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镜头背后】讲座:从古典艺术中学摄影

 lihaos 2016-08-19
编者按:漫漫历史长卷,承载无数艺术珍宝,璀璨如闪烁的群星,神秘又遥不可及。走近古典,感受古典绘画的诗意,汲取古典艺术的精粹,你的镜头会更独特更准确地捕捉复杂而真实的生活、心灵意境。
家庭摄影师Mary,用温婉动听的语音带我们感受经典! 应【镜头背后】群友要求,小编特邀Mary提供一段录音,即讲座的第三、四部分。来感受下Mary迷人的嗓音吧。


绘画与摄影,都是用光的艺术,也都是以二维平面展现三维空间的艺术。我会从光影色彩与构图方面着重讲述如何从古典艺术中学摄影;从拍摄主题方面讲讲延伸话题,诗与远方;最后简单讲述如何从艺术品中受益。


一、光影与色彩


谈光影,不妨从摄影人熟悉的伦勃朗光说起。

 
伦勃朗是17世纪巴洛克艺术富有代表性的画家。国画讲计白当黑,而伦勃朗用黑暗描绘光明。

伦勃朗肖像画作

伦勃朗创造的伦勃朗光,不仅对绘画,同时也对后来的肖像摄影有非常大的影响。典型的伦勃朗光会在人物侧脸上形成一个明显的三角形光区,让人物面部轮廓更为立体,其它部分则隐在暗调中,给人稳定庄重的感觉。
 
伦勃朗光摄影作品欣赏

注意上面肖像侧脸的三角形光区,光从正脸一侧打过来,被鼻子挡一下,在侧脸一侧形成一个三角形光区。这样的效果,使用一个单灯就可以达到,《纽约摄影学院教程》中有详细布光说明,如果要更富表现人物肖像,可以再布置发丝灯等。如果手中没有灯,一扇窗也可以,人物与窗45度斜坐,稍微调整角度即可。
 
《纽约摄影学院教程》有关伦布朗光的介绍


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都以风景作背景,有点类似80年代之前我们在照像馆的假背景前拍照。到了17世纪巴洛克时期,人物更多是突显于黑色背景中,形象非常突出。
 
卡拉瓦乔是另一位谙熟明暗法的画家,他画作中的光线有如舞台追光灯,成为有方向性的集中光线,而不是漫射光,这束光照射在画面主要部分,充满戏剧性,会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
 
卡拉瓦乔《圣马太蒙召》

以卡拉瓦乔的《圣马太蒙召》为例:从窗户射进的这道光直接指向画中的焦点人物圣马太。构图上,为加强画面焦点,背朝画面青年的佩剑延伸线指向圣马太,画面右方耶稣指向圣马太的手,以及圣马太指向自己的手都强调了这一点,“是我吗?”“跟我走。” 画作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圣马太蒙召的圣经故事。
 
卡拉瓦乔画作常常运用这种非常戏剧性的有方向的强光。我们拍舞台照片时无疑会有这样的效果,拍一些社会题材或纪实性的照片时,也可以用这样的技法,后期中着重强调光的指向与强度,让主体更加突出。
 
作为对照,再来看伦勃朗的画作。光源同样来自窗户,但伦勃朗和卡拉瓦乔是秉性完全不同的人,卡拉瓦乔就像一个浪子,心中没有任何道德的约束,他的画透着一种狂放不羁。而伦勃朗不是这样的人,虽然他的画也处于暗调里,但能让人感受到温暖。
 
伦勃朗 《木匠家庭》


这幅《木匠家庭》,也就是耶稣出身的家庭。一束来自窗户的金色的光照在人物身上,圣子圣母与圣安妮(宝宝妈妈和外婆),背对画面的木匠约瑟。籍由这束光线,画面充满安宁详和,人物只占据画面一小部分,背景大部分处于暗部,但却不是死黑的,我们能感受到光带来的空气的颤动,这个宗教故事就这样人性化了,以它暖洋洋的温情打动观众。

 
我们后期也可以借助这样的思路,用径向滤镜让光更加温暖,让光包围着主题人物,给画面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不仅仅是伦勃朗光与明暗法,很多绘画的光线都值得我们推敲、研究、学习,这是我们在观赏艺术品时可以重点去体会的。
 
色彩和光影息息相关,光可分解为七种颜色,看似白色,而在它的照耀下,整个世界色彩纷呈。

从色彩学习的角度上讲,建议大家多看一看威尼斯画派的画作,它研究光怎样照亮水面,水面怎样反射折射不同物体的光彩,听起来像搞科学研究吗?事实上,艺术的道路一直伴随着科学。

我们更要看一看印象派,从印象派开始,画家走出画室,真正到室外绘画,观察光怎样引起景物的变化,然后把瞬息万变的光表现在画布上,以光做画,成为光的诗人,就像我们今天用光做摄影一样。
 
透纳 《暴风雪,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

这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透纳的作品,色彩上,暗调里有暖色,这种冷暧对比使画面富有张力。透纳在用色上也标新立异,他的画用色不多,却有很强的表现力,仿佛是发光的。他在深色里添加浅色,以稀释黑色不至于成为死黑。这同摄影中忌死黑死白是一致的,对后期处理也是一个启发,使用冷暖对比,注意强调局部色彩,画面会更有张力。有时候,我们做后期没有方向,如果多看这样的作品,多体会,多琢磨,培养美感,有了方向,才能更好地使用后期工具,修出理想的画面。
 
莫奈作品 睡莲系列

莫奈,印象派大师,他不是为描绘物体去画,是为描绘光而去描绘形,他坚持在不同的光线下画同样的场景,所以,他的画作中不断出现同一主题,N多的干草垛、N多的鲁昂大教堂、N多的睡莲,他为光而描绘光,用色彩来表现光的映照与闪耀。我们看他的睡莲,会注意到水中的倒影。俗语说,有钱难买水中色,的确,水中的颜色会带来梦幻般的美感。这同样是威尼斯画派的作品色彩那么吸引人的缘故——得益于水乡的水光潋滟。
 
 作者摄影作品《高步斯滨》


这是去年我在吴哥旅行时在高步斯滨拍摄的。阳光透过浓荫洒向水面,水底的青苔、水草、石刻在阳光照射下就形成这样的光影效果,我是在拍光,而不是在拍具体的某个形。

 
拍风光时,我们常说抓两头,赶日出日落的黄金时刻,很少有时间持久观察一个场景,但就如莫奈画不同光线下的干草垛一样,观察不同光线下物体的表现很有益处。我常这样观察并尽可能用镜头记录,我看光线怎样穿透树叶,在草地上撒落迷人的光斑,哪些树枝构成拱形,而远景迷蒙地消失在光影里,道路如何漂亮地拐了个S型,行人的发丝又怎样被照射出金色的光芒……
 
莫奈《金莲大街》


顺便说说莫奈的另一幅作品,《金莲大街》,也称《卡普辛大街》,一幅与摄影很有关联的作品,因为它是直接参考一幅摄影作品而画的。当时,照相机是新事物,曝光过程缓慢,使运动中的人物成为模糊的影子。这幅画作问世后曾受到非常不堪的批评,“画上的人简直就像用舌头舔出来的!” 但如今摄影却常常copy这种效果,比如我拍摄纽约中央车站就用慢门来表现行色匆匆的如潮人流;在拍摄拉不楞寺的辩经场面时则特意用了多重曝光来表现动势与激烈。

 
作者摄影作品 《纽约中央车站》 及 《辩经》

塞尚是后印象派的主将,他说:“色彩丰富到一定程度,形也就成了。”他的色彩真是丰富到了一定程度,以致于有评论认为他“具有色彩画家的气质,却不幸滥用色彩。” 

莫奈的作品,会看到物体轮廓并不清晰,仿佛是高斯模糊出来的一样,而塞尚则强调清晰的轮廓线。受夏尔丹的影响,塞尚寻找的也是生活的真实,自然的真实。塞尚的作品中色彩非常生动,他的色彩、构图对于静物摄影、美食摄影会很有帮助。
 
塞尚的作品

二、构图中的对比与呼应


构图中的三分法、对角线、黄金分割等等我们都非常熟悉,我只特别强调一下构图中的对比与呼应。

 
康斯泰勃尔 《从主教领地看索尔斯堡主教堂》

这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风景画家康斯泰勃尔的作品。第一眼看到这张图可能会立即想到框景构图,框景中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拱正是哥特式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树木构成的拱形其实是与建筑风格的呼应。画面左下角的两个人衬托出远处教堂的高大,高,是哥特式建筑形成的原动力,它恨不能直抵天堂,与上帝同在。
 
康斯泰勃尔《干草车》

康斯泰勃尔的这幅名作描绘了正午时分田园牧歌般的村庄景象,装满干草的马车涉溪而过,河面倒映着蓝天和朵朵白云,成为画面的高光部分。这都是显而易见的,但请注意那些似乎微不足道却重要的处理,溪边扭头的小狗以及画面右方草丛中的人,虽并未占据多大画面,却成为干草车两侧富有生机的呼应。
 
透纳《勇莽号战舰》


勇莽号战舰,一艘退役的战舰,仿如英雄迟暮,从色彩上,一如透纳的其他作品,冷暖对比,有着“金色的视景”,而构图上,战舰与画面右下方的礁石呼应,画面更为平衡,这碓石也充当了前景的角色,很像常见的有前景的海边照片。

 
透纳 《雨、蒸汽和速度》

这也是透纳的作品,蒸汽机车轰鸣着冲过来,这是速度,是工业文明的迅疾到来。而画面左方则是诗意的田园风光,拱桥、平静的河面、小船、岸边的草地,构图展现了工业与农业两种文明的对比。
 
维米尔 《德尔夫特风景》

这是维米尔的作品,河边偏左位置两个人物的安排,从构图上看很像《干草车》中溪边扭头小狗的构思,两位长裙女子与高耸的塔尖遥相呼应,不动声色地引导着观众的目光。
 
拉斐尔 《草地圣母》

拉斐尔这幅名作,有稳定的金字塔构图,圣母自己,圣子与圣约翰,圣母、圣子与圣约翰都是一个又一个金字塔构图。还需注意圣母衣服上的蓝色与远处天空的呼应,衣服上的红色与身旁草地上盛开的红色花朵的呼应,这种呼应使整个画面更协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作者摄影作品 《杨梅汁》

我在自己这幅杨梅汁的小品中,特意在画面左方放了这把红色椅子,就是为取得构图与色彩的呼应。
 
观赏绘画作品,不妨在传统的构图规则之外,多留意这些对比与呼应的关系,它们看似不经意,却往往是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一笔,我们拍摄时不妨有意识地加入这样的元素。

三、诗与远方


我们常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们向往着远行,向往大江大河,但事实上,远游从来不是多数人生活的常态。

 
前面讲过的透纳与康斯泰勃尔,英国同时代最伟大的两位风景画家,他们的路数完全不一样。透纳去各地旅行,是极端天气出大片的践行者,他追求自然伟力下所表现的光彩,他用一种几乎抽象的方式描绘大气,表现自然的宏大与雄壮;康斯泰勃尔完全拒绝远行,他热爱自己生活的土地,一生都在描绘家乡的田野、磨坊、溪流,他是一个家门口的摄影师的践行者。他的画作都弥漫着静谧的田园气息。与透纳比,康斯泰勃尔的天地似乎很小,可是,他并未因为熟悉而放弃观察,他画天,为云写生,积累素材,他在为自然画像。
 

夏尔丹,18世纪法国杰出的静物画家,路易十五在卢浮宫专门为他设了卧室以方便他工作,有评论说:“在夏尔丹之前,法国只有静物,自从有了他,才开始了静的生命。”


18世纪法国浮华的洛克克艺术中,夏尔丹安静地画着日常生活的锅碗瓢盆鱼肉瓜果,安静地画着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他的画给我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岁月静好”。我们应该注重如何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如何在习惯中出乎其外。喜欢暗调的静物摄影、美食摄影的人,如果将夏尔丹的画作和一些暗调美食摄影作品,比如“旧食”的作品,结合起来看,一定会受益良多。 


夏尔丹的静物作品

维米尔,十七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一生都几乎在画同一扇窗子旁的人,在年年月月花相似中寻找着美,描绘着美。
 
维米尔的画作

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一些人,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美。” 

诗与远方,是关于摄影选题的话题,更是关于生活的话题。诗并非都在远方,它应该时时都在我们心中,在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精彩与美好值得记录与珍惜。

远方固然有诗,家园亦会有歌。

四、如何从艺术品中受益


我们出国旅行,看美术馆博物馆是必须的事,但又有点勉力为之。因为文化差异,我们常不明白绘画的主题,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热情。


幸好我们爱摄影!我建议,不明白主题与绘画背景不要紧,不妨关注构图和用光用色。亮处在哪里,怎样形成明暗对比,色彩如何构成,怎样制造冷暧对比…….这都能培养眼光与美感,影响到前期拍摄与后期处理。

我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到一幅画,落日时分,三五人泛舟河上,画中用了逆光,给人物都镀上了一圈金边。我并不知道这是谁画的,虽然有点遗憾,但不影响那种光影效果深深印在我心里。

如果从构图色彩着眼,这些艺术作品总有打动我们的地方,多看,多想,看多了,会促使自己慢慢开始探索画的主题、背景等等文化方面的信息,渐渐地,我们会成为一个更丰富的人。
 
康斯泰勃尔曾总结他一生的信念:“绘画是生活这个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对爱摄影的人来说,摄影也是生活这个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愿镜头后的我们都能从中得到更多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