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技术是英国学者Karel Bobath和Berta Bobath夫妇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创立的疗法,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的方法,在康复治疗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995年国际Bobath 指导教师协会提出Bobath技术的定义:针对中枢系统损伤所致的姿势张力、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评定、治疗等的解决方法。 Bobath技术的特点:遵循人体发育的规律,制订的针对运动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特别是关键点的控制是此技术手法操作的核心;利用各种反射促进或抑制肌肉张力和平衡反应,增加运动功能;采用感觉刺激帮助肌张力的调整。 随着对Bobath技术的研究深入,其临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偏瘫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应及时进行康复治疗。Bobath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偏瘫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具体训练方法: 1. 床上训练:翻身、上下移动身躯、伸髋训练、上下肢运动、仰卧及俯卧位屈膝活动; 2. 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要求达到三级平衡,从坐到站起的训练,掌握中心转移,要求患腿负重,体重平均分配; 3. 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目的是为步行做准备,站立的平衡训练,能单腿负重,可进行起立床训练、坐位提腿踏步、上下台阶及患腿向前向后迈步等训练; 4. 步行训练:在扶持立位下患腿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髋训练,改善步态训练,上下楼梯的训练,平衡杠内行走、徒手行走等。复杂步行训练,包括肌力、耐力、稳定性及协调性的训练; 5. 作业治疗: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包括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方面。 Bobath技术主张按照正常个体发育顺序,利用感觉反馈输入,其训练基于人体的正常发育过程,由头到脚,由近端到远端。采用Bobath技术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小儿脑瘫是小儿最常见和最为严重的运动残疾,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Bobath技术是小儿脑瘫现代康复的重要方法,以神经发育、运动发育和姿势发育为理论基础,依据脑瘫患儿运动发育的异常性和未成熟性、脑的顺应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促进患儿建立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并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固定和发展,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Bobath技术训练内容包括:头部控制、躯干控制能力、坐位的控制能力、翻身训练、上肢支撑体重、步行治疗等。 1. 头部控制:促进头部向侧方的翻正反应、头部的回旋、伸展、抵抗重力; 2. 躯干控制能力:促进躯干仰卧位和俯卧位的伸展和屈曲以及坐位头与躯干的矫正反应; 3. 坐位训练:从俯卧位向坐位的转换、坐位的平衡性、坐位躯干的稳定与回旋,侧坐的稳定和姿势的变化; 4. 翻身训练:仰卧位翻身与躯干回旋运动的促通,完成从俯卧位向仰卧位的翻身; 5. 步行治疗:促进正常站姿,使用辅助器具,练习扶物下站起,增强立位平衡。 Bobath技术还可配合其他治疗技术共同治疗小儿脑瘫,如配合Vojta治疗技术并辅以高压氧综合治疗,临床效果很好。Bobath技术还可以配合针刺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比单独Bobath技术治疗有更好地疗效。 脑出血是神经科的一种症状疾患,病情多危重,死亡率高,大多进行手术治疗后仍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有很大作用。康复治疗以Bobath技术为主。 1. 进行体位训练:包括床上良肢的摆放位置、定时给予体位转换; 2. 实施四肢关节的被动训练:尤其是肩、手、髋和踝关节,活动顺序由近端向远端,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最大活动范围; 3.坐位及站位的平衡训练:坐位及站位的身体平衡,躯干前后左右旋转; 4. 床上翻身及转移:仰卧位翻身与躯干的回旋,从俯卧位向仰卧位的翻身; 5. 步行训练:平衡杠内步行训练和上下楼梯的训练; 6. ADL训练:如穿衣、刷牙、进食等。 一般在前3周以床上运动为主,第四周开始室内康复,每次40-50分钟,每周6次。 Bobath技术在其他疾病的临床应用也有许多研究,也有许多结合其他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其疗效较单纯的Bobath技术更为有效。随着对Bobath技术的越来越多的研究,其治疗范围会越来越广,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将更好地帮助患者功能恢复,尽快回归及家庭和社会。 张德清,王刚,何建永. 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年12月,28(6),612-613. 鹿雪梅,马素慧,窦娜. Bobath疗法在临床的应用.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年9月第13卷第5期.634-635.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塔长峰,王海燕,孔杰等.祛瘀生新针法配合Bobath技术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吉林中医药.2013年10月第33卷第10期.1054-1055. 彭化生,袁春兰.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2卷第2期.150-151. 陈蓉,胡治平,林铁琴.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分析.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第6卷第4期.661-662. 图片来源网络,鸣谢! 本期编辑:Aimee |
|
来自: 昵称34530898 > 《于建春文献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