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议论文写作训练中的“道”与“术”

 Purefact 2016-08-13


作文训练应有“道”有“术”。


道,指精神引领——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命,激活人生。术,指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运用积累,形成风格。二者不可偏废。道,有助于有境界有悟性者保有灵性,提升层次;术,有利于庸常者训练思维和语言,保证基本的写作水准。


我个人比较喜欢作文小段训练。原因有三:一是训练针对性强。相较于综合性的大作文训练,小段训练的目标指向性会更单纯更明确。二是表扬覆盖面能更大。印发优秀作文时,一个班通常只能涉及两三位同学,受表扬受激励的同学数量有限,而小段训练只有几百字,学生完成时出纰漏的可能性降低,出优秀材料的可能性增大,一个班一次表扬十来位同学都有可能。三是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大作文评阅周期较长,作文拿到手时学生可能已感生疏,而小段两三天就可完成批阅,迅速反馈,弥补了大作文训练的不足。


高中生学写议论性的文章,通常有这么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腹中空空,没有积累;二是乱贴标签,言不及义;三是质木无文,面目可憎。相应的,我的训练要给出材料,在训练过程中实现对思维和语言的训练。


首先是挑选训练材料的问题。这是价值观层面的东西,非常重要。(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吐槽我遇到的各类题目中的价值观。)


明人项穆在《书法雅言·心相章》中说:“人由心正,书由笔正。即《诗》云‘诗无邪’,《礼》云‘毋不敬’。书法大旨,一语括之矣。”东汉扬雄也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书法如此,文章亦然。好的文章背后一定有一个像样的“我”在。这个“我”的个性、见识、气度、思维习惯、表达习惯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文章。因此,作文训练材料必须包含精神世界引领的作用。


比如我一次训练时提供了如下材料:

①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②(陈)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③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④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⑤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以上材料,围绕一个“志”字选择,试图激发学生对理想对未来的思考。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让学生愿意拥抱理想,如何让学生保持理想主义,如何让学生活出青春应有的激情和活力,是我们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些前贤用自己的言行树立起楷模,正是孩子们需要敬重和学习的榜样。


使用时,第一步是找相同点。即根据以上文字提炼一个中心论点,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述。


这一步相对简单,学生完成情况较好。比如:

西赛罗说:“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人生,说小了,便像那一年四季。而拥有了理想的人生,就好似永远阳光灿烂的春天,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汉代班仲生,“为人有大志”,尽管少时为贫所困,无所作为,但终还是远超同侪,完成了统御西域的壮举;汉末陈藩,身处乱世,却常怀“清世志”,终是青史留名,成为汉末没落腐朽中的最后一股清流;更有东晋祖逖,“闻鸡起舞”,挥鞭北渡,抗夷复土,成为那个绵软懦弱的时代,最为刚劲的一笔。

正是因为有了理想,人类才距奇迹不再遥远。


这位同学选定“理想”这一关键词,诠释他对于人生的意义。论述过程中,叙议结合,语言简明,指向性明确。


第二步是找差异。即从这五则材料中提炼出几个分论点,自己在一个中心论点之下以分论点的形式展开论述。这是思维的深入,很必要的一步。


我们细读文本,可以看到:班超志向不俗,颇有陈涉田垄之叹的风采,他后来投笔从戎,在西域建立卓越功勋,当与自己的大志有关;陈蕃十五就有志于澄清天下,所以才留下“登车揽辔”的进取之姿,正印证了那句“有志不在年高”;宗悫好武,而时人“并以文艺为业”,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拥有一个能不追随流俗能把“不为乡曲所称”像蛛丝一样轻轻拂去的青春的灵魂;祖逖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一改年轻时的荒唐作风,在得不到朝廷支援的情况下,以生命为代价实践了自己不清中原誓不回的诺言,这是一个实干家,是一个在困境中也要奋进的形象;范仲淹“既长,知其世家”,才感念母恩,发奋学习,他不像陈蕃、宗悫,少年立志,也不像班超,立志是为封侯,他是在有志于学之后,在学问的引领下,才有“忧乐以天下”的崇高想法的。


简言之,班超告诉我们要有志,陈蕃宗悫告诉我们立志要早,宗悫还告诉我们立志不用理会世俗风潮,祖逖告诉我们再艰难也要实践自己的志向,成败并不重要,范仲淹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立志都不会晚,他还告诉我们人的境界、志的境界在学习中是可以提升的。

    

这一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相对有一点难度。学生完成情况就差了一些。


比如,有学生写:

远大的志向使人对现实不满进并做出改变。班超不愿再为抄书谋生而劳苦,他“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的志向使他辍业投笔,参加军队,带领将士们英勇奋战,为重开西域的通道建立了功勋,历史上才多了这位促进民族融合的英雄;陈胜不满于秦的暴政带来的无穷尽的苦役,发动农民起义,历史秦朝的灭亡的那年才被提前。

远大的志向使人奋进。祖逖“清中原”的大志使他半夜闻鸡起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志给了他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的动力。

远大的志向使人充满勇气不畏艰难。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志向使他十四岁就挺身与拒贼,使其不得入室。这更是激励了李白在不得志时依然保持乐观与豁达,我们才读到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位同学第一、二个分论点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异,观点趋同。三个分论点之间的文字比例也不协调。


再比如:

志向是一个人生命的格调,它决定着你的人生轨迹和价值取向。

东晋时期闻鸡起舞的祖逖,人们提起他都说他正是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勤奋终于取得成功。可我看到的确是激起他斗志的鸿鹄之志。一个人只有抱负足够远大,才能够拥有超出常人的决心和毅力,才能拥有气吞山河的气魄和眼界,才能不断地壮大自己,不断的积累沉淀,谱写出一个波澜壮阔人生。想那有志于天下的范仲淹,如果没有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志向作支撑,也就没有那个昼夜苦学,日昃始食的文正公了。任何事,只有心到了,才能做到,没有足够高的志向就永远达不到足够高的顶峰。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的人生格调。

一个人的生命格调同时也影响着他的人生志向。像那常执勤苦不耻劳辱的班超,不就拥有着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志向么?还有那个“大丈夫当扫天下,安事一室乎?”的陈蕃。一个拥有高远志向的人,一定会是勤勉和好学的。同时,他们又不会拘于小节,拘于规矩,拘于人言。只有懂得实践,懂得割舍,懂得释怀的人,才能拥有超然的生命境界,才会怀有异乎世俗的志向。

    

这位同学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开始说“志向是一个人生命的格调”,接着说“志向决定了他的人生格调”,后来又说“生命格调同时也影响着他的人生志向”,最后却又说“一个拥有高远志向的人一定会是勤勉和好学的”,又绕回去了,思路混乱。


综合第二次训练的情况看,同学们亟需基本的逻辑训练。他们还不清楚几个分论点之间应该有逻辑关系,更不清楚分论点可以有哪些逻辑关系。


在完成“找共性”和“找不同”两步以后,再向前推进到第三步:“从众多相关材料中有选择性地提炼观点,使用材料。”试图训练学生对材料进行选择的能力,以及展现同一材料可能呈现的丰富的角度。


提供给学生有关嵇康的材料。包括《晋书》嵇康传的节选,《世说新语》中与嵇康有关的十一则材料,嵇康诗作两首,鲍鹏山《风流去》中的《阮籍与嵇康:谁的去处好》一文,鲁迅先生《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节选。


要求是:自己从材料中提炼出两个不同的话题,写出两个立意完全不同的议论语段。因为材料丰富,学生们提炼出了几十个话题。比如:走自己的路,真与假,争与不争,包容,生命的意义,张扬与内敛,知音,个性,坚持与固执,爱与恶,坚守自我,拒绝平庸,理智与情感,生与死,外在美与心灵美,善待他人与善待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我之境,孤独,自然之道,死亡与永恒,英雄与悲剧……非常丰富。


有学生写到:

面对生活中偶尔存在的黑暗,是争还是不争?似乎在人们的评价体系里,选择顽强抗争更像是英雄,而选择放任不争,就趋近了怯懦。

你看那《老人与海》里的桑迪亚哥,虽然丢掉了猎物,还几次徘徊在死亡的边缘,但他与鲨鱼不懈的抗争使他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英雄。

但这样非黑即白的评价终究太过单一,表面上的不争在另一个层次里又会变成最有力的抗争。嵇康个性旷达狂放,他始终寄情诗酒,终日在竹林中抚琴,看似与世无争。但在那个政治黑暗,一切被礼教禁锢了的时代,这远离俗世也是表明一种立场。

又想起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王,他小心翼翼地躲避着神咒,似乎一直在逃避着命运将给他戴上的枷锁。但他其实是在用自己的小心与神祇做一场更为惨烈的搏斗。

当嵇康那样悲壮而又诗意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当俄狄浦斯王带着一双盲眼背井离乡,他们是英雄还是懦夫,答案早已明晰。


能够辩证思考到两种不同表现形态的“争”与英雄的关系,善莫大焉。


经过这样三步训练,学生既对议论文材料运用的要求有了基本的概念,又能从材料中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生命思考,并养成分析、思考写作素材的习惯。可谓一箭三雕,兼含“道”、“术”。



最后说一点作文之外的题外话。我想,应考从来就不只是单纯应考的事,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从教师备考的角度说,只注重考试技巧,不重视去应考的那个个体的生命状态,是不可能引领学生采摘到冰山雪莲的。


毕竟,教育是对生命的唤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