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北方 希施金作
写生色彩学是近现代油画的精髓,特别是莫奈等印象派画家以后,现代画家普遍运用
的作画理论和方法。它特别强调物体上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之间的互相关系,简言之,就是物体的色彩不完全是固有色,它还有光线和周围环境反光的影响。因此,油画看起来就特别逼真。
街对面的灯光 油画 鄙人作
如这一张习作,光源色有不同的颜色,因此,路面的色彩也就会发生变化.
田园小景 油画 鄙人作
再如这一张,受光的色彩是黄绿色,而影子里的颜色并不就是黄绿色加黑色,而变成了偏蓝的绿色,有的地方还有兰天空的影响,在色彩学里,受光面的色彩与背光明面的色彩,往往是相反的,即受光面的颜色暖,背光明面的就冷,反之亦然.
我的朋友谢宝根作 这是一 种被称之为表现主义的油画
古典绘画的笔触和色浆不明显,甚至没有。但是照相机发明以后,画家们就开始在这两方面做文章了。例如这张画,属于表现主义的作品,以此表现画家的心理感受。
油画是西洋画里主要的画种,它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古典油画的细腻,也有
现代绘画粗放,特别是摄影的发明,使很多画家的兴趣放到讲究画家内心表现的“表现
主义”风格上了。笔触越来越大,画面越来越讲究简洁,概括。有不少作品去掉了光的表现,不讲立体感了,也不讲空间感了。他们更重视的是,玩色彩,玩笔触,玩“概念” .
我的朋友 谢宝根作
所以现代画家们的油画作品,几乎都有笔触,有的甚至把颜料堆得很厚,画面凹凸不平,这样表现,确实可以有很帅很有“派头”的效果,而且这样一来,就不像照片了[现在,有谁画上没有笔触,没有凹凸起伏,会被内行人认为是不会画画的,至少也被认为是象照片,俗气等等]。这也是我们在欣赏油画时必须予以注意的。否则就会被人当作外行。
这是一 张未完成的油画写生稿子。花瓶部分有一条条流淌下来的油,这是起稿子时候多蘸一 点油,为的是画起来滑爽一 些。油画作品上的厚与薄还有起一个加强表现空间的作用。画的薄,感觉推的远;画的厚,感觉突出来,拉得近。油画作品上往往是暗的,远的部分画得薄,亮的,近的部分画得厚。


大松树林[又名造船木材森林] 希施金作165*252公分
每一片小树叶,每一节小树枝,每一块阴影,以及掉落地上的一节枯枝,逼真得让人叫绝。画面中雨水逐步冲刷出的小坑将时光的推演(边沿滑落的表土)表现得淋漓尽致。(青山依旧语)


森林远方 希施金作
19世纪的俄罗斯绘画,继承了欧洲的古典画法,同时又受到了印象派色彩的影响。所以可以说,这种写实主义的画法也达到了顶峰。如果你看过我相册里达.芬奇--安格尔时期的古典绘画的话,你就可以比较出来。那个时期的作品,以褐色为主,像酱油汤。而现在在你面前的画,就漂亮的多了。

莫斯科郊外的晌午希施金作
作者为了表现莫斯科郊外天地的广阔,有意将地平线放到下四分之一 处,以表现那极有气势的云彩,道路和原野的透视感画得极其成功,使人感到咫尺千里,无限的深远。左边远处的炊烟和近处回家的农民点出了晌午的主题。 云彩和田野画得多棒啊!


橡树希施金作
一群牛把小池沟里的水喝的底朝了天,在大树下静静地憩息。大地沐浴在晌午的阳光下,田野无限深远地延伸着,除了偶然能听到几声哞哞的牛叫声外,画面静极了。。。。。。


林边的花 希施金作
在摄影还是处于黑白的时代,画家们都以能画得极其逼真为能事,而在摄影已经发展到用数码的时代,一部分画家觉得再这样画下去没有出路[其实有些人是画不出来,就说葡萄是酸的],一 部分画家却仍然顽强地坚持这种画法,不过已经加上了一些变形,夸张,加强了笔触的运用等等。
|