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友团

 诚劳恒 2016-08-13






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因为许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并不高,但因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受损,受高糖刺激后反应较差,因而表现为餐后血糖明显升高。此外,餐后高血糖还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若糖友胰岛功能良好,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无胰岛素抵抗现象,则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下降到4.6~7.8毫摩尔/升。但若储备功能虽好,甚至一些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比正常人还高,却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抵抗虽不明显,但胰岛β细胞功能已较差,则餐后2小时血糖可明显升高。



餐前血糖一般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反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餐前血糖可指导患者调整将要吃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餐前高血糖治疗与餐后2小时高血糖相同,只是药量应大一些。


睡前血糖可以反映胰岛B细胞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若睡前血糖低于6.5mmol/L,最好喝一杯热牛奶再睡,以免发生夜间低血糖!



黎明现象是指糖友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它主要与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拮抗激素(如生长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以及胰岛素抗体产生有关。若凌晨3时血糖大于6.1毫摩尔/升,同时早餐前空腹血糖大于8毫摩尔/升,就可断定为黎明现象。


苏木杰效应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血糖出现反跳性升高。所以苏木杰效应主要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即“低后高”现象。若凌晨3时血糖小于6.1毫摩尔/升,同时早餐前空腹血糖大于8毫摩尔/升,就可断定为苏木杰现象。

综上所述,黎明现象和苏木杰效应出现的机理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区别。


“黎明现象”的处理措施是:

(1)餐前短效胰岛素加长效胰岛素混合注射;
(2)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其中,在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效果最好,因为它作用高峰时间恰好可位于黎明前后,也就能充分补充黎明时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
(3)可将早餐前使用的胰岛素提前在早晨6时注射,以缩短高血糖持续时间;
(4)应用胰岛素闭环泵治疗,可依据患者的血糖高低自动调节胰岛素输入量。这也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缺点是费用昂贵、无法普及。


“苏木杰现象”的处理措施是:
(1)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的用量
(2)睡前尿糖阴性或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者,可适当进食少量糖类。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处理措施仅供参考,切不可依葫芦画瓢,照搬执行,请在专业内分泌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方面调整。



本插画为“诺友团”原创,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如希望转载,请务必注明:本文来源于诺友团,微信号:nyt3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