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痛来袭,中医授你御敌秘笈!

 我们是最好的人 2016-08-18

 

治疗胃痛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治疗胃痛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再分虚实施治。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


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谓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谓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谓通。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


证治分类


(一)寒邪客胃


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常用药:高良姜、吴茱萸、香附、乌药、陈皮、木香。


(二)饮食伤胃


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半夏、陈皮、连翘。


(三)肝气犯胃


症状: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芍药、川芎、郁金、香附、陈皮、枳壳、佛手、甘草。




(四)湿热中阻


症状: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疲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清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


(五)瘀血停胃


症状: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常用药: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六)胃阴亏耗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


(七)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