆动,故“骨摇”即肌震颤也。只是古人不知道那是肌纤维在震颤,而误以为是骨骼在摇晃,故曰“骨摇”。所谓“不安于地”,则是指由于肌震颤非常强烈,以致两足都不能稳定地著地。此乃明显的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者是也。其人除肌振颤外,言语、动作都明显减少且徐缓迟钝,因此属于比较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根结》作者是把震颤麻痹作为少阳病的典型症状提出的,实际上他的本意是,所有运动功能的障碍,包括“节缓而不收”(即真正的肌瘫),都属于少阳病。“取之少阳”,谓取少阳之根与结也。“视有余不足”,谓取少阳之血络也。然而这只是针对震颤麻痹(即骨摇而不安于地)的治疗,一旦发展到“节缓而不收”(肢体瘫痪)的地步,则表明整个阳气系统都发生了故障(那其实是大脑中央发生了病变),再独取少阳就显得势单力孤,难以奏效,此时的治疗就应该“穷其本”了。盖少阳的阳气数量已经显著偏少,欲全面振奋人之阳气,必以太阳、阳明为本,则“穷其本”其实就是同时取太阳与阳明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