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罡:学校建筑——成为课程·服务课程

 人到中年空间 2016-08-03


据古罗马建筑大师维特鲁威所著的现存最早的建筑理论书《建筑十书》的记载,建筑包含的要素应兼备用(实用)、强(坚固)、美(美观)的特点。维特鲁威的这一观点一直影响着后世建筑学的发展。时至今日,我们的建筑设计依旧以此为衡量标准。而学校作为特殊的育人场所,其本身应该具有的最显著的教育功能,在建筑设计面前却被弱化甚至是消弭。一所所学校拔地而起,它们是坚固的、实用的、美观的,甚至是豪华的,可是多数时候,学校建筑的教育意蕴在建筑设计师的图纸里却无从寻觅。陶西平曾经说过:“中国应当建立一门学校建筑学,从教育学的高度研究、改进现有的学校,设计建造出一批承载现代教育理念、具备现代教育功能的一流学校建筑。


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课程整合、选课走班、项目学习等在一些学校方兴未艾,在推进这些研究及实践的过程中,大多数人的视角均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校建筑在其中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教育技术的革新也扑面而来,微课、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3D打印技术等逐渐进入中小学校,但是大家同样没有意识到学校建筑需要作出的系统改进。由此,教育界与建筑界必然、也必须面对一个共同的课题:学校建筑何以成为课程并且更好地服务课程


一、学校建筑何以成为课程?

今天教育自身已经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革,但现实中对学校建筑的关注往往还停留在“房子”的认识上,虽然我们对“房子”的安全性、美观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抗震指数、生均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文化的外显性等,但教育核心要素对建筑的需求却并未多涉及。同时,学校建筑往往被看作只是建筑界与行政部门的事,教育学者、校长、教师与学生的集体缺席,导致学校建筑实践中呈现出毫无章法和因循守旧的状况。实际上,学校建筑不只是提供一个教育场所,学校建筑本身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建筑可以成为非常重要的隐性课程。


1
彰显文化意蕴:从学校建筑中可以获得丰富的体验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学校建筑必然附着学校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无论是借鉴徽州古民居的粉墙黛瓦马头墙,还是依据苏州园林的曲径通幽、别有洞天,亦或是取自山西民居的雕梁画栋、檐口见长,都代表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另外,学校建筑中所蕴含的学校历史、办学理念等,都是“这一所”学校建筑透射出的独有的文化。无论是地域的建筑特色,或是学校的建筑风貌,都会让身处其中的师生每天浸润其中,润物细无声地受到熏陶。


就像“空气养人”的北京二中那样,一砖一瓦、一花一木,一段历经沧桑的围墙,一棵伴随学校成长的老树,一张优秀校友使用过的课桌,都可以成为隐性的课程,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还将学校的雨水收集系统全部在地面和墙面上绘制出来,让学生可以得到直观的环保教育、科学教育。日本的许多学校将天花板上的水、电、气及弱电管线裸露在外,让学生可以学习和体验到许多建筑学的知识。笔者所在的安徽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利用学校建筑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建设了“数学步道”,师生共同研究建筑中的数学问题,学习数学中的建筑知识。


2
合理规划布局:学校建筑中可以提供人际的交往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生活,才是促其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学生要获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往的经验,学校必然要在建筑设计中提供这样的可能。学校在空间的划分上,要区分学生的个人空间、“家庭空间”(教室)与公共空间。尤其是学校的公共空间,在传统学校建筑中较受忽视,导致学生在学校中甚少体会公共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导致他们走入真实的社会后,往往无法遵守一个公民在公共场所应当养成的习惯。因此,屯溪路小学在进行新校区设计时,就在每2~3间教室之间设计了面积不等的公共区域,提供座椅、图书、视听设备等让学生在休息时间可以到这里与熟悉的或陌生的同学交流,真实体验人际的交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三小万柳新校区还在相邻班级中设置类似“客厅”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如何在社群中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学习。


3
提供游戏空间:学校建筑中可以获得天性的释放

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未来的学校建筑必然要更加适应学生的天性,有助于学生天性的释放。游戏即是学生的天性,是儿童成长的快乐通道,是儿童快乐的源泉,更是儿童的权利。那么,在学校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就必须给儿童提供游戏的空间。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就有一座滑梯爬网户外大型游乐设施,学生可以通过爬网格进入教学楼,这是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操场边上有一条长长的沙子铺就的“沙河”,课余时间,在沙子中摸爬滚打、嬉戏玩耍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屯溪路小学专门设置了游戏室,里面既有儿童喜欢的模仿医院的体验区,又有用木箱、水管制作的“长途电话”等,在游戏中,儿童的体能、智能、社交、情感、创意都能够得到发展。


二、学校建筑何以服务课程?

目前,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都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师生、生生之间组成学习共同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成为教育研究的方向与实践中的目标。课程和学习形式的变革对学校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建筑也必然要从为黑板、屏幕而建”转变到“为课程学习而建”


1
为“黑板、屏幕而建”的学校空间:限制了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

工业化时代背景下的学校强调控制、纪律、等级等,反映到学校建筑中就必然是整齐划一、布局规整。以教室为例,传统的教室设计千篇一律,黑板或屏幕一定是每一间教室的核心,所有的学生座位均朝向或围绕这一核心,秧田似的布局也更适合班级授课制之下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而对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则会有许多限制,形成许多不便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样的学校建筑正逐渐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得教师与学生不愿意去尝试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服务课程便无从谈起。


2
为“课程学习而建”的学校空间:适应真实的学习

笔者并不认为上一代学校(为黑板而建)没有指向学习,但是从所有的观察与实践得出,这样的学校空间设计大多时候只回应和关注了比较单一的学习方式,而不是真正从服务课程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适应真实的学习。屯溪路小学以新校区的“学习室”和图书馆设计为突破口,尝试探索学校建筑如何为课程学习而建。


(1)教室变身“学习室”

其一,扩大空间。我们尝试缩小学校建筑中利用率不高的空间,如合班教室、报告厅等,将有限使用的建筑面积尽量集中使用,用以增加每一间教室的空间。这样一来,生均建筑面积虽然没有增加,但日常学生有效使用的建筑面积却增加了(由“标准化”的60平米增至近100平米)。


其二,明确分区。教室不再以某一块固定的黑板或屏幕为核心,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将教室分隔成若干区域。有适合学生独立学习、摆放桌椅的“自学区”,这个区域的桌椅可以任意组合,适合学生合作学习;有适合学生围坐在地板上,共同聆听教师讲授的“共学区”;有适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区;还有适合学生个体学习、上网检索、教师个别辅导的阅读区;也有学生放置学习用品、洗漱饮水的生活区。这样的分区,回应了多种教与学的方式,努力让教室变成“学习室”。


其三,拓展功能。“学习室”也是“温暖的家”,让儿童在这里没有恐惧,放松、自如地成长。“学习室”里除了有跟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主题学习活动或游戏外,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图书、植物、小陈列、个人作品展……学生在这里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好奇心、探索的欲望、良好的习惯和品德,都能在这里得到保护、珍视和萌发;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2)图书馆成为“课程学习资源中心”

在屯溪路小学的“博雅课程”体系中,低年级的“主题综合课程”分为“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三个领域12个主题这些主题按一定的逻辑形成系统的综合课程体系。比如:“儿童与自我”领域中的“我上学了”“我换牙了”“我戴红领巾了”“我会写日记了”四个主题,都以儿童自身成长变化中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来进行表述;“儿童与自然”领域中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季主题其实包括了各个季节中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物、植物、气候、科学等各方面内容;“儿童与社会”领域的“温暖的家”“快乐的校园”“美丽的家乡”“祖国妈妈”四个主题,是按照空间顺序,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引导儿童由近及远地认识社会和他人。


依据这样的课程内容,我们将学校图书馆的一层设置为主题综合课程学习区域,图书摆放不使用常用的“中图法”,而是根据每一个学习主题的内容,各挑选放置300本左右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适合课程学习的书籍,供学生学习时使用。同时,我们改变传统意义上学校图书馆仅仅是藏书、阅读场所的单一功能,设置了两间课程学习室,让儿童的综合课程学习从阅读开始、在阅读中研究、让阅读始终伴随,再带着课程学习中激发出的问题再次深入阅读,让图书馆真正为课程服务,成为课程学习资源中心。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新校区图书馆效果图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校长)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