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要践行| 林高明:深度学习促进深度课改

 丛耘720 2016-07-30

一、何谓深度课改、深度学习

课程改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的变革。只有不断地回到学生立场、不断抵达生命的成长、不断彰显教育本真、不断散发课程魅力的课程改革才能称之为深度课改。“如果要完成一场深刻的、更加持久的变革,最为重要的就是‘重塑’学校文化。否则变革就会肤浅而不持久。”(富兰:《教育变革的新意义》)简而言之,深度课改是实现从道到术、从思想到技术的全面深刻的课程改革。多尔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设计的“4R”标准,即Rich(丰富性)、Recursive(回归性)、Relational(关联性)和Rigorous(严密性)。在我看来深度课改之深表现在:课程的创生性、开放性、体验性、探究性、整合性等等。而深度学习指的是一种全身心融入的、经历思维探索过程、获得深度体验的生命化的深刻的学习。布鲁纳说:“学习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过程,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学习的表层,而通过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才是学习的深层过程,真正的学习包括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态度。”深度学习的“深”表现在:对学习态度上是一往情深,对学习内容是深得我心,对学习方法是深有体悟,对学习的过程是静水流深,对学习的收获是意味深长。深度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而且学习知识背后的方法、思维方式、价值文化等等,是指向能力及素养的学习。

 二、深度课改与深度学习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深度课改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向并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的深度学习也在某种程度上倒逼着深度课改的推进。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深度课改关注课程是学生的一种生命体验,是学生的学习历程,其趋势就是倡导“会话”“体验”“探究”“多因素整合”。如同派纳提出的“课程是一种特别复杂的对话,课程不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过程。它已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一种个人意义,以及一个公众希望”。与之相应的深度学习也是强调对话、体验、探究等等学习品质,正如佐藤学先生认为的,学习是一种与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同时,学习是从已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的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由此,深度课改与深度学习之间可以说是金声玉应、山鸣谷应的联系。

三、立足深度学习推进深度课改

那么如何推进深度课改呢?杜威说:“教育本质上是无止境的圆形或螺旋形的东西,教育是一种包括科学在内的活动,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以便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又反映到教育过程中去,进一步改变教育的过程,因此又要求更多的思想、更多的科学,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我们必须在课程改革中直面问题、分析问题、审视问题、解决问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推进深度课改。

我认为,深度课改中最为活跃最为有力量的是学生。学生改变,课堂改变,教师改变,学校改变,课程改变,教育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促使课程的改变。当学生倾向于深度学习,那么必然要求与之相配的深度课程改革推行。于是,我们尝试着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如何推进深度课改的纵深发展。

一是通过深度学习的过程性,强调深度课改的过程性。所谓的深度学习首先意味着充分经历学习过程的学习。由此,我们要关注课程改革是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历程。即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要由感性经验到理性认识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要由不会到会的提升,要由疑惑不安到释惑释怀的变化。杜威的过程理论认为“经验首先是一种经历的过程,一种经受某种事情的过程……经验具有能动性和连续性;人类的思维也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反思的过程”。

二是通过深度学习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强调深度课改的“创生性”与“批判性”。多尔认为“控制不仅是课程中的魔鬼——运用现代主义流行的机械的隐喻——而且实际上是课程钟表运转的魔鬼,是该让这一魔鬼休息的时候了,让它平静地退隐到‘没有归途的地方’,是解放课程、让课程过上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了”。于是他大力倡导课程与教学中的生成的价值与意义。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发创造性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

三是通过深度学习的“挑战性”,强调深度课改的“思维”与“问题”。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看,恰如赫尔巴特所言:“教学的特权就是掠过草地与沼泽,不能总是让人在舒适的山谷中游荡,相反让人练习登山,并使人在获得广阔视野中得到补偿。”任何没有思维含量、没有挑战难度的学习,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升学习的品质,它是不具有学习的价值的。真正的学习与课程就意味着登山式的挑战与冲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骄傲。”在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的“探究性”“体验性”等等特性催发深度课改不断向远方进发,不断朝向确认生命成长的意义的方向生长,让学生体验到创造、智慧、力量和欢乐。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