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肿瘤医学论坛 2022-06-16 发布于广东


应用方案
1
术前准备方案
术前沟通  

术前与患者详尽的沟通,让其明白治疗目的、手术方式、预期疗效以及可能发生的不适及应对措施,可以使患者放松并配合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取得最佳的疗效。

术前禁食与术前营养  

加速康复外科(ERAS)主张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前6小时内禁食固态食物,2小时内禁水。对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患者,营养不良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ERAS提倡术前给予口服营养补充(ONS)或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肠道准备及导管留置  

ERAS不主张在恶性胃肠道肿瘤术前行机械性肠道准备,因为其可能导致患者(老年患者尤为明显)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尽可能在麻醉成功后放置导尿管,除低位直肠癌术后以外,术后早期(1~2d)便可以拔出导尿管。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ERAS建议胃肠道手术患者应在术前1h内输注单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若手术时间较长,可以在手术进行4小时后补充一剂。
2
优化麻醉方案及微创手术方式
优化麻醉方案和镇痛方案 

 ERAS主张采取使用短效麻醉药物的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ERAS采用多模式及尽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优化镇痛方案,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促使胃肠道功能恢复。

微创手术方式  

根据胃肠道肿瘤位置、大小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尽量采取微创手术方式。尽可能做到腹腔镜下精确的锐性分离,操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和挤压周围组织,采用可吸收缝线做切口皮内缝合,不用拆线可缩短住院日。

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  

术中适当控制液体输入量,速度控制在3~5 ml/(kg·h),如果血压达不到要求可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避免水钠潴留,致使外周组织及肠道水肿。

腹腔引流管 

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应避免使用腹腔引流管,以减少腹腔引流管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3
术后治疗措施
充分镇痛及早期下床活动  

ERAS采用多模式及尽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优化镇痛方案,积极鼓励患者从术后第一日便下床活动,循序渐进达到每日制定的活动目标。

早期进食及营养支持  

ERAS主张在术后12h后,若无恶心、呕吐不适,可饮少量温盐水,并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增加摄入量,不需要等到肠道恢复通气功能再进食。术后次日可口服全流质饮食,不足的热卡可肠外营养补充,一旦口服量达到生理需要量便可以停止静脉输液。

血糖控制及肠道刺激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发生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相关,将术后血糖控制在平稳的范围内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适当应用液体石蜡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口服三联活菌保护肠道微生态,减少肠道菌群移位。

循证医学证据:在中国

1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既往Meta分析研究表明,通过改进围手术期一系列措施,ERAS可显著减少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并降低术后并发症。ERAS采取术后早期进食可以维持肠道菌群及肠屏障功能;早期下床活动可减少术后肺功能不全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微创手术可减少50%切口并发症。
2
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治疗费用
ERAS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表明患者康复更快捷,使得患者回复正常生活的时间显著缩短。研究发现ERAS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缩短约3天,住院费用约减少2850元。
3
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
ERAS中鼓励患者在胃肠道手术后第一天就开始缓慢进食少量葡萄糖盐水,逐渐增加剂量,到术后第4、5天可以进食半流质饮食。Meta-分析发现ERAS组与对照组比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约1天。
4
ERAS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预后
麻醉方式与NK细胞、细胞免疫以及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关,其原因可能是与优化麻醉方案中吗啡使用量减少和患者内分泌应激反应减轻有关。但是,ERAS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还需要长期大样本的研究结果验证。

有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虽然已经发表不少胃肠道恶性肿瘤中应用ERAS相关临床论文,但是符合循证医学有关研究质量标准的高水平论文并不多。在现有研究中,经严格筛选达到可纳入Meta分析的 RCT 仅占已有研究的 11. 6%。对于评价ERAS是否能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结局,现有研究的样本量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另外,对于其他类型手术ERAS是否也可起到改善结局和降低费用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