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芝润斋 2016-08-08

夏日,满塘莲荷开,阵阵清香来。花朵淡粉嫩白,婀娜多姿,花香清幽四溢,沁人心脾。莲荷自古以来就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和追捧,他们写下了大量的歌咏莲荷的诗篇。翻开唐诗宋词,发现里面有许多赞美莲荷的佳作。如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李康成“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唐李商隐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杜衍 “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众多的咏莲诗篇中,宋周敦颐的《爱莲说》独占鳌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他赋予莲花高尚纯洁的的品格,一直以来为世人所传诵。因此,莲荷图案也就广泛地运用于建筑、书画、金银器、铜器、漆器、丝帛、陶瓷等领域。

最初莲荷纹饰的出现跟佛教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佛教艺术中,莲花代表着“净土”,并寓意吉祥,象征着“自性清净”,在寺庙的建筑物、莲座,佛像背屏、法器上等等随处可见莲荷纹饰。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莲荷纹饰出现在我国瓷器上面,则首见于六朝青瓷。不过那时多以简单的刻划莲瓣纹形式出现。南北朝由于佛教的兴盛,莲花题材装饰技法大为拓展,更为丰富,除了延用重线浅刻外,还采用浮雕、堆塑、模印帖花等多种技法。不过还是以莲瓣纹为主。(莲瓣纹以后另写)   到了唐代,一直作为瓷器主要纹饰的莲荷,此时已基本脱离了佛教的影响,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所喜爱的装饰题材

。完整的莲荷图案、水禽莲池图案开始以国画的形式出现在瓷器上。莲荷装饰瓷器的表现形式有缠枝莲、朵莲纹,把莲纹,鸳鸯穿莲纹,婴戏莲荷纹、鱼藻莲纹,还有莲荷和水草、鸳鸯、鹭等组成莲塘纹。

1 花叶经过美化变形的缠枝莲应用最广,数量最多,或繁密或疏朗,姿态万千,装饰性极强。从唐代至清,从不间断。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2 朵莲纹在瓷器实物中见到不是很多。莲花一朵,碧叶几片,简洁清新,意蕴无穷。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3   把莲纹一般出现明清瓷器上,莲荷几支,水草几许,扎在一起,以明永宣青花瓷和黄釉青花瓷中常见,清康雍乾也有仿永宣瓷一把莲的瓷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4 鸳鸯穿莲纹和婴戏莲荷纹,在民间美术中包含着对人类繁盛和繁衍的美好祝愿,有寓意百年好合白头偕老与繁衍生息多子多福之意。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5  鱼藻纹与莲塘纹,元明瓷器上经常见到。鱼儿肥壮,水草飘逸,鸳鸯或鹭欢然嬉戏,莲荷生机勃勃,蕴含着连年有余,一路连科等吉祥意义。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6 最富有艺术情趣的莲荷当属清三代彩瓷上的莲荷了。红莲绿荷,亭亭玉立,香远益清。花朵或娇艳或清雅,或含苞或盛开,荷叶或舒张或翻卷,或偃或仰,自有一番风韵。芦苇丛立,水草点点,湖水清澈,水鸟欢鸣,那画面俨然是一幅清新的工笔国画。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转载]历代莲荷纹饰的演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