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运 河 赋 注册会员真实姓名 眭昕林 山下居士 壮哉,长城!伟矣,运河!中土大地椽书兮,乃巨人之撇捺;九州方圆凹凸兮,表山水之契合;海内版图经纬兮,虽天工亦难为;华夏原野纵横兮,见先民之戮力。 白云苍狗,沧桑嬗变,星移斗转,飞驹过隙。今到长城者已非好汉,而視运河者仍如往昔。碧流汩汩,舟船如织。处此肇始之城,立于浮图之上,感慨系之,欣然命笔: 斯河也,何其伟矣!独占宇内两最之鳌头,双连陆海絲路之发结。绿带飘逸,串八省之明珠;白帆往来,通五渎之广域。北国江南,化为一统;盛唐宏象,万国来朝,无不赖乎此力。 斯河也,何其美矣!日丽风清,杨柳拂岸,黄鹂婉转,稻香飘散。风樯速进,乃見船头浪飞;纤夫缓移,但闻号音穿越。燃灯佛塔(1),月晦凌云渲輝;立笔文峰,霞明平波染翰。临清舍利,灵收八表中天;杭州六和,波开河海汇激。柳烟曼舞,桃水涨春,芦花飞雪,霜落秋声,香灯昼夜,钟鼓晨昏,风铃唱梵,盛世遗珍,皆为此间大美矣。 斯河也,何起艰矣!昔吴王夫差争霸,遂开邘沟;后隋帝杨广南游,更挖通济。耗费亿缗,征夫百万,克时六载,毕功一役。河坂艰履,荷重负笈,无论寒暑,终臻力竭。河监凶残,逢怠便杀,哀鸿遍野,荒冢历历。土掩白骨,雨洒慄泪长河;水融红流,风传悲声两岸。麻虎入谣(2),至今乃镇小儿哭泣。 斯河也,何弥昌矣!通州皇城庄华,维扬楼台林立,汴梁清明上河,杭城烟雨邀月。鉴真东渡,鲸船由此启航;康、乾南巡,龙舟沿河检阅。碧水会澜,舳舮相接,北煤南运,市声鼎沸,南水北调,不舍日月。运河不语,迎送舟楫,天命如水,川流不息。 嗟夫!闻长城之立项,落运河之未得(3),申世界之非遗,须沿河之合力。此乃河润黎民之大觎,亦中华拥趸之夙愿。 呜乎!观先世杰作,唯来者是忧,借运河之灵,讴今人之歌。咏兮唱兮,赞历史之活流;映兮画兮,扬文化之载舟;鼓兮呼兮,葆绿水之青波;颂兮赋兮,推介吾侪之毌亲河。 注:燃灯佛塔⑴ 此处写著名运河四塔,即通州燃灯佛塔、临清舍利塔、扬州文峰塔、杭州六和塔。通州燃灯塔在运河最北端,此塔供奉燃灯佛祖,故名燃灯佛塔。奇怪的是三十晚上真的有灯在塔顶出现,据《燕山记游》载“盘山异记”:“每逢除夕佛灯出通州塔上,数千百光远绕盘山诸寺,至定光佛塔而止,或云塔中舍利光也”。另据《州志》载:“盘山佛光人皆见之,每除夕,山之云罩寺定光佛舍利塔与蓟州独乐寺观音阁,通州孤山宝塔皆有灯出,相往来,漏尽各返原处。”古诗云:“宗孙五六祖,天步十三登。杲杲天边日,长明劫外灯。”又一诗道:“万户人烟千仞柳,半空佛座一光明。金波影落东西海,玉垒云浮新旧城。支柱幽燕天半壁,翠微山对拱神京。”下句指扬州旧三十六景有“砚池染翰”一景,砚池即今荷花池,翰指文峰宝塔。 麻虎入谣⑵ 扬州童谣曰:“杨柳叶子哗啦啦,小霞睡觉要妈妈,妈妈说;不要怕,麻吾子来了我打它。”这是安慰,如小孩哭闹过度,大人会说:“再哭,麻吾子就来了”,这是吓唬。麻吾子是口语,也可写成麻虎或马虎,是当初大运河监工头麻叔谋的外号,由于他的异常残暴,人们将他恶魔化了。现在还把一种冬天拉下来只露两眼的老头帽称为麻吾帽子。 落运河之未得(3)此乃作于运河申遗前夕,现已申遗成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