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小功架 2016-08-05

吴文翰:“仁者乐出,智者乐水”的动静观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修炼太极拳的一个阶段。我们练习太极拳,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动静一如”“动就是静,静就是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明拳理,懂用法。也就是要明白太极拳的理论,懂得太极拳每一个招式的用法。

我们先理解一下太极拳的“动静”观念,也就是什么是动,什么是静?太极拳的动静来源于儒家学说。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意思是说,山是凝重的,能够厚德载物,包容万物,承载万物。这里实际包含着一个稳和静的问题。水是灵动的,能够流淌千里,波浪汹涌,也可以细流潺潺,就像一个智者,能够随机应变,智慧无穷。太极拳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动静相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要求。“动静相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实际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观念在太极拳修炼上的发展。这是我对太极拳动静的认识。

下面,我讲讲练习太极拳如何做到“动静相间”,也就是如何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首先要根据古典太极拳理论进行练习。练习太极拳要从心静、体松入手。武禹裏说:“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这是武禹襄对太极拳动静的认识。练太极拳必须用意识引导动作。要做到用意识引导动作,必须从心静、体松入手。李亦畲对这一点的论述就更为具体,他说:“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皆无定向,故要心静。”这里首先强调了心静。什么叫心静呢?就是不要妄动。也就是练习太极拳时,要定下心来,不要胡思乱想。能做到静,然后就能做到定:做到了定,精神就能集中,目的就能明确,就能精神专注地练拳,一招一式都能和拳势的技击用法相关联。做到了定,然后就能安。安,就是体态自然,从容不迫。安而后能够虑——就是能够思考——练拳以后,能够思考练拳所得,悟出太极阴阳。除了心静以外,还要放松。松和静是相关联的,身体放松了,心才能安静;心情紧张,自然身体也会紧张。练习太极拳,要由松入柔,积柔成刚,最后达到刚柔相济。这样,从心静体松入手,就能逐渐达到太极拳“动静相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状态。

其次,要用意识指导动作。武禹襄说:“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思是太极拳是用意识指导动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意在动先”。按照这个原则练拳,才能达到“意动形随”,“意到气到力到”。

第三,要做到“意气须换得灵”,要有圆活之趣。练拳的时候,我们的呼吸之气、内气、还有气势,都要随着拳势的变化,灵活自然地运行。太极拳是一种缓慢柔和的运动,练习时,要沉稳,不能浮躁、轻飘,要沉稳不浮,静如山岳;同时,内气、气势还要周流不息,动若江河,灵活自然。要做到“意气须换得灵,有圆活之趣”,必须从松静入手,这样拳势动作才能够沉着不浮,静如山岳;另外,拳势在不停地变化,又像水一样灵活变化,周流不息。这样,就能达到“动静相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境地。

具体来说,我们在练拳时,要从心静体松入手,始终贯彻“用意不用力”和“意在动先”的原则,用意念指导动作,才能做到拳势动作的沉着松静和灵敏善变兼而有之。比如,在走架(包括推手)时,要做到“六合对称,阴阳互托”。六合,是指上下、左右、前后来说的。太极拳要求“立如枰准,活似车轮”,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做到这个身法要求,我的体会就是要做到“上下、左右、前后”的六合对称。不仅要在外形动作上做到“六合对称”,没有凸凹缺陷的地方,意念上也要圆活饱满。另外,还要“阴阳互托”。阴阳,在这里是指刚柔、虚实、前进后退、左旋右转等等。这些方面都要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做到了“六合对称”和“阴阳互托”,才能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具体来说,练拳时,无论拳势动作如何变化,你的两肩和两胯要始终保持对称平衡,特别是像“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等动作,容易形成一个肩膀低,一个肩膀高的动作形态,要特别注意。

再有,脚下一定要分清虚实,并且要做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左右相系”,“互为主从”。脚下分清虚实,首先步法要合度,要根据自己的身高确定好适合自己的步型幅度。步法合度了,练拳时自然能做到周身上下动作协调。其次,两脚虚实变化时,要“移步重心定,落步重心移”,也就是重心稳定后再迈步,脚步落稳后再移动重心。也就是身体的重心的移动变化,要和脚步的移动配合协调。

另外,手一定要分清前后、主次。练习太极拳时,两个手虽然是一起运动的,但是,其中有技击含义,所以,手的动作一定要分清前后、主次、虚实。这种分清虚实,主要在意念上,意念在哪只手,哪只手就是主手,就是实的;另外一只手就是次手,就是虚的。手的运动路线不是直线,是螺旋形的弧线,要“圆转自如”,运劲如抽丝。

总体来说,我们练习太极拳,每个拳势动作,一定要做到眼睛有神、身法有度、脚下有根,要空松圆活,外柔内刚,不散不懈,不僵不滞;还要不抢不坠(就是手脚的动作配合不好,身到手没到,或者脚到身没到),不飘不毛(太极拳讲究轻灵,但是不能漂浮、毛躁)。太极拳动作缓慢,容易出现松懈、散乱、僵滞的现象,练拳要在松活、沉稳中表现出轻灵、敏捷。这样,才能做到周身内外一家,一动一静都有神情。这种神情,反映了练习者内在的神意。这种神意,要和外形动作统一起来;拳势动作,要和技击用法统一起来。这样,你就能逐渐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张全亮:动静是明阳的具体体现

任何拳术,都是由动静两个方面组成的,实际上,动静也是阴阳的具体体现。太极拳是一个包含哲理的拳术,阴阳哲理是它的指导思想。太极拳的阴阳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刚柔,虚实、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快慢等等,都是阴阳的具体体现,动静也是阴阳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练拳时处处都要体现出阴阳,也就是要把握好动静,虚实的关系。

太极拳处处都有阴阳,同时也是处处都有动静。整个太极拳都是由动静组成的,在动的过程中,都有静;在静的过程中,都有动。练习太极拳,要做到“动中寓静,静中触动”,这是对立统一的。动和静是不可分的,没有绝对的动,也没有绝对的静。具体来说,练拳时,起势动作和每个式子的结束,动作外形是静止的,它是动到极点后出现的静,而在静的同时,又蕴含着下一个动作的开始,这就是“静中有动”。其实,动静的变化,与阴阳的变化是相同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当其运动到极点的时候,就会物极必反,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也就是阳到极点而生阴,阴到极点而生阳。太极拳的动作也是这样变化的,都是从静开始,动到极点,动而复静;然后,静而复动。这样阴阳往复,动静不止地运动以至于无穷。

明白了太极拳阴阳动静的运动规律,我们在练拳过程中,就要把握好自己的动作,不能过了,所谓“过犹不及”。也就是每个动作在刚猛到极点时,一阴升起,你就要控制自己,不要走向极端;另一方面,静也不是绝对的,动作虽然静止了,但是,思想意识,气血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明白了这个太极拳阴阳哲理,就要自觉地按照太极阴阳要求去做,按照规律去运动,这样才能出功夫,才能健体强身。

在技击实战中,我们也要把握好动静之间的关系。盲目的妄动往往容易被人所乘而归于失败。但是,静而不动,总是处于守势,也会归于失败。太极拳的“以静待动”是听对方的劲,在对方的劲力一阳升起时,你可以把他的劲力扼杀在萌芽之中;或者在对方的劲力运行到顶点,一阴升起时,你可以顺势合力击发。掌握了这个规律,你在练拳推手中就能得心应手,恰到好处,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外形动作上的动和静,只是太极拳动静问题的一个方面,太极拳动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内意上的动静。太极拳意念上的动和静,虽然在外形上有所表现,但是,你是无法预测的,不像外形动作上的动静那么直观。比如说,我的脚有动作的意识,却没有动作的外形,同样能做到引化或者是打击对方。因此,练太极拳意识思想上分清虚实、动静,比外形动作上分清虚实,动静更重要。所以说,太极拳是意念拳,是纯以意行。在思想意识上有了动静、虚实的概念,你就能在练拳和推手中落实到行动上,做到得心应手,运化自如。

太极拳是传统文化,其哲学是老子的“水的哲学”。一潭水,表面是静的,可是有一点风吹过,水面上就会起涟漪。水的静也是相对的,它的动是随境成形,随圆就方。有人比喻“练习太极拳就像端着一盆水一样”,不能让水洒了。所以,太极拳的动比较好练,而静却比较难练。太极拳讲究“以静待动”,在静里面,有智慧,有胆量,有观察事物的能力;静能生慧,静中能捕捉战机。所以,我们在动静这两个方面当中,要特别注重静。

动静是阴阳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动静,阴阳的运动越细化越好,所谓细化,就是用意念、用思想,多从静处练习,要在安静、缓慢、放松中运行,仔细体会动静,阴阳的变化。这种练习方法对健身和培养推手听劲儿能力,都是十分有好处的。

拳论还说:“动即是静,静即是动。”其意思是说,静是从动中来的,没有动就没有静;反之,动也是从静中来的,没有静就没有动。动静是不可分的,静不过是事物运动的一种形式。从大的方面来说,人坐着不动,但是地球在动,人体内的气血在动,所以,静也是事物运动的一种形式。另外,动本身包含着静。因为动是从静开始,最后又归于静。动包含着静,静包含着动,它们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从小的方面来说,小到细胞,分子的运动,也都是动静结合在一起的。每一个事物都包含着动静两个方面,动而复静,静而复动;分到极小时,动静就混在了一起,这时“动就是静,静就是动”。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动静是不可分离的。所以,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赵幼斌:动和静的同一性

练太极拳之所以能引人人运,妙感无穷,又着运佳&的修身养性效果,是与它无时无处不做到“动静互济”的运动特质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认识“动和静”这对对立而统一的矛盾,对研练太极拳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它们的运动关系,实际上是个哲学领域的概念,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宇宙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态是动态的特殊运动形式,这是物质世界运动状态的共性和普遍性;静中包含着运动着的内质,动中也包含着静的内质,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动和静同时存在于事物中,事物是由动和静构成的。动和静存在于每一事物的始终,事物无时不动无时不静。练太极的全过程就是动和静运动的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一阴一阳谓之道”。其实,太极的阴阳符号本身已揭示了这一世间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一般规律和特殊现象。阴阳交替、动静结合是太极拳的本质特征。练太极拳,除了由许多不同的招式,通过动静开合的变化形态表现出它外在的一般运动形式外(比如练拳架),它还更讲究通过意念的指导,使筋骨、气血进行内外有机的配合,改善和提高自身潜在的知觉感应变化,还要通过实践来改善提高自身对外在复杂变化条件下的知觉感应变化(比如推手)。所以,“动和静”变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都是客观存在的。

大家知道,练拳时要意到气到、气到劲到,使意气劲完美结合,发劲时专注一方,就须做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比如要做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动就是开,静就是合。开时不但手足开,心意与之俱开;合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动则周身一家无处不动,并无散乱,尤须贯串;静则内外上下无处不静,神宜外感而内敛。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这就是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之谓,这是练太极拳的一般规矩,也是习武的普遍要求。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或曰“动就是静,静就是动”就有运动的特殊性,是矛盾中的矛盾。对练太极来讲,就存在有特殊的劲感内容,它的概念可以归结两个字:懂劲。

概要的说,杨式太极拳“运劲如抽丝”的动作劲感,就是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形象描述。练拳架要求速度均匀而连绵不断,练推手粘连黏随而不丢不顶,都是训练“懂劲”这种功能的方式。杨式太极拳老谱中有:“夫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就是动;觉就是感觉,感觉变化,其性属静。觉在动中求就是“动中有静”;由静而觉,由觉而变化就是“静中有动”。如推手,王宗岳论道“彼不动,己不动”,是听劲,是通过皮毛接触,由外向内,并由内向外的交感作用,起到“静中触动动犹静”高度灵敏反应的静态机能,才能达到“彼微动,己先动”、“因敌变化示神奇”的快速变化作用。而动态中能达到“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种不即不离、应物自然的状态,就是觉在动中求,“动中有静”。正如老子把天地间比做风箱,不推拉时不等于里面是空的,空气与推板相互静止存在。一旦推拉立即起作用,越是排除,它风量越大。原句是:“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这就是静和动相互依存而变化的关系。

“动就是静,静就是动。”既然“动和静”同根,都是运动中不同的表现形式,那么动和静就没有本质区别。静通过动而存,动通过静而显。如上述的“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和"“静中触动动犹静”就说明了“动就是静,静就是动”的同一性。静可以是动的起点,也是它的止点。同样动可以是静的起点,也是它的止点。如同一个点,它是圆的起点,也是它的止点。

总之,太极拳“动和静”的关系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具有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联结作用。动和静互为存在的前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关键是“动静之机”要从无中去体察有的存在,要从有中去领悟无的消化。如练一些桩功,看似简单安静,实质上可以帮助我们在练习入静的过程中,逐渐去体悟大自然给予我们和我们本身质体微观变化的信息,提升潜质,积蓄能量,培育灵感,从而带给我们精神和身体的养颐之福,这就是太极拳的动静之道。

梅墨生:关键在对“动静之机”的把握

动静的问题,是太极拳的重要问题。练习太极拳是身动,心要静。武禹襄说:“身虽动,心贵静。”其意思是说,当身动的时候,心要静;反过来说,身静的时候,气要动。也可以说,太极拳是外动内静,外静内动;虽动犹静,虽静犹动。只有这样练习,阴阳才能相辅相成。太极拳离不开阴阳,离开阴阳就不是太极拳。动静也是一对阴阳。武禹襄还说:“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其意是说,太极拳的内外动静总是相反相成的。拳论中还说:“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这是讲与人交手时的以静待动。从这些拳论中可以看出,动静是太极拳修炼中的重要问题。

无论是哪个流派的太极拳,都离不开对阴阳的把握和运用。而阴阳的运用,都离不开动静、虚实、开合、攻守、收放等等,可以说,动静、虚实、开合、收放是太极拳的纲要,它们是阴阳的具体化。太极拳是连绵、圆融的运动,其规律是由阴转阳,由阳转阴,周而复始,往复不断。具体而言,太极拳也就是动静、虚实、开合、收放的不断转化。太极拳每个式子之间有一个微小的停顿,几乎不为人察觉。这就是“虽静犹动”。在每一个动作的运行过程中,虽然肢体在运动,但是,心要静,神意要内敛,神态要沉静。这就是“虽动犹静”。当然,太极拳也有快练的方法,那是练习到一定程度以后,为了技击而采取的练习方法,但是,虽然动作很快,心还是要静。太极拳有定势,有动势,动势和定势的连接是连绵不断的。这种连绵不断,是内气、内劲、内意的连绵不断,也是动和静的连绵不断。这样,太极拳的动作就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尽管是连绵不断,但是式子之间有一个微小的停顿,这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具体体现。对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善于逻辑思维的西方文化看来,似乎难以理解,但是,了解了中国的古典哲学,对此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中国古典哲学就是在肯定中有否定,在否定中有肯定。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永远是辩证地看待问题。佛教思想进入中国,更增加了中国哲学的玄学色彩。这些都对太极拳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太极拳中的动与静不是截然分开的,这就有了“动就是静,静就是动”“动静一如”的哲学观念。

认识到动静在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性,我们就具体谈谈太极拳的修炼问题。太极拳练习的根本就是中气的修炼。中气分阴阳,阳不离阴,阴不离阳,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具体到动静的关系上,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太极拳的高明之处是外表是动的,内里是静的;外表不动,内里的内气、心意是动的。练习太极拳要求“意气须换得灵”,这样才能“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这里强调的是一个静。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外静内动,外动内静。我认为,动静和阴阳,是对太极拳最根本的解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也在讲动静:“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静之则合,就是定,也就是中定;动之则分,就是把中气达于四梢。武禹襄说:“神凝则气定。”气定,劲也就合住了。我们学习太极拳推手,除了要感受“随曲就伸、舍己从人”的柔化劲外,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合住。自己能合住,也就是“守住中土不离位”,守住中定,这既是指内气,又是指意念,还是指身形、劲力。当你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合住劲时,别人是很难打动你的。这个“合住劲”是静定。这个静定,是瞬间的静定,实际还是在动。太极拳的动是非常从容、闲逸的,太极拳的健身原理也就在于此一气定神闲,神意安舒。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太极拳功夫的练成一定是在松柔和空静中实现的。如果你用哪种肌肉紧张的练习力量的方式练习,是练不出太极功夫的。太极拳的劲是通过“用意不用力”练出来的。这就是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太极拳修炼中的体现。太极拳的哲学总纲就是“以柔为用”,“以弱为用”,是用与常人的思维方式相反的方法训练出来的。

动与静的修炼,还包括内在修为的动静,就是在内功心法的训练中,要有内在的动静训练。比如练丹田的开合,冯志强先生在他的混元太极拳中也讲内在的动静开合。什么是开合?开合就是动静。开,就是动;合,就是静。开合、动静是包括很多层次的。动静的问题就是体悟的问题,要通过身体的感悟,体察外界的变化,做到“知微见著”。道家的功夫都是知微见著的,都是在微茫、微细之中体察事物的变化。所谓“动静之机”的关键是“之机”,就是在动静的微茫、微细之处体察变化。我们练拳体悟的就是这一点动静之间的微细的变化。如果不体悟这一点,你是永远也摸不到太极拳的门径的。太极拳既不是在那里练习招式,也不是蹿蹦跳跃地练习身体外形动作,更不是靠什么绝招秘技来战胜对手,而是体悟“动静之机”的“阴阳变化”,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真正的太极功夫是很从容淡定的,以不变应万变,守住中土不离位,任你千变万化,沾上对方就能让对方处于被动。太极拳的特点是以弱胜强,以静待动,以逸待劳,以小力胜大力,由近控制远。

动和静,是太极拳最根本,也是最浅显,同时又是最深奥的学问。练好太极拳,一定要从身体的动静中,去体悟意气的动静,然后,在身与心的两个动静之间进行转换,慢慢体悟动静虚实的变化。所以,太极拳是微妙的功夫,是微茫的学问。如果不能体之入微,就不能领悟太极拳的妙处。你反复阅读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就能体会到这一点。动静是对阴阳学说的具体化,你真正体悟到了“动静之机”的微细变化,你也就离太极拳的大门不远了。

曾乃梁:心静体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

关于太极拳的动静问题,我想谈以下几点。

首先,“动中求静”是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所决定的。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圆活,才有可能做到“动中求静”,其他的剧烈、快速的运动方式,是很难做到“动中求静”的。所以,太极拳“动中求静”的要求是和其运动特点相适应的。

其次,太极拳之所以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就是由于它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运动特点所决定的。现代科学证明,缓慢、柔和、圆活、安静、舒缓的运动,也就是“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对健康长寿具有很好的作用。传统医学认为,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所谓养心,就是“动中求静”,求得安静、怡然的心态。另外,还要“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这样才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第三,“动中求静”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这个静是指思想集中、排除杂念、精神贯注、专心打拳。做到这十六个字,就达到了太极拳心静的要求。有的人打拳,杂念丛生,有的人打拳时和别人聊天。这些都没有做到心静,也就不会产生很好的锻炼效果。

在做到心静的同时,练习太极拳还要做到体松。身体放松和内心安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身体放松了,心情才能安静;心安静放松了,身体才能放松。如何做到体松?我认为要做到排除紧张、自然舒松、消除拙力、轻缓柔和这十六个字。

只有做到了心静、体松,才能为掌握太极拳的其他要领打下基础。心静体松,是练习太极拳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到“动中求静”“虽动犹静”。

第四,如何求静?静,不单单指动作上的静,还指意识上的静,就是在大脑安静的条件下,意识指挥你的动作运行。大脑意识上的放松、安静,是最积极的休息方式。比如,通过改变运动方式,能够使大脑的运动中枢得到休息——看书疲劳了,通过打太极拳等运动,能够使大脑皮层得到积极的休息。

心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意。太极拳是意念运动,要用意识 来引导动作。所以,心静是非常重要的。关于用意,在练习太极拳的不同阶段,其用意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初学阶段,意念的重点应该在记忆动作路线、规范动作技术和身法要领。中级阶段,要注重在动作技击用法上和劲力的运用上用意。第三阶段,要注重神意的练习,比如如何做到眼领手随,手领眼随等,要表现出太极拳的神韵。在不同的阶段,练习太极拳的意念不同,对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最后,练习太极拳要达到拳论中说的“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的高级阶段。这时,“动就是静,静就是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