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让西瓜贮藏时间长,看这里!

 笑大 2016-08-06

西瓜在我国种植面广量大,产量高,多集中在夏季上市。搞好西瓜的贮藏保鲜,延长供应期,可提高瓜农的经济效益,丰富市场供应。 

1.选择耐贮品种 

不同品种的西瓜耐贮性差别很大,主要是与品种的抗病力、对冷害的敏感性和本身营养物质含量有关。据实验,中育10号、丰收2号、新澄、蜜橙、浙蜜等品种较易贮藏,而早花、石红1号、苏蜜、中育1号、琼露等品种耐贮性较差。对冷害敏感,影响贮藏效果。冷害的症状表现为瓜表面有凹陷斑,初期约2毫米的小圆坑,以后逐渐扩展成不规则状,底部较平,边缘明显,移至20℃以上的温度下,凹陷部密生杂菌,严重时产生异味。 

2.加强田间管理 

西瓜贮藏期间的主要病害如炭疽病、疫病、褐色腐败病等,在田间即染上病菌。因此,应加强病害防治,减少田间带病,随时清除田间病蔓病叶,雨季防涝,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70%托布津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或灌根,每7~10天喷1次。对重病地块应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3.适期采收 

西瓜过早采收品质差,过熟的瓜易变瘘,均不耐贮藏。一般晚熟品种开花后40天左右,果实附近几节卷须枯萎,果柄茸毛脱落,果皮光滑发亮,用手弹瓜发出浊音,瓜已十分成熟,宜于即食。用于贮藏的瓜应适当提前,宜在八九成熟时采收。 

4.避免机械损伤 

西瓜在采收、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强烈振动、挤压等易造成损伤,入贮后极易腐败。果皮上的机械伤为病菌的侵入提供了通道。因此,贮藏用的西瓜既要避免表皮损伤,也要防止挤、压、摔和强烈振动,最好是在产地就地贮藏,避免过多搬动和长途运输。 

5.贮藏前防腐 

采下待贮的西瓜可用克霉灵、RQA等药剂熏蒸,能防止贮藏期发生病害。方法是将克霉灵药液按每公斤含0.1~0.2毫升的用量吸附在棉球或吸水纸上,分散放置于瓜的四周,再用塑料薄膜密闭熏蒸24小时。 

6.贮藏温度 

西瓜贮藏的适宜温度应根据栽培地区和贮期长短选择。在不产生异味的前提下,贮藏温度愈低肉质风味愈好,但低温易出现冷害,影响瓜的外观,降低商品价值。在低温下贮藏时间愈长,也愈易出现冷害。据实验,西瓜产生冷害的阈值温度:上海一带为16℃,北京地区为12.5℃,黑龙江地区在11℃贮藏不产生冷害。上海地区新红宝在8℃下贮藏15天即有40%的瓜出现冷害,贮藏22天100%出现冷害。因此,贮期短时间可采用较低的贮藏温度,以更好地保持品质,贮期在20天以上时,则应保持在冷害阈值温度以上。 

7.贮藏方法 

带叶沙藏 

在晴天早、晚或阴天选七至八成熟,无机械损坏、瓜皮完好的西瓜贮存。摘瓜时,在瓜蒂上留1-3片瓜叶,随即用潮湿的草木灰捏成小圆状糊在断截处,及时运回,运输过程中不要振动过大,以防损伤。贮藏前,先在贮藏室中铺7-10厘米厚的洁净细沙,将西瓜一个一个地轻放在细沙上,瓜上再覆盖一层沙土,瓜蒂朝上露出1/2,让瓜叶露出瓜面。每100个西瓜喷500克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后每隔7天喷一次,贮藏期可达15-20天左右。 

窖藏 

准备长期贮藏的西瓜,要在成熟前3-5天收获,未熟或成熟过度都不宜贮藏。选择晴天采收,采后进行“发汗”,即把西瓜堆成小堆,盖上麦草,放上1-2天,瓜皮脱水后,可提高耐贮性。挖一适中土窖,窖内制作瓜架,把瓜放在铺有麦草的瓜架上,只放一层瓜。贮存期间要定期查看翻转,以免形成疮病。 

筐藏 

挖一适中土窑,窖底铺放7-1O厘米厚的沙子,用筐盛装西瓜,共摆4层,贮存期可达50天左右。 

覆膜盖土贮存 

在背阳处的地面,铺一层青草,摆一层西瓜后再盖一层薄膜和一层10厘米厚的细土,可贮存西瓜60天。 

缸内贮藏 

用500倍高锰酸钾溶液,作缸内消毒后,在缸底铺3厘米厚的熟石灰,再将选好的西瓜分层放入缸内,缸口用塑料薄膜盖严,盖上木盖,可贮存西瓜30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