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体诗如何做到押韵?可以好好收藏了解(下)

 夜黑心明 2016-08-17

这篇文章是紧接上一篇的:近体诗如何做到押韵?可以好好收藏了解(上)文章虽然写的不好,但是还能得到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以下是继续上次的内容:

(三)落韵与孤雁出(入)群格

近体诗最大的禁忌就是落韵,也就是出韵。近体诗的押韵是很严整的,要求偶数句必须押韵,而且要求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变韵,并且韵脚只能用平声韵。对于首句,可以入韵亦可不入韵。如果一首近体诗出现落韵的现象,那么这首诗歌是不合格的。避免落韵的最好办法就是先择韵,再进行诗歌创作。但是,有两种押韵情况并不算是出韵现象。

因为近体诗的首句可用韵也可不用韵,如果首句用韵的可以用邻韵。邻韵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术语。著名学者王力认为:所谓邻韵,即指韵音相近者。因其于韵书排列上相邻,故名为“邻韵”。例如:

其三·遣怀诗

欲醉陶然久未逢,翻疑失路似飞蓬。

鸴鸠长讽枪榆上,贝石真沉滔海中。

未待衰冯嫌剑钝,便教绮梦买珠穷。

多情还有沙鸥在,白发替人愁到空。

这首遣怀七言律诗,韵脚“逢”字属于“二冬”韵部之韵,而“蓬”、“中”、“穷”、“空”字都属于“一东”韵部之韵。因为七言律诗的首句可以入韵或可以不入韵,如果首句入韵可以借用邻近的韵部的韵字,像这首七言律诗,韵脚“逢”字就是借用了“二冬”韵部的字来押韵。

这种首句用邻韵的近体诗,称之为“孤雁出群格”,就像一只孤单的大雁飞离群体一样,用“邻韵”又称为“借韵”。最早称首句借用邻韵为“孤雁出群”的人是明代谢榛,他在所著《四溟诗话》中说:“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

星汉先生也在《今韵说略》一文中指出:“晚唐有于首句入韵的格律诗,借用邻韵的韵字,作为首句的韵脚,唐宋几成风气,视为定例,叫‘借韵’,起名号‘孤雁出群’……如冬韵诗起句入东韵,支韵诗起句入微韵,豪韵诗起句入萧肴是也。”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尾句借用邻韵,称之为“孤雁入群格”。但是,“孤雁入群格”并不常用。有时候,诗人因为激情澎湃,为了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需要,一时在本韵部里又找不到准确的字眼,不得已之下,才借用邻韵部的字眼作为全诗结句的韵脚。例如:

七律·殷勤在人间

青春莫道不成眠,若有精神便胜钱。

梦笔耕耘凭两手,盘石担负靠双肩。

恒心走过崎岖路,好景迎来锦秀年。

我信蓬莱多懒客,殷勤最是在人间。

这首七言律诗,其中韵脚“眠”、“钱”、“肩”、“年”都属于下平声“一先”韵部,而结句韵脚“间”属于上平声“十五删”韵部,像一只孤单的大雁飞入群雁中。像这种尾句借用邻韵的近体诗,属于“孤雁入群格”,不算作落韵之作。

近体诗如何做到押韵?可以好好收藏了解(下)

(四)关于重韵

近体诗的创作实践要力戒重韵,除了排律之外,因为近体诗本身的字数就已经很有限了,一首七言律诗就只有56个字。为了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容纳更多的内容,重复用韵就显得未免可厌了。因为重复用韵,使诗歌的表达受到了限制,使思路没有完全宕开。

近体诗讲究平仄协调和声韵美,如果重复用韵,相当于取消了一个韵脚,削弱了诗歌的韵味,使韵味趋于单调可厌,使诗歌不能造成音韵上的参差、回环之美感。但是,有的作者为了刻意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或者造成一种不一样的节凑,就会有意地去重复用韵。

在近体诗的创作实践中,初学者除了要极力避免二字相同的韵脚重复出现在诗歌里,还要避免两个字的声音完全相同的韵脚出现在比较接近的位置,比如如“哥”和“歌”、“何”和“河”、“磨”和“摩”等。因为近体诗的字数本身很有限制,像绝句最好是要避免同音同韵的字,如果在律诗中最好把这种同音同韵的字不要安排在比较相近的位置。因为近体诗讲究声律美,同音同韵字,在声音上造成的效果是一样的,这样就削弱了韵味。

如果作者创作近体诗是依照平水韵押韵的,那么就需要区别一些字在古代声韵系统与现代声韵系统中的不同。有一些字在古代并非是同音字,但是在现代声韵系统中却是多同音字,例如“精”与“经”、“间”与“肩”字等。例如:

七律·父亲(新韵)

余身饱暖易成眠,老父犹争苦命钱。

去处弯峰如作背,思乡异日待息肩。

辞别岁月参天树,不问枝头落叶年。

念此深情根上意,明春锦绣在花间。

这首七言律诗是依照现代声韵系统押韵的,它们的韵脚分别“眠”、“钱”、“肩”、“年”、“间”。其中,韵脚“肩”与“间”字,在普通话中是同音字,在此诗中被韵脚“年”分隔开来,使韵脚“肩”和“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声音上造成一定和缓。相反,如果韵脚“肩”和“间”把它们安排在比较接近的位置,那么在押韵上就相当于“重韵”了,韵味就被削弱。

近体诗如何做到押韵?可以好好收藏了解(下)

(五)关于僻韵

晏几道最有名的一个句子是“韵险还慵押”,就提到了“险韵”的问题,即“僻韵”。在近体诗创作实践中,“险韵”一般是应该避免的。但是,有些作者在诗中某个地方押险韵,用得十分恰当、贴切,显示出不平常的功夫。比如唐朝的韩愈喜欢用险韵,宋代的苏东坡曾经用“尖叉”二字为韵,是旧时推为险韵中的佳作。又例如:

其二·遣怀诗

一脉灵犀待点通,寻常蹇足却难翀。

翻来僝僽诗先老,想是荒唐事已空。

病骨修成原有恨,禅关勘破可能工。

岑山险峻拦青鸟,竟夕云霞复落红。

这首七言律诗,用的是上平声“一东”之韵,其中韵脚“翀”字属于冷僻字,在押韵问题上属于“险韵”。“翀”字,通“冲”,向上直飞的意思。而在此诗句中,“翀”字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勉强的,韵脚与句意不太连贯,有凑韵之嫌疑。

不过,押“险韵”,一方面却使思维和词汇受到很大的限制,完全不能自由发挥;但是,另一方面,押“险韵”又可以借以启发作者的联想,二者既矛盾又统一。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是因为都带有一定的限制性,如果完全不加限制,否则其就不成为艺术。例如:

七律·步黄景仁绮怀诗其十一

晓风慵懒旭鬅鬙,谁许鸡窗唤起譍。

气壮从来歌五斗,诗穷坐死负三升。

春同雨梦香枫落,月隐帝愁碧城升。

若折花颜空莫老,疑今柳七不能胜。

这首七言律诗,除了重复押韵之外,还押了“险韵”。其中韵脚“譍”字,同“应”,表示答言的意思;而韵脚“鬙”字,普通话读音是“sēng”,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不认识的冷僻字。“鬅鬙”的意思有两个:一是形容头发散乱貌;另一个是比喻山石花木等参差散乱。但是,在此诗中“鬅鬙”的意思是表示朝阳刚刚升起貌,这就需要读者通过发散思维去联想“鬅鬙”的意思。

但是,作为初学者当然要戒用“险韵”,首先对于冷僻字,大多数人都不认识。如果为了押险韵,一旦把握出现了偏差,造成诗句组织不明确,诗意就大打折扣了,使诗歌失去了美感。再次,我们押韵要讲究用韵自然,贵在“意深词浅”。如果押用险韵而造成句意不稳,韵脚又与全句意义不连贯、不切题,便有凑韵之嫌疑。例如:

七律·听雨

轩窗雨过梦飘零,一夜琵琶不忍听。

欲觅行云天惨淡,但教入眼燕娉婷。

相亲便合诗心老,难着等闲情字惺。

曲尽幽人独自望,遥迢依旧是峰青。

如果严格按照“险韵”的标准来定义,这首七言律诗中的韵脚“惺”字是押了险韵。因为“惺”字构成的词语很有限,除了“惺惺”外,还有“忪惺”,在诗中表达的意思非常有限。而且韵脚“惺”字,与全句意思不够连贯、不够切题,造成韵脚不稳,有凑韵的嫌疑。所以,在选韵的时候,我们应当选择词意浅显的韵脚,来表达意义深刻的感情。正所谓“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也” 。

近体诗如何做到押韵?可以好好收藏了解(下)

(六)关于哑韵

袁牧在《随园诗话》中说到:“欲作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 韵部中属于哑韵的只有“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言必须闭口呼之,声不得展也。这句话就是要告诫初学者在创作近体诗时,如果押韵选用了哑韵,那么诗歌就让人读起来有一种萎靡不振的感觉。例如:

七律·蜻蜓

自有缘由便去寻,东君不解惹沉吟。

天高翅小长飞远,雨冻身娇未附阴。

萼老难留蝴蝶梦,霜寒易见草芽心。

殷勤更在荷尖上,谁与熏风共鼓琴。

这首七言律诗,在诗旨上表现了蜻蜓奋发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此诗写得,语句清丽委婉含蓄,表现得很灵动。但是,这首七言律诗在选择韵脚上,却押“十二侵”之韵,即“哑韵”,韵脚“寻”、“吟”、“阴”、“心”、“琴”,读起来声音低沉不得展开,与整首诗的所要展示的格调截然相反,诗歌的韵味就大大削弱了。

在汉字中,根据发音的特征,音韵可以分为“响韵”和“哑韵”。“响韵”是指那些发音比较洪亮的韵脚,具有明亮、宽广、高昂的效果,比如平水韵表中的“一东”、“二冬”、“七阳”、“八庚”、“九青”等韵部。我们在创作近体诗的时候,尽量选择那些声音洪亮的字作为韵脚,以期达到高远、昂扬的目的。例如:

其六·步黄景仁绮怀诗

识得情丝胆气生,抛离彩笔罢银筝。

绿枝时发春难绝,红豆长翻病已成。

君佛缘为迷惘意,名心本在杂嘈声。

轻狂都是因年少,邕水江舟梦里行。

这首七言律诗,写得清新含蓄,表现一个勇敢为爱意气风发的少年。同时,这首诗歌选择平水韵中“八庚”韵部的字作为韵脚,韵脚“生”、“筝”、“声”、“行”字,读起来声音明亮,高昂,使诗歌表现得意韵悠长。

上下集分享到此结束,喜欢的朋友可以订阅头条号,方便了解以后更多的内容。如果本文能给你带来帮助的,恳请您点个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