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名家】李远东

 读书耕云种月 2016-08-01



李远东,广东茂名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四届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书法院院长,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第九届文代会代表,多次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系列书法展赛评委。暨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获“全国五一文化奖”、“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贡献奖”,2016年被评为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等。组织策划全国首届行草书展,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冼夫人奖”全国书法展,“永远跟党走”全国职工书法展等。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专业展赛,并在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首届行草书展获奖。访谈节目《文化珠江 春风化雨 书法家李远东》、《人在他乡之李远东翰墨人生》等节目在香港亚洲卫视、广东电视台播出。出版有《当代书法名家系列李远东书法集》等专集。

申万胜
远东先生是活跃在书坛中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书家之一。多年来他勤于书法艺术,一方面学习书法创作,一方面开展书法活动,所以说在这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远东先生源于传统、源于魏碑,又注重对历代经典的吸取培养,形成了学艺的共鸣,所以说看他的楷书和行草书都显示出一种雄强的霸气、又灵动自如,性情的挥洒。他的书法体既现出碑的雄强,又具有帖的灵动;既注重古法的运用,又尽情地挥洒,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所以说远东先生的书法在书法的道路上闯出了自己的道路。这种创新值得我们大力提倡,所以当代的书法家重要的就是留下自己的作品,最重要的体现在功力和时代性。远东先生在这两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同时远东先生以书法院为平台开展了很多书法活动,在培养人才,推动书法的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言恭达
远东以书道立身,碑帖相融。同步“采矿”,深谙內质。沾溉传统,又耽于时代新意创格。多年来主攻《张猛龙》《始平公》,以魏碑为基调,逐步冲出前人藩篱,拉大与当代魏书创作之距离,以强烈的现代艺术思维,走向“蝉脱”之创意新风。如:楹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豪迈与洒脱,朴茂又痛快;“学书守法度,写画任天然”之严谨里含恣放,矩度中显自由;范仲淹《岳阳楼记》大幅书法布陈新颖,势张丰富,变化奇崛;而古诗五首草书团扇之古雅与清蔚均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审美印象与心理冲击。远东以草意入魏,打破碑式之桎梏,其勇可佩!纵观整体展示,气神豪迈,骨力充盈,快马斫陈,酣畅痛快,意态自由,气势磅礴,字势跌宕,墨彩淋漓,既赢得书法传统血脉之承,又探索书法艺术变化之异,时代创造之新,可谓风意独步,其工在书,其妙在人也!

吴东民
李远东魏碑深得孙伯翔先生的精髓,受碑风隶质的熏陶,而又不拘泥于魏碑的规矩,舍魏碑之形迹 ,夺魏碑之精魂,并将草书写意精神融入魏碑创作,因而显出雄强大气、奇崛古拙之基调,透露出端严之气韵。而李远东的草书创作,字里行间时常透出天资高、学养深的独特气韵,不仅神完气足,而且法度甚严,章法处理协调而不乖张,始终彰显着跳跃、险绝甚至恣肆张扬的精彩笔触,着实耐人寻味。

张旭光
远东作品给我的感受,非常震撼。有很多大作品,尤其是楷书,我认为他的作品确实也走出了,或者是韵化出了一定程度的个人语言形式,那种大气、苍茫、浑厚,当下书坛中,我觉得真是不多见,很震撼,非常了不得,用一句话说,真让人刮目相看。这种线条的感染力,结构的到位程度都表现得很好、很到位。单就线条的感染力来说,它也是当代审美因素的重要一格,但古代的线条感染力和当代的有所不同,比如碑版是刻出来的,看不见书丹的虚实,帖学小字线条变化又很少,而当代又需要线条的变化、需要线条的感染力、线条的韵味,所以如果说我们现在写楷书还是写一笔就蘸墨,我觉得这样的楷书是达不到时代要求的。我觉得李远东在碑版上、墓志上,利用这块素材对笔墨内心世界的韵化和表达,能够表达出内心的性情,表达忠厚、正直、壮烈,甚至极端,我觉得作品真的是比较统一的,感觉非常好。

于笔端见风神
魏碑创作摭谈
李远东
       一直以来,我专注于魏碑与行草并行的两条创作思路,并相互渗透,碑帖融合。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拜谒津门,师从当代碑学巨匠孙伯翔老师,开始了魏碑的学习与研创。二十多年来在创作中思变,在思变中突破,力求上溯北碑的风神与韵味。初涉魏碑时,我从临习工整、朴茂、法度相对规整的字帖入手,如《张猛龙》、《始平公碑》等。这有助于把握魏碑的基本风貌、体势以及技法、用笔要求等。而在不断的深入探索、扎实基本功后,应当去接触略为活泼、一任自然的魏碑,它有助于把魏碑写活。如《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嵩高灵庙碑》等,其通篇宽宏博大,纵情挥洒,气势磅礴,“意态奇逸,精神飞动”。这是一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此为正道。
       毋庸置疑,对于当代书法创作思潮来讲,创作出精品才是我们的追求所在。而临摹,是为了汲取传统营养、精华,为我所用。这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艰苦、漫长的过程,坚持住了,就能走出来,否则,就前功尽弃。中国现当代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他的话也适用于书法学习和创作。其潜在的意义是要求我们对传统倾注大精神,下大气力,从而具备有扎实的传统功夫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同时,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善于思变,不拘泥陈规,做到“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做到最终走出来,在艺术之路上有自我面貌、风格。这个过程很重要,它是我们的必经之路。白石山翁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因此,在魏碑的学习和创作中,我更注重对老师示范的技法运用以及对结字、体势处理方法的强化学习,而并非去临摹老师的字。在这个过程,我还始终以辨证思维去看待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如在每次临摹后,我会将摹本与原碑帖、摹本与摹本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优缺点,挖掘自己表现得好的方面,寻找不足之处,不断吸收营养,加深印象。这样也就为日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表现素材和手法,同时对于我们创作理念、实践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在进行魏碑创作时,我以为握笔的姿势也颇为重要,应当以五指执笔,做到指实、掌虚、腕活。这个执笔法能控制毛笔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好比“带着镣铐跳舞”。它有助于我们进行创作时,较好地把握其中的细节,避免线条流滑之俗气,同时也能较好地运用藏锋、裹锋,避免线条扁薄之病。另一方面,很多人误解了魏碑的结体特点,认为奇趣横生、险峻清劲的表现方式就是轻重、大小变化明显,字形开张、古怪。其实不然,这并不合乎法度,魏楷有着自己的法度,切不可如脱缰的野马,易放难收。而这种握笔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以上问题。
       在当前,很多工于魏碑的作者在创作时,走向了两个极端,不是写得呆板无生气,就是把线条写得轻飘不入纸。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以为就如中庸的中和思想一样,要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相对的平衡和适度。因此我也说,书法,其实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具体外化的重要表现。如何寻找这个矛盾的统一呢。我觉得应该跳出魏碑本身,拓宽视野,尝试关注篆、隶、行、草的表现节奏以及状态,从这些书体里寻找补充的元素。而我,就掺以帖学中的行草笔意以及用笔节奏,来学习魏碑。经过将近三十年的探索,融帖入碑,碑帖结合初现面貌。既有其厚重,又不缺行笔过程的轻松自如,这与书法创作是一种轻松状态的书写观是一脉相承的。
       古人云:“技近乎道”,是说无论是哪一种技巧,当它发展到极致时都会符合自然界的规律。而创作的最终目的或者说终极追求,是通过形质功力的自然流露,表达自我气质、修养、学识、审美观念的过程,也就是近乎“道”了。因此,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对传统经、史、子、集的学习,以及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学习理解,是我们进行书法艺术创作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一千多年来,我们受儒家思想的浸淫,这些传统文化的思想光辉和精髓是先人的学术成果,是探知中国人文精神的通途。而书法恰恰是在这些学问的蕴含之中,只有经过传统文化的滋养,才能滋长出那份隽永蕴藉的内涵,拥有了那份独特的高尚意趣的文人气、精气神。我拒绝为创作而创作,更忠于我内心的心性表达,更强调古诗书文内蕴对我创作的支撑与“修饰”。
       刘熙载说“书贵通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任何有生命力的线条,任何有惊喜的结字、章法,都是经过了长期受传统的浸淫,强化技法、修养、学识、人生阅历的积淀、锤炼,方可有神来之笔,韵味自然流露于笔端,以求上追“风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