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渊薮(3):滚滚红尘

 珍爱红楼梦 2020-11-06


情根深种——女娲孕育了顽石的基因,顽石日夜悲号,历经精神的阵痛,如今却也到了转世的时候。


只是不知道这一僧道远远而来,是命中的定数,还是有意为之。二位气骨不凡,风神迥异,乃神仙莫是。只是这神仙也好说说笑笑,爱高谈阔论吗?谈的是那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八卦, 还有那人间的爱恨情仇,富贵荣华的美好。无论形象与话语也确实迥异。

唯一的解释,一僧一道似乎是有意打动顽石的凡心——补天不成,与其枉自哀叹不绝,在那青埂峰遭受风吹雨淋,何不去经历一番那人间的富贵荣华,潇洒走一回。或能有所领悟,看淡沉浮, 也不枉女娲当初所赐予的那份灵性慧根。


这富贵荣华也确似精神鸦片啊,又有哪种精神不想安享于物质世界的温柔之乡呢?刚刚一听说,顽石补天的雄心壮志,及其由此产生悲愁,也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乃口吐人言:“适闻二位谈那人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二位仙行道体,必有补天济世之才,利物济人之得,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享受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

富贵是如此诱人,顽石之心是如此之急切又恳切。云山雾海,可得长生,将珠仙草天分不足,也知道修成人形,得以成仙。顽石虽蒙受女娲之恩,却也自甘堕落。想那孙猴子,却也是石头所变,全无红尘挂念,一心降妖除魔。 二书若有相通之处,如此细按,似乎也深有趣味哈。

这也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吧。还是少胡诌,少穿越,言归正传。



静极思动,无中生有,这也是万物转变之规律,顽石一心想着富贵,哪里会去管那人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究竟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宿命。过程重于结果,我们生活过,精彩过,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生命的意义之所在。这似乎就是顽石转变后的人生哲学。

顽石终是无材,笨拙不堪,缩成扇坠大小,虽也属个宝物,还是没有实在的好处,混迹人际人间,也终是会被埋没。一日买了三千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顽石有特异灵性又如何,世人眼中玉石都是有灵性的,肉眼凡胎,哪里能够识别。所以神仙也好异数,愚弄得了世人,方是妙法,才能堪称神仙。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人间俗之不能再俗的话语, 篆刻于其上,又从娘胎带出,俗世之人才会敬仰其奇妙。

宝玉屡次摔玉,贾母等屡次劝阻、痛骂,均是不敢轻慢此等宝物啊。奇妙的东西,是因为它在人们心里是未知的存在。未知向来会令人有所惶恐,又难以探索,唯有敬仰之,珍视之,乃至崇拜之。

好事多磨,痴心人梦想也终成真,一块顽石,从此降临人间,落到了那温柔乡,碰上个情痴公子作了主人,见证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富贵,也见证了富贵生活后手不接的无奈,更见证了家破人亡,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的炎凉世态。当然也见证了那一款款的人间真情——不说惊天地,却也泣鬼神。

只是万境归空,仿佛一场春梦,顽石丢失了温柔乡,被打回原形。不同的是身上多了一行行的字迹, 也就是那部充满离合悲欢,遍处书写着炎凉的《红楼梦》。


顽石从此不在悲号,仿佛通了佛性,默默了留下偈子一首,曰: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是司马迁的志愿,如今也成了顽石的志愿。滚滚红尘走一遭,顽石境界提升了。但是满纸荒唐言,又有多少人会懂得,又有多少人会记去作奇传呢?身前身后事芒芒,欲话因缘恐断肠。懂得的难以言传,言传的不算真正懂得。红学分明热闹,红楼梦却很寂寞。


加作者QQ492889801持续关注精彩不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