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也能温脾养胃,和小肚子凉说再见 2016-08-07 一味甘草 炎炎夏日,高温酷暑,很多人都喜欢吃一些或者喝一些冰镇的食品,一解夏日的酷暑。但是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女性朋友,吃一些凉的,肚子就涨涨的不舒服,严重的还会肚子疼或者拉肚子。 对于这部分人,从中医角度看,大都属于脾胃虚寒,寒生气,热生风,所以脾胃虚寒的人吃一些凉的东西,就会肚子涨涨的。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的阳气都浮散在外面,而身体里面就会比较寒冷,这时候如果贪图一时的凉爽,进食寒凉的食物,就会损伤脾胃阳气,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原因,所以夏季最好不要贪图凉爽,吃冰镇西瓜,和冰镇饮料。 那么如果已经伴有脾胃虚寒的症状了,例如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等。可以尝试一些温阳健脾的药物,例如理中丸。如果你不愿吃药,那么我在这里给您介绍一个足浴方,通过泡脚的方式解决脾胃虚寒的问题。 在不同的季节泡脚会有不同的作用,“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祛湿除热;秋天泡脚,清肠润肺;冬天泡脚,丹田暖和”,在此推荐一个适合脾胃虚寒者夏季使用的泡脚方: 炮附子、党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10克,佩兰15克。本方根据附子理中汤化裁而来,取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附子温肾助阳,干姜温胃散寒,甘草和中益气,佩兰清热解暑、化浊降逆。诸药相合,温脾养胃,助阳散寒,解暑化浊。 操作方法:上药用水煎取汁400毫升,加沸水1500毫升,待水温降至38~40℃(注意水温不宜太热,以防烫伤)时,将双足放入盆中浸泡,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 在泡脚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的您注意的地方,例如时间不能太长,以身上微微汗出为宜,泡脚的时间最好是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避免影响胃的消化吸收,若您的皮肤有外伤者忌用此方法。 点击展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