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牙槽N.舌N.颊N阻滞麻醉可以说是下颌患牙处理的最为稳定的麻醉方式。(因下颌骨皮质骨致密,局浸的麻醉方法在下颌等的麻醉上效果并不理想) 神经位置
教材中下牙槽、舌、颊一次阻滞麻醉的方法 1.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注射标志:患者大张口时,可见磨牙后方,舌腭弓(前柱)之前,有一索条样黏膜皱襞,即翼下颌皱襞。另在颊部有一由脂肪组织突起形成的三角形颊脂垫,其尖端正居翼下颌韧带中点而稍偏外处。此两者即为注射的重要标志。若遇颊脂垫尖不明显或磨牙缺失的患者,可在大张口时,以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上与翼下颌韧带外侧3~4mm的交点,作为注射标志。 (图片转自网络) 麻醉区域: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黏骨膜及下唇部,下唇麻木—注射成功。 2.舌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区域: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舌尖麻木—麻醉成功。 常见影响麻醉准确性的原因 1、如果是年轻男性,先问问他是不是平时经常饮酒,如果是,那直接换必兰或斯康杜尼。 6、有学者对两种进针方式,直线进针和双向旋转进针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双向旋转进针技术用3种型号针头在3种模拟组织上都能保持直线的进针路径。因此进针方式应选择双向旋转进针。此点也是临床工作者常忽略的因素。 图片转自《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01(2):42-46 增加注射成功率的方法大搜捕 1.不得不提的一种方法---古鸿老师的探云手.
看这个图: 在下颌支前缘与颞肌嵴中间有一条凹陷的沟,下颌神经沟,我们就是要摸这条沟。一般我们是面对着患者站着,这样我们的右手对应的是患者的左边,所以摸左边时用右手,摸右边时用左手,把你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颌支的后缘,小指置于下颌支的下缘,拇指伸入口内,置于颞肌所附着的喙突下方及下颌支前缘骨嵴的凹陷区域,这时我们就能摸出下颌支大体的宽度。
!!!!!缺点:在摸宽度的过程中给患者带来不适,另外在进行患者左侧进行测量时,右手习惯的医生很难用左手进行注射. 2.扇形注射法 这种方法是在实习的时候带教老师常用的方法,也是本人常用的方法... 具体方法:按照一般下牙槽n阻滞麻醉的进针点以及角度刺入直达骨面注射麻醉药物,后退针1cm左右将原本进针的角度加大直抵骨面后退一点注射,后退针1cm左右减小角度进针直抵骨面后退一点并注射.(加大了注射麻药水平的范围)
加大了麻醉药物的影响范围从而提高麻醉的成功率 3.转制同侧注射法(此种方法未尝试) 最后,在下牙槽、舌、颊一次阻滞麻醉过程中建议使用扇形麻醉法(具体数据需临床进一步统计研究),若稳妥起见避免颊长神经在作怪,就在患牙远中颊侧骨膜上再加一针浸润即可。 各位朋友多多指教,希望提供不同的方法大家一起学习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