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咏物所发,志惟深远——林逋《点绛唇》

 江山携手 2016-07-31

咏物所发,志惟深远——林逋《点绛唇》

图片来自网络  谢谢

    他向往自由,不受世俗的束缚,一生过着无拘无束,淡泊宁静的生活。终生未娶,终生为仕,但他的生活仍然有滋有味,他不寂寞,他有诗为伴,仙鹤为侣,梅花为友,他就是林逋,北宋初期词人,长期隐居在钱塘西子湖畔的孤山上,善于从细微弱小的事物中,发现真善美,他的《点绛唇》,开启了北宋咏物词的先河,被王国维称为“咏春草绝调”(《人间词话》);被刘勰称为“咏物所发,志惟深远”(《文心雕龙.物色》)

             点绛唇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金谷是晋代石崇在洛阳所建园名。这里借指春草生长的环境,更比衬出其卑微无助的地位。一年一度,春回大地,总是小草最先透露春的信息;百花烂漫时,又是小草衬托着无边的秀色,但是从春初到春暮,又有谁眷顾过它?这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乱生”二字,显出荒芜之状。“谁为主”的叹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蒙蒙细雨飘逝。“满地和烟雨”,境界阔大而情调哀伤,虽从雨中落花着笔,却包含着草盛人稀之意。眼看“匆匆春又归去”,词人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惆怅情怀,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这两句被称为过片,直写离情。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时候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之说,古代为亲人送行,常长亭设宴饯别,吟咏留赠。此时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太阳西下。词人正是抓住了黯然销魂的时刻,摄下了这幅长亭送别的画面。

最后“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三句,活用楚辞意,是全词之主旨。“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诗词中,往往代指出门远游之人。这里借指词人的一个朋友,并与开篇的“金谷”遥相呼应。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恰似无尽的离愁别绪,遮断了那纵横阡陌。词人独居深山,高标遗世,但仍然渴望友谊的慰藉。这里的春草萋萋无数,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李煜《清平乐词》也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整首词的语言清新柔婉,细致入微,属婉约一派。

这首词是一首咏草的杰作。通篇虽不着一草子,而草色处处可见。上片荒园无主,下片写长亭日暮,芳草凄凄,离歌一曲,行人远去,不胜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词以拟人手法,写得情思绵绵,凄楚哀婉。语言美,意境更美。为历代读者称诵,开宋词咏物之风的杰作。被刘勰称为“咏物所发,志惟深远”(《文心雕龙.物色》)

林逋(967-1028),北宋词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不娶,长期隐居西湖的孤山,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死后谥“和靖先生”。善行书,工诗词,风格淡远、婉丽。他的诗多反映其隐居生活及恬淡的心境。能以疏淡之笔墨,勾划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有《和靖集》,存词三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