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一味招新护士了!真的会影响护理质量

 我的大脑袋 2016-08-09

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对护理结果指标有没有影响?答案是肯定的。近日,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护理科研团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研究结果可为管理者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提供参考。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中国护理管理》2016年第7期杂志上。该研究团队依托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于2015年对山东省121 家三级医院(包括10家按三级管理医院)进行指标数据采集,以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院内压疮发生率为因变量,以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与3个结果指标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工作年限≥ 5 年护士占比每增加1%,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院内压疮发生率3 个指标分别下降0.130%、0.396%、0.075% ;护师及以上护士配置每增加1%,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下降0.369%。

 

实际上,国外早有研究证实护理人员结构可影响护理的过程和结局,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条件。然而,我国对护理结构指标特别是护士人力结构指标的应用较晚。“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作为一项护士人力配置结构指标,是由国家卫计委医管所护理中心组织成立的全国护理质量控制中心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研究小组初次提出的,其定义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部门中,不同能力级别护士在本机构或部门所有注册护士中所占的比例,经过专家共识,推荐用工作年限、学历和卫生技术职称3 个维度来测量护士的能力级别。

 

分析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旨在让护理管理者除了关注护理团队的数量和规模外,还要关注护理团队的能力结构,并关注护士的结构配置对护理质量造成的影响。

 

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对不同级别护士配置的研究探索,可谓开启了一扇大门,其研究结果除了提示各级医院管理者关注护士人力的合理配置之外,也为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类似研究提供了经验。本研究中,发现不同学历护士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国外研究却与之相反。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研究指标的选取存在局限,一方面也不能排除国内本科护理教育或者说本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尚存在不足。

 

总之,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参考本研究的结果,将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监测指标,统筹管理医院护理队伍。不要一味地招新护士补充人力缺口,而应当放眼长远,合理规划护理人员结构,保障临床护理质量。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未来能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建立系统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平台,使更多医院参与到这一质量指标的收集与共享当中,为结构- 过程- 结果层面的动态监测提供更为有力的质量追踪证据。


本文摘编自《护士结构配置对护理质量结果指标的影响》,作者:李振香,王伟,张静,张玉曼,芦凤娟,马梦颖。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