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医火神派“阳主阴从”理论的正确性

 为什么73 2016-08-02

导读:中医发展发展历史上,先后出现过9个不同的学术流派。火神派发源于清末,历史短暂,但是在当今中医环境很不景气的情况下,火神派却表现出有春暖花开的景象。但是在这欣欣向荣的上好形式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出自于对中医的关心,中医界的一些学者、医生对火神派提出了一些质疑、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声音。
这些质疑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阳主阴从”的理论的质疑。
2.为什么阳虚、阴虚都用温热药。
3.用药计量为什么那样大。 

   本人入道时间短,不属于任何学派,没有门户之见,只是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想法和认识,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不妥之处请海涵。
在叙述阴阳模型的过程当中自然就回答了那些质疑。

欲说火神派,就要先讲“阴阳”。

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理论,但是阴阳理论本不是医学的发明,而是古老哲学的产物,中医只是“借用”而已。因此,阴阳理论要想与医学的事实完全吻合应该有一个“磨合期”。这个磨合期,时间的长短不定,也许100年,也许2000年。事实上,一直到现在仍然在磨合中。若从神农氏开始计算,到现在约有3000年,可谓久矣。非火神派与火神派的争议,本质上来说,就是对“阴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差异所引起的。因此先讲述一下我自己对“阴阳”概念的理解,以及阴阳概念在医学领域的具体模型。

先请看下例:
“中医常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来说明医理,如喻阳气为太阳。我们就沿用这种方法进一步分析。太阳是阳气,则水为阴精,在阴天无日之时,由于水分没有太阳的蒸腾气化,所以水虽足而禾苗也不能生长,这在人体即是状若阴虚实则阳虚的现象,治疗上需要用阳化阴。但如果烈日炎炎、数月无雨、大地龟裂、禾苗枯萎,这时禾苗是需要一场及时雨呢,还是继续增加高温呢?答案不言而喻。这在人体就是真正的阴虚,如果仍拘泥于用阳化阴,继续用姜桂附焚津耗液,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并非没有真正的阴虚,阴虚的本质也并非阳的不足,用阳化阴是治疗状若阴虚、实则阳虚的方法,用治真阴虚则谬”。

这段文字是内蒙古赤峰喀拉沁旗西桥医院李寅医生的文章“是是非非话火神”里的一段文字。他把太阳比作阳气,把水比作阴气。并认为人体的阴阳与其类似。以此现象来否定火神派关于“没有阴虚”的理论。但是人体的阴阳与这个比喻并不适宜。只简单地列举一例就可以否定李寅的比喻:人体生命中,热量属于阳,寒凉属于阴。而健康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不可能象太阳那样无限地上升,以至于将体内的水完全蒸发。用宇宙环境中的“太阳与水”的关系,比喻人体阴阳是不恰当的。这说明,作者并没有明白人体阴阳。

实际上,阴阳二字只是哲学范畴中对宇宙万物总体认识的综合概念,但是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范围、不同的级别里,具体意义是不同的。如果不分领域、不分范围、不分级别地胡乱使用,就会出现错误或者矛盾造成混乱。

下面说一说我对医学领域“阴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人体阴阳

人体分为两种:活的人体称为人体生命,死亡的人体称为尸体。二者之间的差异只是一个有热量,一个没有热量。医学研究的是人体生命,所以是具有热量的、活的人体。热量是人体生命的动力能源,近似于汽车发动机使用的汽油。那么:

    ①因为体内热量是无形之物,人的形体是有型之物,所以,人体生命的第一个阴阳组合是“热量为阳,形体为阴”。
    ②形体是由营养组成的,营养是构成形体的材质,所以:第二个阴阳组合是“热量为阳,营养为阴”。有时也说热量为阳炁(qì),营养为阴精。
    ③形体中有血液,血液中也有热量,所以,人体的第三个阴阳组合为“热量为阳,血液为阴”。   
    热量负载于血液中,与血液一起运行,二者合一。中医讲:“炁为血之帅,血为炁之母”、“炁行血行、炁滞血瘀”就是这个道理。
    ④体内的热量为阳,与他相对应的“寒凉”属于阴。第四个阴阳组合就是:热量为阳,寒凉为阴。

药物阴阳与疾病阴阳

中药有四“气”,即温、热、寒、凉,温热属于阳,寒凉属于阴。人体生病以后,会出现许多症状。中医将所有症状分为两组,热症与寒症,与二者相对应的疾病也随之形成两组,热病与寒病。也称为阳病与阴病。热病也称为温病。

医诊疗的次序是:
    
    ①由症状的阴阳来判断疾病的阴阳。认为症状如果属于热性,则与之对应的疾病也是热性。症状如果属于寒性,则与之对应的疾病也是寒性。
    ②用热药治疗寒病,用寒药治疗热病。目的是平衡疾病的阴阳。

其实这里有一个误区。症状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属于感觉范畴,而疾病只是症状的符号,是感觉的总体名称,也是虚体而不是实体。而用药是用在实体(人体)上。那么,用药的目标与用药的意向就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出现的原因在于思维的错误判断,即医生们都认为“体寒生寒病、体热生热病”。由于人的思维判断结果如此”,所以就想通过平衡疾病的阴阳来实现平衡身体(体质)的阴阳,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人体的组成材料称为营养,共有6个类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这些营养中数量最多的是水,约占体重的80%。水的自然温度是0℃,而人体的正常体温却是37℃。所以,体寒是人体所本有。体内的热量是由外来补充的,补充的热量越充足,身体就会越健康。体内热量流失得越多,身体就越容易生病。体温降低到30℃时,人就会昏迷,降低到25℃时,人就会死亡。由于人体的健康状态取决于体内热量的多或少,而热量属于阳,寒凉属于阴,所以阴阳之间具有“阳主阴从”的生理事实。这个事实不可怀疑。

人体生命即需要营养也需要热量。营养或热量不足都会引起疾病。所以治疗疾病的正确法则、也是唯一的法则就是补充营养和热量。又因为人们平时多注意补充营养而完全忽略了热量的补充,体内热量就会不断使用过、消耗和流失,因此常常不足。所以,几乎所有疾病都是由热量不足引起的(少量疾病是由营养不足引起的)。因此就出现以下的现象:

1.人体内热量不足产生疾病;
2.疾病分为阴病与阳病。即无论是阴病还是阳病,都是由体内热量不足引起的。

因为阳虚属于阳病,阴虚属于阴病。说明无论是阴虚还是阳虚,都是由体内热量不足引起的,都应该补充热量,而不能减少热量、降低体温。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火神派的理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立论基础是正确的。

有了“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正确判断,就会由此产生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即“给病体补充热量”。补充热量的方法很多,用温热药物补充热量的方法就是其中之一。由于附子、桂枝、干姜等药物热量多,效果好,所以,“凡病皆用姜附桂”就成了火神派的必然首选。

火神派使用附子,其量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李可先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将附子的用量分为5个档次,并且先煮约2小时,这样就避免了附子的毒副作用。

治疗法则

用热药治疗疾病是医学的唯一正确法则,在此法则下,方法可以多样。

①用药味数可以不同,一味、两味、三味、10味等都可以,在这一点上可以凭个人经验使用。

我自己曾经用一味“姜糖水”内服2天治好过7岁儿童的重感冒,姜汤外洗治好过5岁儿童的手足口病。

②除了服用药食以外,补充外热源也是好的方法。

我自己2014年10月初患重感冒,高烧39.8℃,即没有吃药和没有喝姜汤,只做汗蒸3天即痊愈。其他如洗温泉、埋沙(海边热沙)、电热毯、加热红豆袋、热水袋等等都可以用。传统温灸也是其中之一。最方便的还有热水。口含热水治好过我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


编辑:吴玥喆  素材:王鹏
 原创作者: 卢士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