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孩子为什么熊?解读熊孩子惹人烦的心理发展特点

 易良义 2016-08-02
本文内容由公众号「婴幼儿心理」提供
专业的婴幼儿成长百科 | kidslab

(文/编辑:喵萌


如果你和小孩子打过交道,你一定遇见过各种各样的「熊孩子」。小一点的熊孩子调皮捣蛋、大吵大闹、不肯听话,大一些的熊少年则是中二自恋、住在一个让你无法理解的世界。「熊孩子」无处不在。

有的人觉得,小朋友还是小小一只的时候天真可爱讨人喜欢,可是怎么从五六岁开始,就让爸妈和周围的人熊得头疼!?今天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让熊孩子这么「熊」


1
为啥小婴儿不让你觉得熊

要分析熊孩子为什么熊」,咱们可以先说说「更小的孩子为什么不熊」。

小朋友还小的时候,动作发展水平很低,而大孩子不然。简单对比一下:

  • 小朋友1岁多才开始会走路,大概到3岁才能走得熟练,到了五六岁就能非常自主、自由地随意跑动了;

  • 小时候多是大动作,随着长大才发展精细动作,能更好地抓握、捏起物体

  • 小小孩的活动空间相对小,动作慢,大孩子活动范围很大,动作更快、力气也更大



如此一来你会发现,小小孩的活动、动作很容易受大人控制,有什么不好的行为(例如跑动、想要抓玻璃杯)我们可以快速地制止,家长可以把小宝宝pǒng在手心。

孩子大了、能快速地自主运动以后,家长不能总是把TA留在怀里,而孩子也会到处乱跑,你根本来不及收拾他,烂摊子已经需要人收拾了。

如果你家还没有儿童,我建议你养一只猫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闯祸」。

2
我熊,因为我大脑发育没有成熟

现在我们正式开始讨论「熊孩子为什么熊」。

儿童让成人感到头疼的第一个原因,其实是他们仍在发育的大脑。与「熊」这个特质最相关的大脑区域叫做「额叶」,这块大脑皮层长在我们的额头位置,它掌管高级的认知功能,例如行动计划、监控,以及抑制、控制行为的能力,都由这个脑区负责

我们的大脑额叶通常要到18岁才能基本成熟,这个脑区即使到了成年之后也会随着经验不断重构。

相比之下,儿童的额叶发育程度很低,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对自己的行为很少监控,想做的事情无法抑制住不做



试想一下,让一个6岁的孩子坐在小板凳上一动不动30分钟,很难吧?因为小朋友就是很难控制自己不动,更别说学前期的幼儿有着空前高涨的注意能量了。即使你看着他坐在这里,他也要左看看右看看,玩玩手指甲再玩玩脚趾甲。

如果你做过火车,应该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让大家觉得很吵的孩子,即使爸爸妈妈呵斥让孩子停止吵闹,没过一会儿他就又开始吵吵嚷嚷了。嗯,从额叶功能发育不全的角度来说,他确实是做不到有意识地停止去说或者做

3
我熊,因为我还是「自我中心」思维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实验:摆一个三座山的模型在桌子上,从不同的方向看去,有不同的山的样貌,小朋友坐在一侧而玩偶坐在另一侧,要求小朋友从几张照片里选出玩偶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

皮亚杰通过这个实验发现,处在他理论中「前运算阶段」(3~6岁)的儿童,往往会选择自己的角度所看到的景象照片,而不是玩偶的角度。皮亚杰认为,这体现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他们看待问题更多地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相对于成人来说,更少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

后来的许多实验都验证了皮亚杰的这一观点。的确,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化程度很高,我们在先前的文章中也分析过,《爸爸去哪儿》里的小朋友需要给蒙眼睛的爸爸带路时,总会说「在这儿、在这儿!」,而注意不到爸爸无法和自己看到同样的场景这个事实。

随着儿童长大,自我中心化的程度会越来越低,我们会学着更多地站在他人的视角、或是从更客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过程被皮亚杰称作「去自我中心」。随着自我中心的程度降低,我们就明白要跟蒙着眼睛的人说「往你的右边」去指导他了。


那么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和「熊」有什么关系呢?你应该已经想到了,正是因为儿童还不能很好地去从他人角度看问题,在成年人看来,儿童就显得自私、不懂得替他人着想,也常常教育小朋友不能这样。

事实上,「自我中心」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思维阶段,这个思维特点是无法跳过的,并不是说孩子本身就是自私的、不善良的

4
我熊,因为我还没有内化成人世界的规则

许多家长可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规规矩矩,遵守各种社会规则,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

的确,儿童成长为成人的过程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其社会化的程度,他们越来越能遵循社会规范行事,也更加地适应社会。

社会化(Socialization)指的是儿童获得所属文化(或亚文化)认为值得有用的或恰当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过程。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社会化就是儿童对社会规则内化的程度

我们成人已经把许许多多的规则内化在心中,并在行为上受到规则的制约。而儿童社会化程度还很低,需要成人的指导和许多经验的学习积累



还是举坐车的例子:

在日本,电车、火车上的乘客是很少说话的,他们不在公共场合打电话,即使是交谈声音也非常小,这是日本的一种社会规范。对于大人来说,做到这件事不难,因为大人已经内化了这个规则并形成了行为习惯可是小朋友还没有内化这个规范——我在日本的电车上看到过一个蜡笔小新一样的小男孩一直在兴奋地唱歌,虽然声音不大,但妈妈总会轻声告诉他这样不可以。

是的,等到他慢慢长大了,自然会把社会规范内化到行为之中。

5
并不是每个小孩都很熊

我们不能忽略的重要一点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熊孩子」。以上说到的各种儿童发展的特点,每一个特点都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熊」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可能长到十几岁还控制不住自己在公共场合大声讲话,一言不合大哭大闹;但也有孩子很小就会懂事地替他人考虑,不会因为自己喜欢就抢走你的玩具。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孩子是否「熊」,与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分不开的。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宠溺,在行为上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儿童也就学不到好的行为模式。有的家长又过于专制,为了让孩子「好好表现」,可能不小心压抑了他们的天性。而权威性的父母,则会对儿童用适当的方式管教,并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好的影响。儿童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就是父母



结语

虽然我们常常说「熊孩子」,但小编认为,可爱的儿童不应当被冠以这样的称呼。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纵使有时让人头疼,但儿童需要大人的指导,也需要大人的保护。

我也相信,做一个好父母,应当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拥抱他们的每一个发展阶段,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做一个符合成人社会规矩的「小大人」。

也请你下次遇到「熊孩子」时,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好咩~?

专业的婴幼儿成长百科

↓ 你还可以看一看 ↓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查看

 从《大鱼海棠》一探青少年的心理世界

 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

 小朋友的画作能告诉你什么?

更多精彩请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


本文参考资料:

[1] 发展心理学 (第2版). 林崇德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方富熹, & 方格. (2005). 儿童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Shaffer D. R., Kipp K. (2007).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6th ed. London: Wadsworth.


【说明】文章内容为婴幼儿心理公众号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如有意见和建议欢迎向我们提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