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虚实 开合太极

 五半人 2016-08-10

许多人习练太极拳多年,虽然下了不少工夫,却因为不得要领,收效不大。近年来我在教拳之余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一度被“太极十年不出门”的传统观念困扰。经过反复思考、回顾、搜索自己修炼拳学的切身体会,加之在部分练拳有年却长进不大的学生身上试验,找到了加速功夫长进的切入点---重新认识开合,勇于提升自己,高屋建瓴,把复杂的周身开合逐步简化为“手脚开合”。
太极拳运动,无非开合二字。“开合虚实,即为拳经”,“一开一合,拳术尽矣”。
纵观太极拳中的各种阴阳关系,如上下、前后、左右、起落、屈伸、往来、刚柔、虚实、卷放、蓄发……之中,无一不含开合,时时须开合,处处有开合。从基本功的顺逆缠丝劲,到拳架中的各个拳式,再从推手到散手,无一不以开合贯穿其中。一开全开,意气神形俱开,一合全合,意气神形全合。既能开之再开,也能合之再合。而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相寓,达到阴阳互济,参悟太极拳真谛。太极拳乃开合拳也。
细观太极拳中身体各个部位和各种劲别,无论取其定势还是动势,无一不是以开合论之。
开劲。开劲有手开,臂开,肩开,胸开,背开,胯开,膝开,足开,以手开和足开为最多,最显于外。开时不仅手臂开,更须用腰裆之力,加之意气,称为一开俱开,方为真开。也有手与足开,手与身开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有一合必有一开,有一开才有一合,有多少合劲,就有多少开劲。“一开连一合,开合递相承”。开足了须合,合够了再开。开属方劲,为呼,为放,为发。
合劲。以总体而言,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此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以左右而言,双手相合,双肘相合,两肩相合。以上下而言,左手合右足,左肘合右膝,左肩合右胯,右三合亦然。以进退而言,左膝合右胸,右膝合左胸。以劲别而言,棚是两前臂合住劲,捋是双手一顺一逆合住劲,挤是手掌与另一前臂合住劲,按是双手合住劲,诸般合劲,不可胜数。总之,有一开必有一合,有多少开劲,就有多少合劲。合属圆劲,为吸,为提,为蓄。
在学会基本缠丝劲后,如果以健身为目的,可继续照旧练习,对于前边所述关于开合的要求,在练拳架时可以慢慢领会,顺其自然,能修悟到哪个层次都无关紧要。如果是以修炼太极拳增内劲,长功夫,那就不能过久地在这个层次徘徊,应该果断进入“开合”的修炼。
拳架中的开合内容有:双足的开合、双膝的开合、裆部的开合、发劲时的开合、运劲时的开合、进退时的开合、定式时的开合等。又如具体到某一拳势的的开合有:懒扎衣的左右开合,白鹅亮翅的上下开合等。这些开合基本要求既符合技击的技术要求,又能符合人体结构所形成的运动规律与自然习惯所以,能够学会这些开合,达到一般水平不是难事。如果有名师指导,一般有半年的有效时间即可基本掌握。
到了这个层次,我们应该果断地提升自己,站在高层次对待拳中的开合。像在学校读书一样,许多中学没能理解的知识,到了大学没再专门的学习它,反而能自然理解,这就是提升的结果。有些所谓的老师给学生看拳,只会说人家没合好劲,让人家一头雾水。千万不能听这些误认的指导,这会让你永远在初级水平徘徊。
拳中每一势甚至每一动都是技击方法,整个拳架中的技击方法千变万化,不可胜数。但是,这都不外乎两手相吸相系、长短手相互补救、首尾相互照应。这无数的技击方法都是靠手脚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所以拳论云:“上面手如何运,下肢足如何运,上下相随,自然合拍。”“手指领起周身运动,足随手尤其紧要。”“上下相随入侵难。”一位伟人曾说“纲举目张。”如果我们以千变万化的技击方法为“目”的话,那么这个“纲”就是“上下相随”。“上”指手,“下”指脚,“相随”则是通过“开合”来完成,所以“上下”相随可以理解为“手脚开合”。“手脚开合”是周身各部位开合的延伸和有序化的外在表现,“手脚开合”足以统领全身的开合。通过专注手脚开合,进而达到周身开合,这是一种在以内催外的基础上,进而以外引内达到内外兼修的修炼方法。这种练法是在一定基础上把复杂的周身开合问题简单化为专注手脚开合,这对于增内劲长功夫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说是缩短了练功周期。
更多太极资讯请关注:中国国际太极拳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