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太极拳“∞”运行方式的原理(上)

 tjboyue 2016-08-11
编者:顾新法先生分析龙武与陈小旺两位顶级高手推手的文章,让不少网友很感兴趣,大家希望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现发表顾新法先生撰写的《揭秘太极拳“∞”运行方式的原理》以飨读者。分上下两期刊出。题图为顾老师在美国讲学
顾新法老师
太极拳实战讲究以势赢人,实际就相当于“仗势欺人”。双方在推手时,一方虽然力气大于另一方,但是不掌握太极劲法,一旦失势,无从对抗,造成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如同古战场上甲方兵强马壮,乙方虽然力量薄弱却占据了山上有利地形,待对方进入狭窄山谷,乙方从山上向下放滚石檑木,此时,甲方虽然比对方战斗能力强,但是他只有被打,无还手之力。由此可见,双方对垒,取势的重要性。
太极推手实战的占势,虽与作战方式不同,但道理一样。首先要明了对方进攻的意图,当对方推来, 我用手臂与他打来的部位接触,运用“粘、黏、连、随”的方法感知和掌握对方力的动向,将对方来力在运行中化解并引向背势,然后进行反击。这个 过程都是在太极拳 “∞”运行方式中运用内功技法来进行的。
一、太极“∞”运行方式的内容
1、太极拳“∞”运行方式的理论根据
对照太极图,以双脚之间的横向距为直径,画一个圆为底盘,它代表了太极拳在定步时的运行范围。圆底盘上的“~”轨迹恰恰勾画出一对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阴阳鱼形,鱼的图形和黑白颜色表示身体重心在双腿上,为一虚一实。圆盘的这条 “~”曲线是两侧对称的分界线,代表 “虚、实”是互变的,表示随身体渐渐移动,支撑重心的腿由实渐渐变虚,同时,另一腿则渐渐由虚变实。圆底盘中间的这条“~”分界曲线还代表,双脚为支撑点,我腰腿胯将身体身体重心则在此圆中沿着正“∽”或“反∽”(“~”)路线移动时的运行轨迹。其两侧的大小相等阴阳鱼形还表明,身体在移动中用旋转劲调整着身形,保证身体两侧的对称运行,以达到身体平衡、中正。太极图的黑鱼白眼、白鱼黑眼,则表示,重心腿为“实中含虚”,虚腿则“虚中有实”,这就要求支撑重心的实腿“不全然占煞”, 虚腿“不全然无力”,要求双腿曲蓄有余,为太极“∞” 往复运动留下了回旋余地。太极图显示了“一阴一阳为一太极”。那么,一正“∽”与一反“∽”(“~”)相合,组成了一个 “∞”形,它表示完成了太极拳运行的一个往复周期。从而创建了以“∞”符号代表太极拳的运行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太极拳实际应用上,身体内的“虚”、“实”变化是交织互动的。不像示意图那样泾渭分明,但也绝不是混淆在一起的。不谙此道,就会因概念上的公式化,练成机械式动作,运动中出现全身紧成一体或松懈现象。
当我们将一枚硬币,立在桌面儿上用手一捻,使其旋转起来,此时会看到硬币中间出现一条明显的中轴线,硬币围绕着这中轴垂线对称旋转。这种现象证明:物体可以在对称的转动中得到平衡,物体的重心垂直于支承点,得以稳定。当物体重心倾斜而偏离中垂线时,就开始失稳,一旦物体斜坠的重量,超过它的支承能力,就会跌倒。
人也如此,其区别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当感觉到身体要偏斜时,能够及时调整身形,获得平衡。如果人的双脚把住地不动,让身体转动,当转到一定幅度时,就自锁,不能再动了。这是由于人的双脚着地,不同于物体以一个点接触地面转动的缘故。
2、太极拳“∞”方式的运行模式
太极拳是遵循人的生理结构的运动。“∞”图形仅是太极拳运行方式的一个示意图,太极拳是从头到脚乃至四肢百骸全身运动。在意识支配下,丹田内劲为动力源,促动腰带动胯、腿……各部,在虚实变化中全身圆转运动。具体的运行过程是,双脚站定,膝盖微屈,松腰落胯,立身中正,全身放松。当身体从左向右转动时,左腿渐成箭步(到膝窝微弯为度),右膝成弓步(以膝盖不过脚尖为度),此时,右腿成为支撑身体重心的实腿。
“往复要有折叠,进退要有转换”,为了保证身体沿着“∞”路线连续运转,需要将身体重心再移回左腿。支撑身体重心的右腿在腰胯的配合下,顺时针旋膝转踝,使身向右侧后转摆到折叠过渡;劲从右脚外缘小趾处,碾转地面至右脚跟外侧后,再向上绕小腿里侧,经右大腿内侧至右胯,右胯在拧转中传到左胯前侧。右腿渐渐变成箭步(但大小腿不可挺直),左腿为弓步。这个运转过程,将原支撑身体重心的右腿,经过右折叠,使身体重心沿“~”路线移向左腿,面转向左前方。当然,身体为了连续转动,重心移到左腿后,身体还要继续向右回返运行。支撑身体重心的左腿在腰胯的配合下以左脚为轴,逆时针旋膝转踝,使身体左螺旋转动至左侧后,在转摆中折叠过渡;劲从左脚外缘小趾处,碾转地面至左脚跟外侧后,再向上绕小腿里侧,经左大腿内侧至左胯,左胯以拧转劲传到右胯前侧。使左腿渐渐变成箭步,使右腿为弓步。这个运转过程,将原支撑身体重心的左腿,经过左折叠,使身体重心沿“∽”(反“~”)路线又移回右腿,面转向右前方。这样,一往一复的运行路线连在一起,正是个“∞”形路线。左、右折叠往复运行方式相同,唯方向相反矣。这样,太极拳以“∞”形运行方式解决了人在双脚踩地转动中的自锁问题。
辩证地讲,这种运动是在腰的主宰下,以旋腰转胯的扭转劲撑开双腿,左、右腿依序交替旋膝转踝,利用脚碾转地面产生的作用力,促动双腿经胯,在互推互挽中进行一正一反运转,导致了身体重心经胯、腿在双脚间,沿“∞”路线往复运动。这种运动产生的螺旋劲,再向上返回腰部,通过腰的传导,造成身体左右螺旋运动。螺旋劲将全身旋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形成了太极拳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的运动。这也是“对立统一”法则在太极拳运行的体现。
为了明确运劲的程序,可形象地比喻为,人的下肢按 “∞”轨迹运行为公转,“附”在其上运动的身臂为自转。当身体右转时,右臂掌顺缠而左臂掌逆缠。当身体左转时,左臂掌顺缠而右臂掌逆缠。
太极运动包含“相反相成”的哲理,如同齿轮的啮合运动,轮齿在互反向力的对斥的咬合中造成机械运动。这类似于,当身体重心从左腿沿“∽”(反“~”)路线移向右腿时,支撑身体重心的左腿相当主动轮进行逆时针旋转,经过胯的传导,推动被动轮右腿,顺时针旋转,随左腿渐渐变虚,右腿渐渐变实,重心移至右腿。经过右侧折叠回转,身体重心从右腿沿“~”路线返回左腿时,支撑身体重心的右腿为主动轮,仍继续顺时针旋转,在胯的配合下,推动被动轮左腿,逆时针旋转。右腿渐渐变虚,左腿渐渐变实,将重心移至左腿。双腿在胯的传导下,一直保持左腿逆时针旋膝转踝与右腿顺时针旋膝转踝依序运转,通过身体各部虚实变化的配合进行折叠往返,使身体重心沿“∞”路线往复连贯运行。从运行中可见,“∞”实际运行轨迹是立体的。全身随腿、胯沿“∞”路线运行,进行由后向前、由左至右、由上往下并依次交替的全方位的边转边摆运动。身体运转与机器有本质区别,太极拳是在意识主导下,可据需要随时变化“∞”运行轨迹的幅度的大小和扭转角度,同时,运转中松开的身体各部自行调正身形,达到平稳运行。
3、太极拳的“∞”方式使内劲连绵不断运行
当重心从身体一端,经过折叠,移向身体另一端的运行期间,内劲沿着太极拳的“∞”运行路线运行,通过虚实转换依次将节节松开的身体各部节节贯穿。在缠转中,实腿一侧的胯骨缝渐渐打开变为虚腿,促使另一侧胯骨缝隙渐渐合拢变为实腿,乃至劲传导到脚掌外缘小趾处,经过螺旋碾地使脚掌小趾部位由实渐渐变虚导致脚跟渐变实的过程中,将内劲传导过去。这种运劲方式,身形必须按照太极拳的要领做到位,全身松、整、圆、活,无一处凸凹、无一处呆滞处,内劲才能遵循 “∞”运行方式的路线在体内连绵不断运行。
太极拳盘架子时,要做到精神专注,意气相合,在心平气和的舒缓平和状态中运行,可感觉到,内气随细 、慢、匀、长的呼吸而动,身体犹如一个鼓荡的气囊,气在其中顺畅伸展、迂回,气推身动,身领气行, “无微不至”。身运进时, 气把掌指撑展,身退返时,臂掌随之委婉回旋。身形飘逸中含“抑、扬、顿、挫”。全身心陶醉其中,神气凛然,心旷神怡,超脱之感油然而生。这样慢练太极拳,是精神与肌体的享受,身体在气血循环中得到了保健,情操在大自然的沐浴中得到陶冶,太极意境悠然自得!
太极拳动中寓静,静以养心,动以养身。从慢练中将身形调得合乎要领,在运转中感觉劲路的去向。在静中体悟“恬淡虚无”,在动中领略“精神内守”。在太极拳的盘架中,动作先后有序,有条不紊,准确到位,练出从容不迫的习惯。太极慢以养心,动以养身,练出太极拳似松非松,似展非展含蓄的柔整架,每一动都是全身上下相随,整体运动,这也是太极实战的基础。
“慢不断,快不乱”,在规范要求中练出运行自如。当练到内气充盈时,气场会很强,灵敏度极高。在实战中,与人搭手,很容易感觉到对方的动态。我含机以待,只要对方力一出,即能随之进退,顺彼力连拿带打一气呵成。当功夫上身后,意识一动,内劲通过 “∞”的传导方式可瞬间到位。
在美教授洋弟子
二、太极拳 “∞”运行方式在实战中的应用
1、太极拳 “∞”运行方式在推手中的体现
太极定步推手的运行的范围是以双脚为界,全身以“∞”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弧形运转。身臂是在腰统领下随胯、腿沿“∞”运行,双腿旋踝转膝的幅度决定了承载在腿胯之上身臂运转的范围和运转角度。
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不允许出现前俯后仰和左右歪斜状况,以保证身体内气通畅,运转灵活。并避免身体倾斜造成重心失稳,被人顺势发放。运用太极“∞”运行方式,身体配合腰、胯、协调运转,使身似立柱,随腰、腿、胯进行起落、左右旋转、进退运动。太极拳将千变万化招式中所含的劲别,归纳为掤、捋、挤、按、 采、挒、肘、靠八种劲法和进、退、左顾、右盼、中定五种步法,通过阴阳之术融入到太极“∞”运行方式中。懂太极劲法,虚实变化得当,招式才能发挥作用。
为了便于说明太极劲法的相生相克,特将四正推手的关系“简化概括”为:“掤生捋,捋生挤,挤生按,按生掤。”和“掤克按,捋个克掤,挤克捋,按克挤。”比如,当对方用右掌向我胸口推来,我通过“∽”(反“~”)路线将身身形运到位,同时用右臂从侧面掤住他来臂,以其中的横劲化彼打来的竖力。我顺势用右臂腕部“黏”住彼来臂变捋。右腿顺时针折叠,沿“~”路线回身向后“坐”,成右虚步。以此类推,太极各个招式的劲法是与“∞”运行融在一起的,不可割裂。运用中,每一个劲法都需要全身各部配合,据对方力变化随时相应而变的综合劲,所讲相生相克的劲法仅是具体体现。用劲法取势赢人,无招胜有招,实为通过双方接触部位“有感”的下意识的动作反应,劲到自然成。为表达清楚具体运作过程,在下一节,再做详细论述。
太极拳在“∞”运行中,全身各部协同运行,欲左先右,欲前先后,相互依托,整体为用。劲至形到,绝无一处身体局部用力动作。
太极拳的“核心“是丹田内功,内劲源于内功,通过运练再增强内功。内劲通过太极“∞”运行方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气到劲到。
太极劲的“∞”运行路线在腿、脚、胯之间,其作用劲传导至全身各部。在推手中“∞”运行弧的旋转角度和方位是随着需要,按照意识变化的。做到,上下呼应,左右相系,脚、膝、腿、胯的动作又依据身体进、退、快、慢的需要而动。
2、太极拳 “∞”运行方式在实战应用的过程
当对方站定用右手向我身推来来,我用右臂从他右臂侧面切入相迎,将他推来的右臂缠挂至我右臂外,我用右臂腕部掤住他臂,以不脱离为度。这些动作表现在右臂上,而其运行过程是,随我意识反应,腰向右转,左腿撑展,右腿成弓步,造成身体右转向前进,带动右臂掌外旋至掌心斜向上,左掌内旋下按左胯旁,全身完成一个“∽”(反“~”)路线的运行。这个运行劲使我身体的重心从左后移到右前端,其劲由下向上催进。随即,我借化解彼打过来所留的余力,利用右臂腕在撑转彼臂侧产生的反作用力,促身向右回转,身体变成右螺旋带动右臂掌变为内旋,左臂掌变为外旋。我右臂在螺旋劲的转动中以碾转彼臂产生的摩擦力,“粘”带彼臂,导致彼身向后仰。彼要回正,必须向前给力,我正好顺势身向右转,带右臂腕滚转中“黏”住彼臂,将劲渗透到对方着力部位以导引其臂而动。并在如此接触中“听力”,随时感知对方力的变化。这样,我右臂“连”着彼右臂转至右后方,右腿撑碾地过渡之劲,右脚为轴顺时针折叠时,使身上下对开,左右对旋”;即右腿的拧转劲造成身体的重心沿“~”  路线移向左前方移动前,形成胯向左开而身向右拧,形成身体左侧向右前扭而身右侧向后转并向里拧身回缩,此举,化中蓄劲,还给彼身引进落空留出空挡。运行中,右臂随身右螺旋劲的趋势是转向下方的,正好将彼臂牵身向前倾。我右掌如含吞吸之劲,虎口顺彼右臂进螺旋劲缠紧彼腕,右掌内旋使拇指右下向上的驳劲与四指捻压劲扣住彼掌背,我左掌外旋中托住彼肘,利用右折叠时的转身劲,全身拧转助我双掌一正一反,在将彼右臂别挺成杠杆,带彼臂牵动其身。这整个过程,我运用 “∞”连绵不断运转中产生的先向上进再向后转摆中下落的“来回劲”,带动彼身先起后落,借彼来力将彼身引进落空,导致根起桩活,在身体失稳时,用“捋”劲,把他从我身右侧放出。(待续)
老照片:顾新法与津门老拳师张烈切磋拳技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侪辈共担此责,诚邀您加入“武谈”,从今天开始,让改变成为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