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去教师主导”和学习力构建的问题 ——关于“去教师主导”和学习力构建的问题 作者:听雨轩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ed52eef01018i3l.html?vt=4 1、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就有了“去教师主导”的思想。“去教师主导”首先是去掉教师的主导控制权力,不是一定要去掉教师的作用。“去教师主导”不是走向另一极端,而是去掉以传统教育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师主导地位和权力,去主导为指导、辅导,由教师为主改变为教师为辅。“去教师主导”,就是教育服务学生,教师服务学生。教师的“主导”与“指导、辅导”是完全不同的,地位权力有着根本的改变,“去教师主导”中教师作用的发挥不是靠权力,而是靠能力和服务质量。同时“去教师主导”下,教师不仅不能主导学生的学习,而且教师是否能指导学生,也不是教师理所当然的权力,不是学生必需的。教师是否能指导学生要看教师是否具备指导的能力和方法,要看是否被学生这个主人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强调自主学习中学习主导权、主动权和发言权在于学生,这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思想。 2、强调不是由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力。首先是去教师主导后学生才会有真正的自学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没有了教师的主导,可以有教师的指导和辅导(如果教师有指导能力和科学的方法的话),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构建会学的学习力而不是学会书本知识。现代的学习理念是学习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学习的方法可以来源于老师的经验指导,可以来源于学生自己的实践探索,可以来源于网络书籍中科学的研究和他人的实践经验,但学生的学习关键在于学生自己的实践探索,至于老师的主观经验指导也好,他人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也好,都是仅供参考,是外在的帮助,要有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才能形成学习力。学习力的构建不在老师培养,关键在还要建立在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基础之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像李炳亭老师说的老太太打麻将,让教育和学习自然的发生,而没有任何主观教育色彩(政治和功利)和教师主观教学的人为干扰。 学习力是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实践和探索,有学生天生的学习力存在,也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原理。因此学习力的培养不在老师,可以来源于高明的老师的指导,但不一定必须来源于老师,更重要的来源于学生自己的实践探索。只有从自身实践中来的东西,有科学的方法和验证,才是有用的,才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力。教育是一门科学,学习力是科学的东西,不能受制于老师的培养,学习力来源于老师自身之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也必须来源于学生的科学实践探索和创新。 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学生的学习都不能被国家的意志所控制,也不能局限于教师个人的主观思想、知识范围以及审美观价值观等东西。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学习理念下,让学习发生在一切可能发生的地方。 3、学习是一门科学,学习又是一种现代的社会理念,是世界观,学习力是科学学习理念下的方法论。学习力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构成的学习能力,是一种学习素质和学习智慧,是现代的学习思想和科学方法。 4、自主合作探究不是个人的学习方法,只是班级形式下集体学习主要是为了实现集体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与合作探究本身就有对立的方面,合作探究与独立学习的目标不一样,合作探究主要是实现集体共同的目标,而不是一个人要实现的目标;合作探究和独立学习的形式是对立的,合作探究不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一定需要合作探究。新课改倡导的是自主学习,是民主思想的体现,是学生的学习权力的体现。合作探究首先不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探究与否,要看学生个人的需要,而不是教师主导下的固定学习程序。从学生学习力构建的方面来说,合作探究不是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合作探究主要不是为了构建学生的学习力,不是为了学生的自主会学而是为了学生群体的学会;就像学生学习唱歌,集体合唱的形式只会产生南郭先生,是不利于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建的。所谓的学习中的合作探究形式大于内容,就像大锅饭的生产方式一样,不利于个人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力的发挥。 合作探究不是自主学习,是老师主导下的群体学习;合作探究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为了培养个人需要的自主会学的学习能力,而是为了达到集体共同的学会目标。合作探究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而是服从于教师主导达到共同目标的共同学习方式。就像集体合唱的唱歌方式,达到的是一种合唱的效果,而不是为了提高个唱水平有科学唱法的好方式。 目前,新课改热潮中言必谈小组合作的现象那样,实践中合作探究学习的诸多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空洞、没有实效的现状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