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益中焦治胃病,升降补散皆相益

 张东键 2016-08-19
    史氏认为,中焦脾胃的虚弱,对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他在治疗各种疾病时,都强调要保持机体中用健运,在对胃病的治疗中,更时时不忘顾护中焦脾胃,以鼓舞正气,祛除病邪。但在用药时,却非一味温补,反生助热生湿之弊,而是权衡轻重,灵活进退,在温补剂的基础上,根据寒中有热、虚中夹实等具体情况,加入苦寒、通降、发散等药,使机体寒温得调,升降相宜。
    【病案举例】
    例1:患者,男,27岁。胃脘隐痛反复发作10余年,多在饥饿、夜间疼痛,进食后可缓解,喜温喜按,喜进温热饮食,返酸暖气,气短神疲,形寒肢冷。曾行胃镜检查,结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辩证:脾胃阳虚。
    治则:补气温中。
    处方: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5g,下姜10g,大枣10枚,吴茱萸10g,黄连3g,白术10g,党参10g,炙甘草6g,饴糖30g。
    14剂后,诸症明显好转,但有食欲不振,加鸡内金15g以消食开胃。14剂后,症状消失。
    [按]黄芪建中汤(黄芪,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是史氏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脾胃阳虚证的常用方。患者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喜进温热饮食,气短乏力,形寒肢冷,舌淡有齿痕,脉沉细,一派脾胃阳虚之征。此证多由脾阳不振,无力升清、运化,继则胃失鼓动,和降失常,故治疗重点应在脾,脾阳健则胃复和降,胃病自除。方用黄芪建中汤温中健脾补虚,加吴茱萸以助辛温之力,加干姜温中散寒,以解除寒盛肢冷。因黄连的用量小于吴茱萸,在清热燥湿之外,办无干扰温中之忧。
    例2:患者,男,38岁。胃脘胀满半年,伴呃逆,食欲不振,眠差多梦,心情烦躁,神疲健忘,体重下降,肝区作痛,近1个月来大便先干后溏,3年前查胃镜诊为胃息肉。脉弦滑,舌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查体:上腹轻压痛,叩诊呈鼓音,肝脾来及。
    辨证:心脾两虚、中焦气滞。
    治则:补心健脾、理气和胃。
    处方:黄芪15g,党参10g,白术10g,升麻6g,柴胡6g,丹参15g,陈皮6g甘草6g,白芍10g,枳壳1Og,香附10g,厚朴10g,茯苓15g,合欢皮15g,黄连6g。
    每日1剂,水煎服。l5天后症状减轻。
    [按]本例胃脘胀满,呃逆,易烦躁,皆为典型脾胃气滞之特征,另外,纳差,神疲,消瘦,便溏及舌边有齿痕,均已说明已有脾虚夹干气滞之中。因此,治疗时除理气和胃之外,尚需结合补气温中。方用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甘草、当归、柴胡、橘皮、升麻、白术)加枳壳、香附、厚朴。该方实际由补中益气汤与消补兼施的两个方剂:枳术汤、厚朴温中汤合方而成。
    例3:患者,女,58岁。胃脘胀满1年,进食饮水后加重,呃逆后似有缓解,偶感恶心,纳呆,便溏,气短神疲,心悸多梦,困多方治疗不效而感焦躁。脉细滑,舌淡暗,苔薄黄。超声波疑胆囊息肉及胆内胆固醇结晶。
    辨证:脾虚气滞。
    治则:健脾补虚、理气和胃。
    处方:黄芪15g,党参10g,苍术10g,白术10g,升麻4g,黄芩10g,厚朴10g,陈皮6g,炒枳壳10g,丹参15g,黄连6g,炒枣仁10g,炒远志10g。
    6剂后,症状明显缓解,守方继服。
    [按]脾为阴脏,喜燥,脾气升则健,故当脾病,升发脾胃阳气时,常用湿燥药。然病情复杂,出现寒热错杂的情况,如本例脾虚夹有气滞,中焦虚寒夹有上焦虚热之时,则须在温补法中佐用清热祛邪之品。在本例,则是在补脾的同时理气,升发脾阳的同时潜降阴火。因此,处方在选用补中益气汤台平胃散温阳健脾的基础上,又加用厚朴、枳壳理气消胀,台柴胡更增疏肝解郁;佐以黄芩、黄连清热降火,配柴胡使阴火降而阳气得升;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故用炒枣仁、炒远志养心神而安睡眠;气滞易致血瘀,况患者舌质暗已有血瘀之象,故用丹参活血化瘀。综观全方,寒温同用。升降同调,组方严谨,故可药到病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