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煮豇豆

 昵称535749 2016-08-15

2016-08-13 13:01 | 豆瓣:慧芸

上大学后第一次和室友去校外的小餐馆打牙祭,是她点的菜。肚子咕咕叫了三遍之后,菜上来了,是一钵香气浓烈、能迅速勾出口水的荤菜。上面覆盖着一层红亮的油,各种花椒大料堆了个冒尖。拨开佐料,看得到粉色的猪肉,夹起一片,抖掉花椒小心地放到嘴里,肉是嫩滑的,像在锅里划拉几下就盛出的鸡蛋块儿一样。味道又麻又辣,但又伸着让人欲罢不能的小手,不停地把人往那道菜上抓,吃完后嘴唇都似乎肿了一圈,像《东邪西毒》里的梁朝伟。当然,这只是自己的想象。我问她,这道菜叫什么,她说叫水煮肉片。

这下可彻底颠覆了我对“水煮”这种烹调方法的印象。水煮,不应该是清清淡淡、用水来煮熟熬烂吗?在我们公安,水煮可以用在各种蔬菜上,比如水煮豇豆、水煮南瓜、水煮老黄瓜等。最有名的算是水煮豇豆。

将豇豆洗净,择成段,淀粉化成水淀粉,备用。大蒜切碎,热锅放油,放入豇豆翻炒大约翻炒2---3分钟后,加入水,水面要没过豇豆,开始煮。煮的时候不盖锅盖,这样颜色会好些,如果盖了锅盖,绿色的豇豆就会变黄。水开后,继续煮几分钟,中途加入水淀粉、大蒜,用锅铲翻动均匀,出锅之前放少许盐,这道菜就算做好了。拿一个大碗把菜盛上桌,碗里的汤汁装得满满登登的。


水煮豇豆

这道菜听起来不仅是名符其实的水煮,还颇有些忆苦思甜的感觉,仿佛要刮刮肚子里的油水。一道少滋没味儿的素菜,能好吃吗?其实很好吃。新鲜的豇豆很脆嫩,有清甜味,很容易煮熟。盛夏的中午,不爱吃饭的人,看到这道清淡的菜,都会忍不住挟上几筷子,然后端起菜碗往饭碗里倒些菜汤,微碧色的汤把饭浸一浸,搅和搅和,再呼拉拉地往嘴里几扒拉,清清爽爽,口有余香。

前几天看到楼下的大婶在小区的景观树上牵上了长长的粗麻绳,和老伴一根一根地往绳上晾豇豆,应该是晒了以后去腌制的。他们配合默契,一会儿就把绳子挂满了。微风中,豇豆轻轻摇晃,小区里行色匆匆的人们也会慢下脚步盯着它们看一眼,阳光下微微眯起的眼晴里会有刹那的失神。这晒着的长豆角,是让他们想起了生活还可以更慢一点,还是和我一样忆起了幼年时光呢?

豇豆是蔓生型植物,栽种的时候要搭架。拿木棍、竹杆都可以,在幼苗的上方搭成三角形的枝架,好让它们发芽的时候好依附。豇豆长得很快,隔几天去看,就有藤蔓往杆子上绕了,再过几天去看,竹杆子不见了,只有一架绿蔓了。很快,豇豆架上就长豇豆了。刚长出的豇豆,极细,隐藏在枝蔓里,不仔细分辨会以为是一根细藤。在夏日充沛的阳光和雨水下,它们长得很快。

妈妈在满眼的绿色中欣喜地向我招手,怕吓着谁似地压低了声音说:“快来看!豇豆都长满了,多得像头发!”我走上前去,可不是吗,已经爬得高高的藤蔓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养育了那么多长长的豆角,直直地垂下来,密密麻麻的,不声不响地自顾自地长着。妈妈的形容多生动啊,那么浓密,果然就像头发一样!对,就像妈妈的头发一样,又长又厚,披散的时候我的手指伸进去可以被全部淹没。这会儿妈妈的头发是绑成辫子的,阳光透过斑驳的叶影照在上面,那么黑亮,简直晃人的眼晴!妈妈高高地卷起碎花衬衣的袖子,麻利地摘起豇豆来,不时把拿不下了的递给我捧着。


水煮豇豆

那时候,妈妈就像我现在的年纪。

摘下来的新鲜豇豆,一定会往泡菜缸里多扔几根。我家的泡水是妈妈跟奶奶学做的,夏天很受欢迎,几乎什么蔬菜都可以往里泡。泡菜坛子不是那种老式的陶罐,而是透明的玻璃罐,口小肚大,上面用玻璃盖子倒扣下来,罐口要倒些水密封。透过玻璃罐子,能看到里面白色的萝卜条、紫色的洋葱、红红绿绿的红辣椒和青辣椒、切成段儿的黄瓜,还有,最趾高气扬的豇豆。几乎是成把地塞进去,占据了一大半儿的体积。清早上泡进去的,心急的话中午就能尝了,当然,要想入味儿,还是得晚饭的时候吃。拿一个碗,从泡菜罐里各样捞一些出来往桌上一放,桌边的人口水就止不住地往外冒了。小孩子们直接上手揪一根豇豆,仰着头咬下一大截来,嘎吱嘎吱地大嚼一气——这酸爽啊!

吃完泡菜开了胃,还是得正经吃饭,桌上必然会有一大碗水煮豇豆。豇豆在嫩的时候里面的豆子米很小,主要是吃豆荚的。要是谁吃饭吃到最后,把菜碗连汤带菜全部倒到自己碗里时发现几颗像模像样的粉白豆子,就会很惊喜。不过,小时候我望着桌上的水煮豇豆和泡豇豆,脑子里就会莫名地想起一句诗——本是同根生。下一句不应该是相煎何太急,应该说:吃得好欢喜?

豇豆疯长的季节,天天餐桌上都有,吃着吃着,菜碗里的豆子米就越来越多,吃水煮豇豆时可以拿勺子舀了。因为豇豆在变老。

豆子含有大量的淀粉,也比较容易饱肚。要是有小孩子不爱吃饭,专吃点豆子,也无所谓,本来老人也称这豆子叫“饭豆子”。

再老一些的时候,就主要吃豆子了。最后的几批豇豆陆续被摘下,长长的豆荚不再是青绿色,而是近乎白色的。我曾帮奶奶剥过豆子。从豇豆顶端掐断筋,顺着中间的那条直线撕下来,再轻轻一捏,“扑”,整根豇豆就被“开膛破肚”了,敞露出一长排已经成暗红色的豆子。用大拇指背顶着最下面的一颗,往上面一推,它们就没有一点点防备地集体掉入了我面前的洗菜篮里。这么老的豇豆,豆荚几乎都是弃之不用了的,只挑几根稍嫩的和豆子一起下锅煮。

这时候,妈妈就要选其中最饱满的、长得最完美的豇豆搭在屋檐下了,准备晒干了取里面的豆子做来年的种子。

从年幼到年老,豇豆都习惯了被大家水煮混炖地端上桌。看起来是一种平淡无奇的烹制方法,其实暗含科学依据。生豇豆中含有两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血素和毒蛋白。吃生的或者没熟透的豇豆容易引起中毒。轻者会感到肚子疼,重者会呕吐、腹泻。尤其是儿童。

因此,这种看似简单、没有什么创意的水煮,最大程序地保证了豇豆熟透。在有害物质被分解之后,它变成了可以解热毒的平价菜肴,而且,还能缓解痢疾、调胃润肠。泼泼皮皮地长,坦坦荡荡地生,在生长的过程中,它只是独自低头耕耘,默默仰望星空。不争庞,不骄纵,从年幼到年老,从今生到来世,豇豆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着它的一切。真所谓“并无绮丽多争艳,平平淡淡才是真”。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