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核心

 党啊娘 2014-02-12
帮您认识自我血糖监测的指标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FPG)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监测指标。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PPG)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整2个小时后测血糖。测量时应按与平时一样的时间和剂量服药、注射胰岛素和吃饭。餐后2小时血糖受所进食物的种类、胃肠蠕动快慢、饭后运动量和餐前血糖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病友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控制情况。每3~6个月需要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如何监测血糖?

  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是什么?
  •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友,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自我监测血糖5次。
  • 达到治疗目标后可每天监测血糖2~4次。
  • 若病友的血糖控制较差或病情危重时,则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为止。
  • 当病友的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则可每周监测1~2天。

  自我血糖监测时间,请注意:

  • 餐前血糖监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
  • 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 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病友,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病友。
  • 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
  • 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 当病友尝试新的饮食方案,不能规律进餐、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均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方案有哪些? 

  对于使用基础胰岛素的病友来说,
  •  在血糖达标前
      1) 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
      2) 每两周复诊1次
      3) 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
  •  在血糖达标后
      1) 每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早餐后2小时和晚餐后2小时;
      2) 每月复诊1次
      3) 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

  对于使用预混胰岛素的病友来说,
  • 血糖达标前
     1) 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
     2) 每两周复诊1次
     3) 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
  • 在血糖达标后
     1) 每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晚餐前和晚餐后2小时
     2) 每月复诊1次
     3) 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

  未使用胰岛素治疗者的强化血糖监测方案:
  每周3天每天5到7点血糖监测,主要在药物调整期间使用。

  未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低强度血糖监测方案:
  每周3天每天一餐前后的血糖监测,以此既掌握血糖控制趋势又能了解进餐对血糖的影响,如疑有无症状低血糖则应重点监测餐前血糖。
 
  自我监测注意事项

  病情不同,监测的方法也不一样,血糖监测是应该个体化和灵活掌握。
  • 血糖控制稳定的病友,每天测定1~2次,甚至每2周测定1~2次都是可以接受的。
  • 血糖不稳定者,尤其是有低血糖的病友,必须加强血糖监测和增加血糖监测的频率。
  • 严重高血糖而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友,也应该接受一天4~7次的血糖监测,包括三餐前后和睡前的血糖,必要时监测凌晨2~3点的血糖;
  • 如果病友诉有某个时间段的不适,应该加测这个时间段的血糖。
  在临床上有时碰到这样的难题,胰岛素不断加重但血糖反而升高,这需要明确是“苏木杰现象”还是“黎明现象”。
      为了鉴别这两个现象,可以监测夜间多点血糖(根据用药情况确定监测时间点),若发生低血糖则次日凌晨的高血糖为反应性高血糖,否则为“黎明现象”,鉴别明确后可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小贴士:名字解释 苏木杰现象黎明现象

      苏木杰现象(somogyi phenomenon)的实质是一种反应性高血糖现象,是由于夜间发生的低血糖诱使升糖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糖素分泌导致的清晨高血糖。提示:睡前胰岛素剂量过大。
      黎明现象(dawn phenomenon)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足以抵抗晨起不断升高的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水平,从而导致的黎明时血糖逐渐升高。提示:睡前胰岛素加量。

      尿糖的自我监测
      虽然自我血糖监测是最理想的血糖监测手段,但有时受条件所限无法检测血糖时,病友也可以采用尿糖测定来进行自我监测。尿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血糖水平。 
      通常是测定三餐前和睡前尿糖,医护人员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建议您每天测4次尿糖;或每周测1~2天不同时间段的尿糖。
      尿糖的控制目标是: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
      尿糖虽然能够反映血糖,但是它与血糖可能不一致,不能确切地反映血糖值,因为它受尿量、肾功能、肾糖阈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它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进行尿糖监测是没有意义的。

      监测体重的意义
      注射胰岛素的病友通常体重会增加,不过每个人增加的程度不同,也有的人体重变化不大。目前国际上多用体质指数(BMI)来评估病友的体重是否合理,以鉴别病友属于肥胖、消瘦或正常。
      体质指数的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其单位为kg/m2。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少于18.5为体重过轻;18.5~24为正常;24~28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对一些肌肉发达的病友单用BMI的指标判断肥胖则不够准确,需要加测腰围。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80厘米为中心性肥胖或腹性肥胖;如体质指数正常,但腰围超标,也属肥胖。

      肥胖的危害    
      肥胖,尤其中心性肥胖是2型糖尿病独立的高危因素;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肥胖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高血压和肝胆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糖尿病病友应定期监测体重和腰围,以此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如何通过监测血糖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

      血糖监测记录要点 
      病友不仅要记录血糖值,同时要记录影响血糖值的相关内容,包括:
    • 测血糖的日期、时间;
    • 与进餐时间的关系,即是餐前还是餐后;
    • 血糖测定的结果;
    • 血糖值与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时间、种类、剂量的关系;
    • 影响血糖的因素,如进食的食物种类、数量、运动量、生病情况等;
    • 低血糖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药物、进食或运动的关系,症状、体征等。
      血糖监测时间和频率应因人而异,不同个体在不同治疗阶段监测频率不同
     
      血糖自我监测注意事项 
    • 测试血糖时应轮换采血部位;
    • 为减轻疼痛程度,应在手指侧面采血,而不是在指尖或指腹采血,将采血针紧靠手指侧面;
    • 血糖仪应定期使用标准液校正;
    • 试纸保存在干燥原装容器中,必须遵守生产商的使用说明书;
    • 采血针丢弃在指定的专用容器中,防止扎伤。
      剂量调整注意事项:
    • 以三日内最低餐前血糖浓度为基准;
    • 根据先前测定的血糖情况调整使用剂量;
    • 若有低血糖发生,则不应再增大使用剂量;
    • 每周调整一次使用剂量以达到血糖控制目标;
    • 每次仅调整一种剂量,按晚餐—早餐—午餐的顺序来调整。
      据您的状况,请和您的医生讨论,制定适合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