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壹条龙”叫响京城,涮羊肉独具特色--李俊玲

 老北京的记忆 2016-08-20

在驰名中外的前门大街路西,有一家门面不很大的餐馆,名叫“壹条龙羊肉馆”,这可是北京城里专营涮羊肉的“老爷爷”了,比当今有名的东来顺早一百多年呢。这里不但是老北京人都知道的涮羊肉馆,就连新疆、宁夏、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壹条龙”的名字也相当响亮。

“壹条龙”叫响京城,涮羊肉独具特色

60年代的“壹条龙”

大约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山东禹城韩家寨一个十四、五岁的韩姓青年,来京谋事,经人介绍,在东四一家羊肉铺当学徒。由于韩某勤快好学,用了三年时间就把店里的活都学会了。出师后只在柜上干了一年,便辞柜单干,先在东四以东摆羊肉摊,不久又在前门大街路西找了个地方,支个棚子,把羊肉摊迁到了这里。因为这个摊位在东四的南面,韩某就给起名叫“南恒顺羊肉铺”,希望自己的买卖永远兴旺、事事顺心。开始南恒顺只卖生羊肉,后来又增添了熟肉。由于店主待客热情周到,羊肉收拾得也很干净,店铺开张后很受欢迎,几年后扩建了简易房,增加了伙计,逐渐在前门大街站住了脚。

南恒顺后来改名为“壹条龙”,还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后的事。那年春末的一天,店中来了两个人,一个20多岁,象是个主人,另一个40岁左右,象个仆人,这俩人在这儿吃完涮羊肉后没钱付帐,当时南恒顺的掌柜看这两个人穿戴举止不象是来诓吃的,便厚道地说:“没带钱没关系,您什么时候方便给带来就行了。”结果第二天一早,一个宫内太监就把钱送来了,掌柜这才知道,昨天那个年轻人就是当朝的光绪皇帝。于是连忙把光绪坐过的方凳当作“宝座”供奉起来,不许别人再坐。又把皇帝用过的火锅系上红缎,称之为“宝锅”也供奉起来,不许别人再用。“壹条龙”在南恒顺吃饭的事儿很快就在京城传开了,好奇的人纷纷慕名而来目睹“宝凳”、“宝锅”。从此,南恒顺羊肉铺的顾客更多了,整日门庭若市,“壹条龙”也成了南恒顺的别名。

“壹条龙”叫响京城,涮羊肉独具特色

光绪用过的"宝锅"

“壹条龙”之所以闻名京城,不仅是因为其有趣的传说,关键还在于“货真”,在于它的涮羊肉有自己独特之处,就说选羊,那得是产自甘肃、宁夏等地的西口羊或产自张家口、张北、库伦等地的北口羊。以前从西口和北口运到北京的羊都聚集在马甸,“壹条龙”派人从马甸选购回来,在打磨厂西口喂养几天,随宰随卖,保持肉质新鲜。

羊肉片的制作中最关键的一道程序叫做“压肉”,要将羊肉里的血水、杂物和膻味被挤压出去,在保持肉质鲜嫩的同时,不破坏肉的组织,而且羊肉挺直好切。切片讲究大小整齐、薄厚匀称、干净利落。切出的肉片8寸长,薄如纸翼,自然打卷,成刨花形,一涮即熟,久涮不老。

涮羊肉的汤和料采用自家传统方法调制而成。涮汤中除了一些大家都放的佐料外,还要放入提前熬也的口蘑汤,这样兑出的涮汤色白、味香又不浑,吃起来不仅感觉肉嫩、汤香、味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调料讲究用酱油、醋、小磨香油、酱豆腐、卤虾油、生熟芝麻酱、米酒、辣椒油、韭菜花等多种佐料,调制香美、醇厚,回味无穷。来“壹条龙”吃涮羊肉的食客最爱吃这里的芝麻烧饼,皮薄层多,外焦里嫩,香酥适口,快吃饱时,一定要来一碗自制的、又细又匀的绿豆杂面干挑。这绿豆杂面“吃荤”,既能吸去火锅中的浮油,吃进一口还可以解腻清口,成为“壹条龙”的又一特色。

“壹条龙”叫响京城,涮羊肉独具特色

这可是“壹条龙”独有的景泰蓝火锅

“壹条龙”的涮羊肉是应着节令的,因为北京人到了秋天讲究吃涮羊肉,所以每年一到立秋节气,这里就添上了涮羊肉,这以后来这称吃涮羊肉的食客一天比一天多,直到第二年天暖为止。正如《旧都百话》所说:“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所以涮羊肉已经是老北京民俗和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