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肝汤治胁痛

 紫荆88 2016-08-10

清肝汤出自《类证治裁》一书,由柴胡3克,当归9克,生白芍9克,川芎3克,焦山栀6克,丹皮6克等组成,功效清肝解郁,活血止痛,主治胁痛。方取柴胡疏肝解郁,清泄厥少之郁,具木郁达之功效;辅以当归、白芍、川芎补中有行,养中有化,以柔肝理气,活血止痛;山梔、丹皮清肝泻火,与柴胡同用,则清泄相兼,俾肝气得疏而调达,郁热得清而安宁,胁痛得止。

清肝汤实为丹栀逍遥散去白术、茯苓、甘草、薄荷,加川芎而成。去白术、甘草,乃恐甘味助湿,壅遏气道;去薄荷、茯苓,是防发汗、渗湿太过,耗津损气;加入少量血中气药川芎,以求气血双调。全方药专力宏,攻补相兼,符合“养肝而不宜伐肝”之义。用治急慢性肝炎、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肝脾肿大、肋间神经痛等引起的胁痛多效。

胁为肝之府,《灵枢·五邪篇》谓“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胁痛多责之于肝。肝性喜散而恶敛,主一身气机疏泄,凡寒热气血痰食,皆能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致胁痛。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气郁稍久,最易化火,若盲投辛香疏理,正如教揉缘木,必致偾事,故林佩琴谓“凡胁痛,药忌刚燥,以肝为刚脏,必以柔济之乃安

也”。肝主藏血,如肝郁气滞,每易导致血液瘀滞,脉络不通,故叶天士有“初病在经主气,久病入络主血”之说。清肝汤集疏肝、清火、活血于一方,标本兼顾,用治肝郁胁痛,最为适宜。

临床用清肝汤,每在辨证基础上加入行之有效的药对,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如肝郁化火,两胁灼痛者,加木贼草、钩藤;气滞甚于血瘀,两胁胀痛者,加青皮、香附;血瘀甚于气滞,两胁刺痛者,加川棟子、延胡索;血瘀成痛瘕,肝脾肿大者,加牡蛎、丹参;肝血管瘤、肝囊肿之胁痛者,加王不留行、炮山甲、莪术等。

江某,女,40岁,右胁胀痛有年,多次查肝功能均正常,患者面色晦滞,性情急躁,胁痛波及背俞,月经愆期,色紫不畅,舌紫苔薄黄,脉细弦。曾服疏肝剂百余帖,效果不显。肝郁化火致瘀,方用清肝汤加钩藤(后下)9克,木贼草12克,川楝子9克等。服药1月,胁痛见平,月经亦按时而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