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究解密之—官窑瓷器

 半是学海 2016-09-11

官窑与宋代其他民间窑口不同,如磁州窑等活泼、生动、富有民间气息,北宋官窑传送很少。传到今的少之又少。主要器物有洗,瓶,碗等。开大片。紫口铁线都是它的特征。胎体显后。且成黑色,淡青色釉,莹润温雅。而南宋官窑瓷器追求静穆、深沉、庄重的美感,以釉色取胜,大多数瓷器素面无纹,部分瓷器有少量的装饰。

(一)弦纹 弦纹最常见的装饰和特征之一。单独运用弦纹的大多是素器。弦纹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作为界栏出现的,是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可以说是轮制工艺的伴生物。因所用工具刃部的不同而呈粗细、凹凸、尖状、圆弧状。弦纹的装饰的形态有细弦纹、宽弦纹、凹弦纹、凸弦纹等。常根据需要单独或组合运用,有时也与其他纹饰相配合。最常见的是以一至三道弦纹的组合,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这种简单的基础装饰,既可以打破器物外表单一平板的静态效果,又可以作为其造型结构的一部分。

探究解密之—官窑瓷器

(二)莲纹 莲纹是陶瓷器装饰上常用的纹饰之一。佛教纹样,先是受佛教影响而盛,尔后佛教与玄学结合,慢慢改造成中国式的式样。我国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莲花被视为佛门圣花,莲花纹饰被广泛使用。隋代主纹饰莲花纹饰。唐代莲花纹趋于写实。到宋代佛教己经世俗化,莲花荷叶纹是宋代后采用最多。莲花纹分类。单枝莲荷缠枝莲比较少见,常用的是莲瓣纹。按莲瓣的形状,可分为尖头莲瓣、圆头莲瓣、单勾线莲瓣、双勾线莲瓣、变形莲瓣等。按莲瓣的分布方向,为仰莲瓣和覆莲瓣,采用凹刻和蓖划的方法装饰。传统的凹刻加蓖划的技法不能适应釉层的变化,因而凸雕和少量印花的技法在这时得到了发展。莲瓣以仰莲最多,形状多为底瘦、瓣圆、尾尖、出脊。莲瓣以双层莲花瓣居多,一层大莲花瓣中间夹有一层小莲花瓣尖,立体感强。

探究解密之—官窑瓷器(三)蕉叶纹 蕉叶在宋代作为瓷器瓷器纹饰,像定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都以蕉叶纹作为装饰。南宋官窑的蕉叶纹有两种表现技法,一种是将粗放线条刻划而成的蕉叶纹饰,组成重叠的叶纹。堆贴于器腹。另一种则为刻印蕉叶纹。

探究解密之—官窑瓷器

(四)回纹也可理解为雷纹形象的一种,回纹与雷纹同源同义。其形象是线条作方折形卷曲,形似“回”字。有单体间断排列的,有作正反相向成对的,回纹一般排列为二方连续式,俗称“对对回纹”,也有首尾相连作单向连绵排列的。南宋官窑重以釉色装饰,追求玉质效果。并发挥了人们数百年来追求釉装饰对瓷器美化装饰作用的愿望。创新的釉装饰纹(开片纹)以其似残非残的特殊形式,创新开创了一个新的意义。

探究解密之—官窑瓷器

历年拍卖成交记录

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

拍卖成交价格:1.1380亿

规格:21.9cm

南宋 官窑粉青釉纸搥瓶

拍卖成交价格:6752.75万

规格:22.5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